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现状与思考

2023-06-25薛梦宁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济源农膜无害化

薛梦宁

农业固体废弃物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实施以来,济源示范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按照源头减量化、过程控制化、处理无害化、末端利用化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探索农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模式。

一、农业固体废弃物组成及产生量

据相关部门调查,济源示范区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旧塑料制品和病死动物尸体四大类组成。据相关部门统计,2021年,济源示范区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30.99万t,废旧农膜总量为340.85万t,农药包装废弃物总量为94 t,畜禽粪便总量为316.96万t,动物尸体总量为2.84万t。

二、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

(一)農作物秸秆

2021年,济源示范区农作物种植面积4.4万hm2,粮食总产量24.3万t,产生秸秆总量30.99万t。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执法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2021年,济源示范区为推进粮改饲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投入资金306万元,收获全株玉米3 066.67 hm2,青贮玉米秸秆约6.48万t。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济源示范区依托40多台秸秆打捆机,对3 333.33 hm2麦田秸秆进行打捆销售。2021年,济源示范区农作物秸秆可回收资源量为25.88万t,实际秸秆利用量为24.15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3%。

(二)废旧农膜

济源示范区是我国第一批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蔬菜种植面积466.67 hm2,蔬菜制种面积约2 333.33 hm2。使用农膜可改善田间土壤温度、湿度,对农作物起到抗旱保墒、防治病虫及除草等效果,一直以来,农民将使用农膜作为农作物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部分农民将使用后的农膜随意丢弃于田间地头,既影响农村环境,又破坏土壤结构,还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2021年,济源示范区棚膜使用量142.6 t,回收量136.9 t;地膜使用量198.25 t,回收量157.46 t,农膜回收率达86.4%。

(三)农药包装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不仅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而且还会给周围的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给环境安全带来隐患,同时还会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2020年以前,济源示范区农药包装物处理方式大多是就地焚烧,就地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周围空气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济源示范区于2020年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工作,选取济源五龙口镇、梨林镇为试点乡镇,设置回收站点,以3.2元·kg-1的价格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共回收93 t,回收率达80%。

(四)畜禽粪污

济源示范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1年,全区畜禽饲养总量为458.7万头(只),其中,生猪出栏70.4万头,奶牛存栏1.1万头,肉牛出栏0.6万头,蛋鸡存栏104.8万只,肉鸡出栏65.9万只,羊出栏3万只,兔存栏27.3万只,鸭存栏1.4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6 582.02 t、14 006.5 t、36 159.5 t;全区畜牧业产值达25.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47%。畜禽产生的粪污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将会对区域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济源示范区积极推进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申请财政资金3600万元支持全区181家养殖场(户)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项目实施后,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2021年,济源示范区共产生畜禽粪污319.99万t,资源化利用量为301.11万t,综合利用率达95%,位居河南省前列。

(五)病死畜禽

病死畜禽也是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一部分,如果处理不及时,流入市场,将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济源示范区作为河南省养殖业保险试点和全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对病死畜禽建立了“三保障、两到位、一规范”和“分段补助、全程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机制。济源示范区以农业农村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为原则,积极动员民间资本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2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0 t,有效满足了全区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需要。2021年,全区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7 561头、牛400多头、羊110多只,约为2.84万 t,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济源示范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形势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固体废弃物量大、面广、种类繁多,综合利用率不高

全区农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785.64万 t。由于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收购成本高,导致济源示范区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难度增加。

(二)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设施不完善

部分乡镇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膜回收机械化水平较低,地膜捡拾难度较大,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导致农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储运、处理难度大,综合利用成本高效益低。

(三)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部分乡镇农业固体废弃物收集贮运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固体废弃物经销渠道不一、回收体系不完善,导致农资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责任主体不明确,没有尽到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责任,更谈不上形成良性循环了,从而导致很难进行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四)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产生的气、电成本较高,与当地天然气、电网费用相比缺乏竞争力;有机肥相对于化肥来说,有机肥生产成本高,使用效果没有化肥显著,相比之下也没有化肥的竞争力高。由于长年累月使用农资产品,早年也没有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目前济源示范区部分地方废旧农膜、废弃农药包装物在土壤中大面积存在,给当地的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污染。由于个别地方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造成农业固休废弃物加工再利用经济效益较低。由于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益不高,农业固体废弃物收购者和经纪人无利可图,导致农民对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

四、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对策

(一)强化宣传指导

济源示范区要针对居民对农业固体废弃物认识不清楚的问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和环保意识。要从思想上转变人们对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偏见,让人们认识到农业固体废弃物既是污染物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还是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资源。

(二)提高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

济源示范区要加强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技术研发,推动综合利用技术的成熟;通过技术研发,促进综合利用机械和配套设施的应用。从而有效降低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成本,提高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

(三)完善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制

济源示范区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发展扶持力度,制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从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进行扶持补贴,充分调动农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企业、收购者(经纪人)、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业固体废弃物利用与处置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刘沛儒)

猜你喜欢

济源农膜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农膜回收器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