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

2023-06-25张艳敏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病部主要症状感病

张艳敏

一、辣椒病毒病

(一)主要症状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花叶病毒病。多发于顶部叶片,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和卷曲,植株皱缩变小,果实上出现条斑。如果出现几种病毒复合侵染,叶片和果实上往往生出黑褐色条斑,严重时导致“三落”(落叶、落花、落果);个别植株会出现畸形叶、新叶不伸展呈线状,植株生长缓慢或“疯长”,还会出现顶部变黑和坏死,严重影响种植效益。

(二)防治技术

1.遵循“防病先防虫”的原则,可以通过遮盖防虫网(建议使用目数大于60的遮虫网)避防蚜虫、飞虱和蓟马等传毒害虫入棚。

2.农业防治。加强管理,充足均衡供给水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其抗病毒能力;高温天气注意采取覆盖遮阳网、加大灌溉频次和喷水等方式降低棚温和提高棚内湿度;注重苗期预防,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3.药剂防治。对已经感病的植株,可以选用20%的香菇多糖、20%的吗胍·乙酸铜、1.5%的植病灵、8%的宁南霉素等药剂防治。

二、辣椒炭疽病

(一)主要症状

炭疽病为夏季辣椒的主要病害,多发于辣椒生育中后期。温度高降雨多或偏施氮肥、灌溉水量过大较易诱发该病。该病发生速度快,会导致辣椒大面积落叶和烂果。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褪绿水漬样斑点并逐渐变褐,中间则为淡灰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果柄感病,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果实受害,初期生出水渍状黄褐色圆斑或不规则斑,表面出现隆起的同心轮纹,并生有许多黑色小点,若棚内湿度较大,病斑表面可流出红色黏稠物。

(二)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精细管理,合理密植,避免棚室高温高湿和田间积水;及时清除感病的叶片和果实等;注意配方施肥,杜绝偏施氮素肥料,追肥时要适当增加磷钾肥,培育健株,提高其抗逆能力。

2.药剂防治。建议选用50%的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雾。此外,还可以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咪鲜胺乳油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

三、辣椒日灼病

(一)主要症状

日灼病又叫日烧病,是夏季辣椒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无叶片遮覆的裸露果实的向阳面,由强烈阳光灼烧果实表皮而引起水分代谢失调所致。初发时病部褪绿并略显皱褶,灰白色或微黄色,病部果肉往往因失水而变薄半透明,组织坏死发硬绷紧且易破裂;至后期病部多被病菌或腐生菌类感染而长出黑色、灰色或粉红色霉层,病果易腐烂。

(二)防治技术

1.实行大垄双行密植或一穴双株的栽培方式,促使植株相互遮阴,勿过度摘叶,以免阳光直射果实。

2.合理灌溉。进入结果盛期后,应采取小水勤浇的灌溉方式,且一般情况下尽量在上午浇水。黏性较重土壤,还要注意防止因一次性浇水量过大而造成土壤中的缺氧旱。

3.叶面补钙。进入花果期后建议每隔7 d喷施

1次0.1%的硝酸钙溶液,或在挂果后叶面喷施糖醇钙1000~1500倍液,连续进行2~3次。

四、辣椒脐腐病

(一)主要症状

受害果实出现暗绿色水渍斑点并迅速扩大,颜色转为淡褐或黄白,病斑横径2~3 cm,可扩延至果实的一半。病部组织发生皱缩且稍凹陷,多伴随腐生真菌侵染而呈黑色或黑褐色,如遇软腐细菌侵染往往发生软腐。

(二)防治技术

1.缓苗后至整个生育期保证均衡肥水供给,高温时段适当加大灌溉频次,进入结果盛期后注意小水勤浇,防止出现突然干旱。

2.辣椒结果后注意叶面补钙,可以喷施%0.1的硝酸钙或1%的过磷酸钙肥液,每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病部主要症状感病
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与防控措施
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松萎蔫病早期监测1)
外科日间病部运行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