APP下载

唱响乡村文化的“四季歌”

2023-06-25丁学东

群文天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四季歌乡愁乡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要求。

近期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明确要求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烧旺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柴火灶”,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湖北省武汉市启动了“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唱响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自信之歌。此项举措,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优秀农耕文明、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更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活力之源。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不少乡村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洁美的环境风貌,成了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但同时也要看到,乡村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由此,做好乡村文化这篇大文章,烧旺乡村文化的“柴火灶”,唱响乡村文化的“四季歌”,是一项紧要任务,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应着重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一、防止“水土流失”,让乡村文脉“传”起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部分乡村,文化荒芜现象日趋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承主体越来越少。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比例不断增大,致使不少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此“空心化”,不仅是物质的空心化,更是精神的空心化。乡村原有生活模式的影响力和约束力逐步减弱,原有的乡村记忆和文化价值观越来越淡。二是文化遗存越来越少。在乡村环境整治、农房翻建及基础建设过程中,一些古树名木、古井老桥、牌坊门楼、老宅祠堂等遭到移除、拆除、毁坏。此外,部分留存乡村记忆、拥有非遗技能、恪守乡村文化价值观的老人相继离世,造成了乡村文化遗产大量失传。现如今的乡村,会演唱山歌、舞龙舞狮、踩高跷、磨豆腐、弹棉花以及制作灯笼、风筝、虎头鞋的人越来越少,便是明证;三是缺少深度对接百姓需求的群文活动。工业文化、城市文化涌入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乡土文脉,弱化了乡土文化的吸引力,缺少由群众主导开展的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导致具有独立文化生态、文化形态、价值取向的乡村文化逐步消亡。近年来有关“年味淡了”的讨论,就是因为根植于农耕文化的春节,其仪式、组织、家族等基础出现了动摇。

治理乡村文化“水土流失”,需要增强保护意识,健全保护机制,对乡村本土风貌保护与延续、文化景观及遗存保护等予以格外关注。在全面筛查、仔细甄别的基础上,出台地方性乡村文化遗存保护名录,对损毁、破坏乡村文化遗存的行为予以惩处。同时,摸清乡村文化人才现状,建立民间艺人档案;成立乡土文化培训班或相关乡土文艺机构,对乡村文化人才从物质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予以扶植,并注重培育一批年轻、有见识、有情怀、有创造力的乡土文化新生力量。

二、留存乡土记忆,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2022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

留存乡土记忆,一方面,充分发挥“档案+史志”作用,重视村志、村史编纂,努力夯实乡愁文化的“硬件”基础。积极探索将活态文化档案、口述档案等新理念植入传统村落档案建设中,通过文字、图片、影音和实物等形式,多管齐下,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建筑特色、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进行翔实记录,尽力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在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对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重点加强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史料,吹、拉、弹、唱等技艺,歌舞、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的收集整理,使之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农村受众对象的特点,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风民俗、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各方面。经常性组织开展“四季村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趣味浓、样式多、正能量、乡村群众喜闻乐见、乐在其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借助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更多人文地标、文化品牌、文艺精品,让优秀乡村文化资源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三、放大乡愁效应,让乡愁价值“升”起来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愁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望得见山、看得見水、记得住乡愁”,是在乡村生活或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共同期盼的生活愿景。

乡愁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但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乡村”形态逐步萎缩,乡愁的内涵逐渐扩展为人们对乡村自然生态的追求,对乡土文化的依恋,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乡村是承载乡愁的独特载体,乡愁是乡村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如何把乡愁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做大做强“农文旅”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考量。

首先,把准乡村定位。突出自然生态,尽可能保持乡村原有风貌。以乡愁保护为主线,通过乡土文遗保护、乡土风情还原、乡村景观创意、乡村文化创意,全面提升村庄绿化、洁化、文化、美化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水平,着力打造以乡愁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乡俚野趣为意、生态农业为本的“梦中老家、梦里乡村”,把乡愁记忆镶嵌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间。

其次,优化要素配置。以乡愁为底色,拓宽乡愁空间,放大乡愁效应,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紧盯消费导向,紧扣“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等时令,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等特点,在乡愁要素再生配置、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中,盘活“三农”资源,使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各类要素产生“化学反应”,进而衍生新的生产要素,最终实现乡愁产品的系统性供给,形成生产、采摘、加工、物流、体验、休闲、康养、文创、娱乐、消费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农文旅”产业链,有效带动覆盖城乡全域的乡村消费,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碎片化、局部性、单点式的乡愁产品供给方式,坚决杜绝“乡村城市化、产品高大上、商业一条街”等“不见乡愁、不接地气、不伦不类”的做法。针对乡村“农文旅”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要更多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推介活动,引导带动更多市场要素“上山下乡”“把薪助火”,把乡村“农文旅”产业的节奏带起来。

四、壮大乡贤队伍,让乡村人气“旺”起来

仅留下部分老人、缺乏人气的乡村,何谈文化?何以振兴?对此,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退伍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医生、教师及企业家等一大批从农村走出去的有文化、有技能、有情怀的人才,回归故里,反哺乡里,进而集聚人气,厚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一是政策带动。构建鼓励城镇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回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体系,尤其要研究制定鼓励涉农专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在岗位招录、创业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环境推动。环境好则人才回。要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尽可能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全力营造尊重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为返乡人员提供生活便利,增强返乡人员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三是创新驱动。立足破梗阻、搭平台、给配套、送服务,构建好财力、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或农业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的政策机制,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促进城镇人口向农村回归、农业人才向农村流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聚人气、凝聚智力。

五、推动移风易俗,让乡村生活“美”起来

一段时间以来,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在一些乡村普遍存在,群众有苦难言,反映强烈。针对这一现象,早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天价礼金”等社会不良风气提出治理要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整顿人情往来乱象;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文件,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移风易俗。

推动移风易俗,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务实亲民的“村规民约”、家训家风、负面清单,为移风易俗立“规”。同时,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充分发挥党小组文明新风户、红白理事会、村民小组及家族尊长、本土乡贤的作用,榜样引领,疏堵结合,奖惩并举,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除推动移风易俗外,基层村组织必须坚守好乡村精神文化阵地,以文明浸润鄉土,以文化滋养乡情,引导更多村民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勤俭精神,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风化俗,成为广大农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风景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踏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只有唱响乡村文化的“四季歌”,才能收获乡村群众的“芳心”,吸引城市群众的眼球,让乡村振兴“形美神聚”,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只有烧旺乡村文化的“柴火灶”,才能有效盘活各类资源,培育更多“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装上新引擎、注入原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丁学东(1967-)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及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张家港市政府副市长,现任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四季歌乡愁乡土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九月的乡愁
校园四季歌
四季歌
四季歌
回头一望是乡愁
四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