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友好型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2023-06-25刘斯荣曾洁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景观设计

刘斯荣 曾洁

摘要:随着三孩政策的逐步实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并将其与城市内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让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安全地玩耍、学习。在高密度人口的城市里,生活在钢筋水泥房里的儿童极度缺乏绿地活动空间,儿童越来越沉迷于电子产品,肥胖症、近视、自然缺失症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为儿童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需求迫在眉睫。服务半径小、分布灵活的口袋公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能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是儿童活动、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需要设计者站在儿童角度进行设计思考,依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来设计,保证儿童安全、健康、充分地参与到场景中;同时也要兼顾成人的需求,使其具有包容性。但是,当前我国口袋公园的儿童友好性不足,存在安全性、包容性不强,同质化严重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儿童友好景观的设计原则出发,分析当前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合理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儿童友好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

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高密度建筑的大都市里,增设口袋公园是一种解决儿童活动场地缺失问题的有效方法。儿童的健康成长,依赖一个健康、有利的绿色环境,因此,需要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营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绿色环境。

1 相关概念

1.1 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年首次提出,其目的在于倡导世界各地建立儿童友好城市,使城市更适宜于儿童的成长,并能更好地保障儿童的权益。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0个城市获得了“儿童友好城市”的认证。儿童友好理念也成为相关行业热点,我国一些城市纷纷响应。2020年首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21年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到2025年在全国领域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比例将超过50%。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保障儿童权益,为儿童提供健康、舒适、友好的成长空间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向。

1.2 口袋公园

1963年,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了口袋公园(Pocket Park)的概念,即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建设的一系列小公园[1]。这种微小型公园具备一定的游憩功能,具有选址灵活、规模小、分布分散、易到达等特征。口袋公园既可以是一种空间过渡,又可以是休闲娱乐场所,滿足多种需求。作为城市微更新的一部分,口袋公园的建设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 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心智和身体机能发展暂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营造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根本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主要包含边界安全、尺度安全、植物安全、材料安全、设施安全。在进行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时,要使公园的风险具有可控性。在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儿童的活动空间质量必然受到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儿童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

2.2 可达性原则

空间可达性指的是居民克服距离、出行时间和花费等阻碍,抵达某一服务设施或活动地点的意愿和能力,它是评价城市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城市公园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可达性来看,大部分口袋公园设有“请勿践踏”等预防破坏的标志或设施,这些都会对草地等绿色区域的可达性产生制约。开阔的草地可以让儿童开展追逐、翻滚等活动,提高公园整体的可玩性。因此,草地的可达性与整个公园的可玩性有关。

2.3 趣味性原则

儿童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所以趣味性也是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惯性思维导致人们认为儿童都喜欢一些高饱和度的、简单的游戏设施。这些儿童游戏设施虽然在功能上满足了儿童游戏所需的基本条件,比如爬、滑、转、跳等,但是极大地降低了游戏的乐趣。具有探险性的活动空间也可以是安全的,儿童会对游戏的进阶及其带来的刺激感到兴奋。同时,成人与儿童能够共同使用的活动装置,也会增强场地趣味性和活力,既能鼓励父母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也能促进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友好交往。

2.4 包容性原则

口袋公园是一种隐蔽在城市中的小型公共绿色空间,使用人群涵盖了周边的所有居民。因此,口袋公园的设计必须具有包容性,对场地进行充分、合理的调查,使其能够在不同时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例如,在各个功能区域都要设置无障碍设施,以保证特殊群体的使用。特别是儿童主要活动区要配置相应的成人休憩区域,保证家长能及时照顾儿童,从而形成功能上的交织,将其变成拥有复合功能的场地。周边居民在使用场地时能够慢下来,在无形中形成场地“监视眼”,在不知不觉中保护儿童[2]。

2.5 生态性原则

口袋公园中的景观要素与景观视觉质量和艺术欣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植物的种植、水体的布局、建筑物的造型等,都会对景观视觉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它们能给人以审美享受,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口袋公园是儿童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与人造设备相比,用自然元素营造的空间更适合儿童的生长,儿童可以通过自然元素自发地进行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还能实现在自然中学习。

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微更新的一部分,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空间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生态性设计可以提高绿地率及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营造科普展示与认知探索的场所。通过合理的植物造景、生态湿地等方式,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提升城市模块与自然环境的耦合度。

3 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现状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儿童活动的场地是其释放天性、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场所,对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口袋公园的调研,发现国内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存在设施老旧、功能单一等问题。

3.1 存在安全隐患

儿童的行为是随机的、自发的,无法提前预设他们的活动范围,而现在的口袋公园设计只把儿童局限在一定的活动空间中,没有考虑到全园的安全性,更没有预见儿童对成人活动设施的好奇心。由于尺度或材质等因素,现有的部分活动设施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例如儿童攀爬栏杆和扶手时可能会从上面摔下来、在滑梯上摔倒、在草坪上玩耍时摔伤、擦伤等;过于鲜亮的色彩也会对儿童的视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一些不能触摸或者不能靠近的物品,没有设置相应的儿童标识。在一些道路和功能场所的设计上缺乏无障碍考虑,导致儿童无法在其中安全

游玩。

3.2 活动设施模式化

口袋公园的功能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目前,大部分口袋公园只设置了一台大的组合器械,或者几台简单的小型器械,未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需要,缺少适合儿童的细节设计。孤零零的器械伫立在场地之中,与整体环境相脱离,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极大地降低了儿童的游玩兴趣,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在口袋公园中,使用人群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进行设计时应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复杂游戏需求,提升公园游戏场地的儿童友好度,增强公园对儿童的吸引力。

3.3 景观设计同质化

大多数口袋公园处于城市的边角处或社区的夹缝处,由于其袖珍的特性,在早期的口袋公园设计中,对景观的设计都比较简单。几个树池、大片的灌木,搭配中型乔木可能就是整个口袋公园的景观配置,并且不同地域口袋公园中的景观设计都大同小异,景观同质化严重,未做到因地制宜。生态群落单一,且缺乏后期维护,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植物容易枯死,从而降低居民使用意愿,使得口袋公园败落成城市废弃地。

4 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4.1 合理的功能分区

口袋公园的空间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像综合性公园一样,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的活动需求,因此,应该科学规划口袋公园的功能分区,合理布置,按照周围居民的活动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大龄儿童活动区域与成人活动区域不设置明显的边界,而是通过地形的变化、艺术装置的连接、自然景观的营造,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让大龄儿童与成人共同使用场地。将儿童活动区细分为婴幼儿活动区、学龄前儿童活动区、学龄儿童活动区,并配置相应的设施。设置休闲游憩区、适老活动区、景观生态区、科普教育区,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通过植物围挡、景墙分隔的方式,在视觉上对各个场地进行隔断的同时,不影响各个区域的通行。

4.2 安全防护策略

儿童活动场地铺装应使用安全、舒适、软质、防滑的铺装材料,宜多用简洁、形象生动的图案,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铺装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道路铺装的转角宜做适当处理,便于婴儿车通行。游戏设备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要选用安全、耐用、卫生、易维护的材料。游乐场的外沿和部件应避免尖锐的棱角和危险的突起物。结合儿童需求,设置动力游乐设施的同时,适当设置沙池、滑梯、秋千等无动力游乐设施,并且在可供儿童锻炼玩耍的场地周围,设置供成人休息的座椅。在危险区域需要设置儿童标识系统,插画的形式便于儿童理解。在颜色的使用上,不宜采用过多过于明亮刺眼的色彩,避免环境色彩过于杂乱对儿童的视力造成影响。

戏水区水深不超过30 cm,亲水区设计安全驳岸,水体驳岸的建设应考虑儿童亲水活动的安全。在植物安全方面,在优先使用本土植物的前提下选择一些无毒、无刺、无飞絮、不易引起花粉过敏的植物。要注意植被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控制植被的高度、密度、配植方式,保证一定的透光性和通透性。及时修剪阻碍视线的植物,防止植物枝杈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便于家长对儿童进行看护。

4.3 包容性设计

在进行口袋公园设计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如孕妇、残疾人、推着婴儿车的家长等。入园处如果有台阶,则应在旁边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和婴儿车进入。园内道路的宽度应至少允许两辆婴儿车并行,同时设计盲道。游乐设施宜根据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少年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分类设置。要充分考虑母婴室、儿童友好型厕所、无障碍设施、标示系统、照明设施等配套设施的设置,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需求,尺寸符合儿童生理特点,满足儿童使用的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和趣味性需求。

4.4 自然教育理念

自然环境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在童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让儿童养成亲近大自然的习惯和喜好,从而在成人之后也会更加频繁地与大自然接触,这为儿童提供了健康保障。儿童对植物具有天生的亲近感,通过感知植物的颜色、种类、气味,以及敲击树干、观赏风吹树叶等,形成感觉刺激。儿童通过攀爬树木,激起自身的兴奋感和挑战欲[3]。儿童也可以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探索和学习自然界的知识,例如昆虫的习性。植物不仅起到了划分空间、创造私人小环境的作用,而且对气温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进行口袋公园的设计时,应利用地形、草坪、水体等景观设施,满足儿童亲近自然的需求,并且充分考虑儿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趣味性与可玩性。口袋公园建设应在保护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为儿童提供趣味性的自然活动空间,通过儿童参与,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 结语

目前,部分城市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对景观、安全、成长的需求,儿童专属游戏空间严重不足,基于儿童活动能力和需求的口袋公园建设有待完善。建设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可以为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体验自然、进行交流、享受游戏、激发创造力的户外活动空间,这對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加深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提出的相关策略,为口袋公园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依托口袋公园建设来推进城市微更新,共建绿色城市、花园城市,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侯珈明.城市口袋公园的儿童友好性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2:6-7.

[2] 王海鸥.儿童友好理念下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广州:广州美术学院,2022:42-43.

[3] 陈仕姣.城市公园中儿童游戏空间景观安全性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31-32.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曾洁(199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