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增雨在四平市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2023-06-24王子一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四平市人影四平

王子一 刘 霞

(1 四平市气象局 吉林 四平 136000; 2 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信息研究中心 吉林 四平 136000)

四平市是世界上最适合种植玉米区域的核心区,被誉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但受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土壤地貌等条件影响,四平地区气象灾害频发,干旱是四平市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尤其是春夏季的干旱,影响该地区粮食产量和经济稳定。本文结合四平市人工增雨现状,分析了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期待探索出四平市人工增雨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1 四平市人工增雨作业现状

1.1 人工增雨的概念及形式。人工增雨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科学手段[1]。目前人工增雨作业形式主要有3 种:一是采取地面作业模式,将装有催化剂的高炮或者火箭发射到云层中;二是采取飞机作业模式,将催化剂装到飞机上,通过飞机飞行将催化剂散到云层中;三是通过地面AgI 燃烧炉产生带有微小颗粒的浓烟扩散到云层中催化作业。飞机作业范围较广、机动性较强,但要求云层稳定且成本高,地面燃烧碘化银比较适合高山地区作业。目前,四平市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第一种,火箭发射之后催化剂会散播到局部云层中对其进行催化作用,增加云层中的冰晶数量或使其增大从而产生降雨。这种作业形式虽不如飞机作业灵活性强,但更适合四平地区的气候条件,且经济成本较低。

1.2 人工增雨设备现状。四平市人工增雨作业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经过30 多年的探索发展,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15 年吉林省开展“东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项目建设,四平市紧跟省项目建设步伐,共建成地面作业站点59 个。2020 年四平市气象局研究决定对靠近航线航道、临近村屯重要建筑设施及建设不达标准的作业站点进行布局优化,优化后现有固定人影作业站点20 个,移动作业站点33 个;四平市现有增雨装备3305 厂固定火箭发射架16 部,移动火箭发射架7 部,人工增雨车辆5 辆,另有中兵127 厂ZBZ-17 拖拽式火箭架43 部,其中伊通县2 门高炮已完成自动化改造,自动化改造比50%;目前四平市没有自己的气象雷达,只能使用长春和辽源的雷达资料对人影作业进行指挥;2018 年开始启用的人影地面指挥系统虽功能较多,但实际业务应用中还是以原来的模式为主。

2 人工增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1 缓解干旱。四平市气象灾害较多,干旱是其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之一,一年四季的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是干旱高发期,其中,春旱发生概率最大,四平市春季常刮大风,降水少,水分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入不敷出,因此在4 月下旬~6 月上旬常常发生春旱,正因如此,民间常有“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的说法。夏旱常出现在7 月上旬~8 月下旬,此时日照时间长,基础气温高,如降雨不及时,很容易发生旱灾。秋旱常出现在9 月上旬,夏秋时节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干旱的发生影响农作物成熟,致使农作物减产,遏制四平市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有利于缓解干旱,增加土壤水分,缓解农作物旱情。2018 年春季,四平市发生春旱。5 月26 ~29 日,受高空冷涡影响四平市迎来一次降水过程,四平市各县密切关注前期变化,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开展增雨作业。累计作业30 次,发射增雨火箭71 枚,吉林省人影基地飞机Y-12 和新舟-60在四平空域进行增雨作业4 架次,此次空地结合增雨效果显著,26 ~29 日,四平市累计平均降水量36.7 mm,最大累计降水量92.5 mm,全市100 个测站累计降水量超过30 mm,缓解了四平市旱情,为春季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水分条件。

2.2 保护农田。干旱包括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一般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空气干旱会致使土壤干旱,土壤干旱也会加剧空气干旱,干旱持续一段时间后这两者就会同时发生,旱情就会更为严重。旱害会使农作物植株生长缓慢滞后,叶片变焦发黄,萎蔫卷叶,根系早衰最后整株枯死[2]。据记载,2000 年6 月16 日,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四平地区农田缺墒严重,干土层5 ~10 cm,农作物发育迟缓,面临枯死,受旱农田面积41.27 hm2。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能够增加土壤墒情,改善土壤质量,保障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优化农田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产量稳定。

2.3 净化空气。持续干旱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会急剧下降,扬尘含量会大大增加,通过人工增雨作业,不仅可以缓解干旱,还可以冲刷空气中的尘埃,净化空气,减轻大气污染现象。2017 年秋末,四平市连续数月未有大范围降雨,天气干旱,又逢秸秆焚烧致使空气污染严重。10 月25 日,四平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市气象局测报人员通过卫星云图监测,发现10 月29 日前后四平市上空云层密集,可能会有一次降雨过程,为缓解干旱和改善空气质量,四平市气象局决定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全市人影部门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29 日3:00 ~7:00,市人影指挥系统部署安排开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26 枚,随后,全市范围内降中雨,缓解了旱情,改善了空气质量。根据四平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降雨后,四平市PM2.5 浓度由原来的152 μg/m3降为60 μg/m3,空气质量等级由中度污染转为良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开展人工增雨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根据省局印发《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实施方案》 科学制定人工增雨规划,逐级明确人工降雨重点任务,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坚持“政府主导、气象主管、部门联动、军地合作”的工作导向,要充分发挥四平市政府在人影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压实党政领导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能,完善落实“逐级管理、清单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空地联合、区域联防增雨作业可行性。

3.2 增强政府投入,确保增雨技术保障到位。加大地方人影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经费保障力度,加强资金使用与管理,鼓励和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优化资金利用效率[3]。一是要升级更新增雨设备,完善标准化作业站的相关制度版、射击平台、安全射界图及安全警示牌制作以及弹药库防雷接地等设施建设,更新人工增雨火箭现代化装置,购买全自动化高炮及两辆人影移动作业车,进一步提了四平市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推动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二是要改善基层作业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健全基层作业人员劳动保障体系,规范签订劳动合同,提升工资待遇标准。三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人工增雨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确保一线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增强人影工作的服务效能。

3.3 强化安全检查,确保增雨作业开展到位。建立健全人影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条例的宣传力度,切实抓好人工增雨安全生产工作。四平市局人影办要积极组织全地区内部安全互检及联合安监部门安全检查;积极与装备厂家沟通,协调当地政府和防疫部门,本着既保质量又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火箭装备年检;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定期维护及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要对流动车辆定期维护;要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着重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确保人工增雨作业安全有效;通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综合监管”的新型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体制,更好地保证基层人影岗位安全[4]。

3.4 充分关注舆情,确保宣传工作解释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强化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除了加强自己对人工影响天气重要性的认识之外,还应关注舆情,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一是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种媒体加大人工增雨作业的知识宣传,及时发布作业情况,增强社会大众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认识。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适时在社区、农村组织开展气象知识科普讲座,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提升群众的气象灾害知识,进一步指导推动农业生产。

4 结语

四平市是吉林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能够推动促进四平市经济的发展,但四平地区旱灾频发,威胁四平农业的稳产高产,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优化人工增雨手段有利于缓解当地旱情,提升气象服务质量,推动当地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四平市人影四平
“摇摆不定”等十三则
深夜窗外的人影
深夜窗外的人影
深夜窗外的人影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星空人影(下)
2017年春季四平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四平市女性体育人口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四平市城市化与住房市场发展问题探析
对四平保卫战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