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改革个案研究
——基于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改革实践

2023-06-24杨晓晓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前班园区幼儿园

杨晓晓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已成为21 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一主要发展目标,因此我国未来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必然会聚焦质量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不但能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更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进程。因此,研究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改革的问题,构建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机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质量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迁移到城市务工,其中许多家庭夫妻一方或者双方都外出进入城镇务工,将学前儿童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照顾。于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大批农村留守的学前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数量庞大,在缺失良好家庭教育氛围与条件的偏远农村地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对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

1 陇城教育园区改革背景及成效简介

本文基于对“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以下简称“陇城教育园区”)改革实践个案研究展开。陇城教育园区位于陇城镇,陇城镇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个偏远的乡镇,位于县城东北部,区域面积75.32 km2,2018 年,户籍人口32 010 人[1]。陇城镇辖张湾、张家沟、山王、王李、阴坡、朱魏、上魏、范吕、南七、张赵、陈村、常营、西关、龙泉、陇城、略阳、上袁、凤尾、王家湾、许墩、崇仁、金泉22个行政村;下设68 个村民小组[2]。陇城镇的面积较大,村庄地理位置分散,山大沟深。由于受到当地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前,当地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更加匮乏。2014 年,基于全镇“学校布点多、班级规模小、山川办学条件差距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滑、偏远山区学生流动性较大”等教育现状,秦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从“促教育公平、提教育质量”出发,多方筹措资金2 900 余万元,创新理念,大胆改革,筹建了占地15 亩,总建筑面积11 244 m2,集“管理服务、教学教研、日常办公、课余生活”于一体的“陇城教育园区”。2014 年以来,园区实行“学生固定校区,教师巡回走教”的运行模式,既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又将教育质量改革推上了快车道,实现了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陇城教育园区运行6 年多以来,综合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办学模式创新与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6 年来,园区的综合教育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5 000余名山区的适龄儿童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从表1 数据可以看出,陇城镇学前教育在10 年间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有近2 000 名适龄学前教育儿童就近入园,在家门口享受了学前教育。

表1 秦安县陇城镇公立幼儿园发展情况

陇城教育园区对教师通过统一“食宿、接送、排课、调配、走教、教研”方式运行与管理,在探索偏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改革方面树立了一块特色鲜明的丰碑,实现了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推进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2 陇城教育园区学前教育服务现状调研

陇城镇现有各类幼儿园9 所,班级27 个,专任教师45 人,保育员22 人,在园幼儿总人数762 人,师生比约为1∶11。9 所幼儿园中独立乡镇幼儿园2所,含15 个教学班,31 位专任教师,14 名保育员,556 名在园幼儿,约占陇城镇全镇在园幼人数的73%。校中园有学前班12 个,14 名专任教师,8 名保育员,在园幼儿206 名,占陇城镇全镇在园人数的27%,具体数据见表2、表3。从表2 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独立乡镇幼儿园园所数量少,但园位供给能力强,在园幼儿人数占比大。可见,乡镇园是当前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也是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担当。

表2 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学前教育服务数据—— 乡镇园数据

小学附属的校中园16 个,其中9 个校中园没有学生,7 个校中园共有12 个附属学前班,在园总人数206 人,班级人数最少6 人。从表3 数据可见,不同地域的小学附属学前班班额都偏小。经调查附属学前班由于受到在园幼儿人数少的限制,学前班基本为大、中、小班混龄编班,统一组织保教活动。

表3 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学前教育服务数据——附属学前班数据

3 陇城教育园区教育质量改革的实践路向剖析

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系统以儿童为中心,包括家庭、师资、课程、制度和监测五个维度,最终指向儿童的发展结果。学前教育质量系统强调影响儿童发展的核心要素,与质量相关的利益群体主要是政府(主办者)、托幼机构(实施者)、家庭(消费者、参与者)。本文主要基于陇城教育园区独特的办学背景与特殊的学前教育质量改革实践,聚焦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剖析园区教育质量改革的实践路向,探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改革的应然逻辑。

3.1 政府因地制宜办教育,为偏远农村孩子提供“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地方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在准确把握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与园区资源,准确把握了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做了科学的区域教育改革规划与举措。2014 年,基于陇城全镇教育现状与特殊的地域特点,秦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多方筹措资金2 900 余万元创办了“陇城教育园区”。园区一方面将优质的教师队伍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通过“巡回走教”的方式送到了偏远农村地区,解决了幼儿“入园难”“入园远”“入园不安全”以及保教队伍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等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园区统一“送教”到基层教学点,有效节约了教育成本,节约资金流又反哺了当地的教育发展。例如,从“交通费用支出(食宿、交通)”这个项目看,采用教师走教的方式(见表3 方案2),日节约交通费3 000 元,年节约交通费约60 余万元,将这些资金用做教学硬件条件改善,就可以反哺偏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表3 日交通费用耗费对比

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基于深入调查研究,在坚持规范性、公平性与教育性的价值引导下,创新“园区+走教”的办园模式,构建了覆盖乡镇与行政村、布局合理、优质普惠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种办学模式改革一方面增强了区域内优质师资的供给能力,破解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与供需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引领未来村镇幼儿园布局调整、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行业优势,在扎实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课程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先导作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研究这种农村教育质量改革的新模式,厘清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内涵,对建构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系统机制与未来发展的实践路向有重要意义。

3.2 园区创新办园模式,实施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3.2.1 园区集中力量发展乡镇园所,规范办园的同时,以乡镇园为引领,打通全镇所有幼儿园及教学点附属学前班的地域局限,通过统一组织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专业性,助推园区服务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现有的2 所乡镇幼儿园专业化水平较高,为70%的适龄儿童提供了科学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乡镇园有科学的学期计划、周计划、一日活动安排,实施五大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保教融合,办园规范。园区的教育质量改革为偏远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了有温度、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3.2.2 小学附属学前班为偏远山村的孩子提供了至少1 年的学前教育,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面对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需要就近入园的需求,园区通过设置小学附属学前班(以下简称校中园学前班)来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现实问题。面对校中园学前班班额过小与师资有限,不能独立配套教师这对矛盾,园区通过“混龄编班+统一巡回走教”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办园模式改革既涉及到托幼机构实际运行方式的革新,又涉及到保教队伍建设与发展、保教工作开展与教研、幼儿园课程建设等教学质量缓解的系统改革。当前,园区通过送教入园,在服务适龄幼儿就近入园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偏远山区适龄学前儿童提供了至少1 年的学前教育服务,大大提高了本区域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率。但是,调研中发现,部分附属学前班还存在“小学化”倾向,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培训与学习,以彻底“去小学化”。“小学化”倾向是学前教育质量低的一个典型表现[4]。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依然任务艰巨也由此可见一斑,但通过园区的教育质量改革,拥有教育情怀的送教团队已经为偏远山村的孩子送去了温暖的童年关怀与最基本的学前教育启蒙服务。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虽任重而道远,但前途一片光明。当前,园区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校中园的混龄班教学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家园共育、乡课程开发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3 陇城教育园区教育质量改革带来显著的综合社会效益。教育质量改革在促进区域儿童发展的同时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对农村儿童的终身、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农村儿童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其发展有助于我国实现乡村振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5]。从教育质量改革视角来看,陇城教育园区教育改革实践在惠及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学前儿童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教师队伍稳步可持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促进偏远农村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园区教育实践在构建动态、协同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探索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有效策略、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4 结语

近年来,陇城教育园区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综合的社会效益,尤其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园区的改革经验对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引领与借鉴意义。偏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家庭与托育机构三方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政府要把握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托幼机构要保证学前教育的专业质量[6]。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达到后就要严把质量关,努力提升托幼机构的专业质量。只扩大学前教育入园机会,而不管质量如何,将不能对儿童的发展带来良好结果,也不能为社会带来长效的收益[7]。自2011 年以来,陇城镇在学前教育规模扩充上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幼儿园园所数量、在园幼儿人数、保教队伍等指标都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学前教育质量改革依然在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深化学前教育质量改革,构建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推升的有效机制,将是下一步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心。

猜你喜欢

学前班园区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学前班
工资收入
园区的开放样本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爱“上”幼儿园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