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民素质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6-25董涛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素质农民培训

董涛

一、提高农民素质对拉动农村经济的作用

(一)提高农民经营能力

通过素质培训,农民能够获取农业及其他相关经济产业的信息和知识,缓解信息不对称、信息时差带来的农业经营负面影响,提高对经济发展手段的认知;改变生产经营理念,认识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避免忽略加工、销售及其他环节在实际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民灵活处理议价、谈判能力,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经营的利润空间。根据相关生产要素配置,逐一解决生产经 营问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提升农民的行为能力

高效的农民培训服务,可以提升农民的行为能力,有助于农民作出科学决策。一旦自身认知能力增强,农民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精髓,以现代化生产经营理念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与培训教师不断地沟通交流,提升商业嗅觉,优化农村资源配置,自觉改善农村单一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当前经营现状,主动融入市场竞争,掌握多种从业技能,勇于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推动农村经济进步贡献力量。农民在经历系统化、专业化的素质培训后,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与个人素质,学会使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在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三)拓宽农民的致富视野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拓宽农民视野,使农民学会利用多种经济手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减少高消耗、高浪费的生产活动,自觉向现代市场需求靠拢。传输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帮助农民突破生产性服务障碍,学会利用高科技代替传统人力劳动的作业形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形成脑力劳动意识。农民素质越高,培训方式更容易獲得农民的认同感。农民有意识地配置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生产质量管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

农民培训的手段缺乏创新性,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向农民传授理论知识。部分农民对枯燥无味的理论授课形式认可度不高,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导致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培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另外,有的农民自身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敢贸然转变经济来源,想发展又怕承担风险,从众心理较强,一旦有人不愿参与农民培训,就会产生跟风现象,耽搁农民培训进程,严重时会中断农民培训。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无法深入理解专业术语,课堂集中能力不足,久而久之,对农民培训的态度更加消极。

(二)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民培训体系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当下农民培训的要求。同时,部分培训内容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没有从农民的立场出发,制定匹配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的培训内容。照搬传统的培训方式,没有结合新时代教授方式,也是培训工作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缺少农民培训实践基地,在进行技术类知识讲解时无法为农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示范。针对不同农村生产经营现状,缺乏对培训时间方面的考虑,往往规定的培训时间与农民的工作时间产生冲突。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大多是自行拟定培训方案,相关培训机构缺少一套培训的标准和培训目标,造成各农村培训结束后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三)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组建的培训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水准参差不齐,培训内部队伍没有形成统一规范。个别培训教师不能深入一线,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培训工作。缺少技术型培训教师,不能够在传授理论经验的同时,为农民实际演示操作方法,有效传授相关知识。同时,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数量不足,本应由教师团体共同参与培训的工作由一个人替代完成,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培训方式应灵活多样

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主动参与培训,获取更多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素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获得农民的认同感,使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更高,自觉调整自由散漫的学习状态。在培训过程中,弥补现有生产经营的不足,促进农民优化要素配置。

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较不同培训方式对农民培训效果产生的差异化影响。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之一,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的特点,可以选择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的培训方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培训知识。但传统授课的形式缺少农民实践,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符合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训即训即用的要求。进行现场指导,让技术人员或专家进入培训课堂中,对农民的实践效果给予现场指导,解决农民技术使用问题,引导农民认识到现代科技带来的生产价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采取就地培训和异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开设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当前网络普及范围广泛,大部分农村已经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可以采取网络教育的方式解决农民与培训产生的时间冲突问题,给不方便到达指定培训地点的农民提供学习机会。借助网上学习平台,快速解决农民生产问题,帮助农民梳理所学知识,与专业老师相互交流经验。

(二)培训内容应实用易操作

优化培训内容,筛选适合农民的知识要素,有计划地对培训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准则,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要符合当地农村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特点,从农民的立场思考问题。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多元化,除讲解农业知识外,要积极拓展经营管理领域知识,根据农民的兴趣制定其他培训计划。

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过程中,可以从培训内容出发,遵循教育培训本身的规律,事先与农民进行充分沟通,调查农民现阶段的实际需求,选择时效性强的培训内容。全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等,选择培训班规格、培训形式,不断充实培训内容,主动适应农民的学习速度,满足农民对培训教育的需求,依据学习情况有效调整后续培训内容。科学制定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统计培训到场人数,增强培训工作弹性,合理调整培训时间和地点,使到场人数最大化。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实践培养方案,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占比,确保农民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三)加大培训支持力度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依靠资金扶持政策及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培训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增强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农民素质培训的扶持政策,解决配套扶持政策不健全的现状,帮助培训工作突破艰难现实因素,使政策体系及培训工作流畅运转。出台鼓励高素质农民进行现代化规模生产的补贴政策,发挥农民生产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农民解决前期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农业扩大生产提供支持。为培训工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明确培训工作的公益性,给予充足的资金帮助,适当增加专项资金补贴,确保资金渠道透明,使资金使用率不断提升。健全监督管理方案,实时监督农民培训工作开展进度,使监管常态化,了解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将培训结果纳入考核,接受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确保实施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方案,保障培训效果达到预期

目标。

(四)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

明确农民培训的目标,切实提高农民的培训参与度,选择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了解农民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规划农民培训体系,激发农民的致富动力,让拉动农村发展的人才储备更加充足。增强农民的培训意识,转变农民固有观念,适当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应用典型案例,展示经典成果,吸引农民注意力,使更多农民认识到培训的价值,以及为自身发展带来的益处。

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做好农民培训的宣讲工作,张贴宣传标语,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培训招生短视频,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使农民认识到提升自身能力对增收增效的作用。有意识地向农民讲解政策法规,深入农村农户实地走访,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特点,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获取农民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信心,为农民培育工作奠定基础。也可以利用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广播的形式强化宣传效果,使每位在村农民基本了解培训工作,拓宽培训工作的普及面。

(五)强化培训师资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培训队伍,夯实教育培训的基础,由高素质培训人才带领培训工作走向更高的阶梯。因此,培训机构要主动吸纳更多优质人才,加强师资力量的储备,及时检查培训效果,考察教师能力,了解农民的培训满意程度。培训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与农民建立有效沟通。

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过程中,可以建立培训教师考核机制,考察培训教师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及时剔除不合格的教师。在培训项目结束后,评价培训教师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工作情况,评估教师培训能力。聘请专家和教授对培训工作进行示范性引领,指导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动态化管理师资队伍,及时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与优秀讲师,不断为农民培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农民对培训的期望值。培训教师可以学习各地农民培训经验,积累优秀培训案例,结合自身培训情况,适当调整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案,改进培训内容,多从农民的角度看待培训需求,乐于解答农民的困惑,给予农民实质性帮助。

(责任编辑   刘沛儒)

(本栏目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支持)

猜你喜欢

素质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