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路自由延伸

2023-06-24吴非

关键词:学习活动自由思维品质

吴非

摘 要:中小学教学应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宜过于强调“完成任务”,课堂要能让学生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只能通过交流发现一个大致的结果,无法通过频繁的练习去测量。但是,对学生来说,能自由思想,才是有价值的学习。只要教学得法,学生的思考就不会停滞。

关键词:学习活动;思维品质;自由

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要根据课程标准,考虑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自觉地把组织学习活动等同于贯彻和落实。

在一些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上,主办者非常希望大家集中思考目的和任务,但总会有专家不由自主地寻根溯源,延伸到他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去,有时会游离目标,有时会出现质疑或对立,但总还算是有活力的交流。而一旦主持者提醒大家“心往一处想”,讨论立刻会变得沉闷——既然往一处想了,交流和探索的意义也许就很有限了。要求有的放矢,全都正中靶心,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对善于思考的人而言,七嘴八舌,旁逸斜出,自由思想和自由言说,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启示。

在场的人,即使“心往一处想”,也可能四通八达,自由飞翔。研讨会主持者的目的是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或办法,而言说者就中心问题认真思考,完全可能引发他对问题本质的探讨,对命题必要性与真实性的质疑;可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寻找并标记议题的位置;可能正中下怀、畅所欲言,也有可能借题发挥、举一反三,等等。总之,讨论问题,目的是调动思维,无法预设轨道,让人们“心往一处想”。言说者完全可能按自己的习惯和意愿去思考,他有个人经验可以调动,属于他的有限的知识储备也许会限制他的想象。但此刻人们是在交流,他未必正确,别人也未必能要求他正确。他完全有可能突破个人的局限,设想可能对别人有所启发。人们常说集思广益,未必在于“心往一处想”,未必在于想得正确,而在于每个人能积极思考。曾有人调侃丘吉尔,说他每天能有一百个主意,“但只有一个是有用的”。然而,正是因为一个人能想到一百个主意,才有可能遴选出一个稍好一些的,这总比一筹莫展的观望、等待要有意义。人类文明史上有很多智者虚怀若谷,从没出现过无所不能、永远正确的万事通。

探究性学习活动,无论如何不要把学生拉扯到既定的或预设的轨道上。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延伸,在交流中积累比较和判断的经验,拓展更丰富的思路,从不同的思维获取启示,让探究学习产生趣味。

中小学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宜过于强调“完成任务”,课堂要能让学生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只能通过交流发现一个大致的结果,无法通过频繁的练习去测量。但是,对学生来说,能自由思想,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课堂上,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反应不尽相同,有快有慢,有深有浅,教师通过提问或讨论,大致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后,会按教学设计的顺序,转入下一个问题。但是,他有可能忽略:有些学生仍在前一个问题上延伸思考——不一定是跟不上,只是触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在另一个方向上有所发现。

中学的课堂,一节课45分钟,不管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否圆满完成,到点下课;下一节是另一学科,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都会有变化和调整。学生在一天内要上六七节课,不断地“上车、下车,换路线,换交通工具”。这一点,经常被学科教学专家忽略。有经验的教师会很关注本班课表,他能从学生的情绪上推测上一节课可能发生了什么,也会考虑到这节课课堂上发生的争论有可能波及下一节课。我的语文课上,学生完全可能仍然困惑于前一节物理课上的问题;而下一节体育课上,同一批学生有可能在跑道上沉浸在对苏轼或鲁迅的怀想中。他们没有那种迅速转换思路的能力。很多人善于回顾,也渴望知道前方是什么,因为路很长,并没有尽头。

有时需要专注前行,有时不能不驻足观望,因为学习不是赛跑。

“深层”“新难题”“远景”“真相”“更多”“为什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无数的原因,让学习者不停地思考,在交流中思考,也在安静中思考,在课结束后,思路仍然能自由延伸,可能会有部分学生能适应这样的学习。

在我们的课堂上,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善于思考,触类旁通,完全有自学能力,教科书上那点内容与问题,根本满足不了他们。即使考试难、测验多,得不到高分,也别想阻止他的个人探求。教师千万不要以为一根检测的绳索能绑住所有的人。那些辍学去发明去创业的人,有比文凭更有价值的东西吸引了他们。

所有的学科学习,都需要学生善于思考——不按“模子”思考。教师应当注意到,有独立思考意识,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质疑、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往往在获得正确答案后仍然不停止思考。如果教师能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课堂”,下课时也能“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教室”,可能会推动学生的自由发展。

只要教学得法,学生的思考就不会停滞。学习力的发展,需要有问题,需要有价值的问题,推动思考,“打通”学生的整个学习,思考一切,而不仅仅是语文一科或数学一科。

教师是不是也该关心其他学科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呢?教师有时会忽略发生在课堂的普通现象,比如,某上午第二节的语文课,有些学生还在思考上一节数学课上热烈讨论的问题;有学生在想下午地理课自己尚未准备的发言;有学生仍然难以忘记昨天班会受到的表扬;有学生沉醉于窗外远处渺茫的乐曲;还有,爷爷读了第五遍的书,李老师的咳嗽……那些一闪一闪的思维之火,完全可能被教师一句不相干的话触发,转移到遥不可及的问题上去。

培训讲座时,我问:“老师们,你们真的一直很专心地听我讲吗?”很多老师笑起来了。

实事求是地观察思考,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教科书是学习指南,而不是学习的全部。课程改革二十多年来,仍然主张带着学生“在教科书中打滚”“熟悉高考试卷格局”,并宣称“高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是不是太“俗气”了?

有些教师的课堂,问题全是预设的,而非学生学习中发现并自然生成的;课堂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完整的套路,“讨论三分钟”“交流八分钟”,都经过计算,要按部就班。因此,学生发言延宕十几秒,或是提出自己的疑惑,都有可能被教师“冷处理”。这样的课堂,即使有“新思路”,或是“有板有眼”,学生可能也很难有积极的思考,很難形成探究并获得积累。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由阐述?为什么不可以宕开介绍一点相关知识?为什么非要期待并挑选“正确见解”?如果总是要学生“专心听讲”,要学生寻找“正确答案”,不引导他们循着自己的思路去尝试、去冒险(哪怕体验失败),学习将很无趣。长此以往,学生会被驯化为容器,进而对学科学习产生厌倦。

在学习中,学生能有大一些的格局,能站在较高层面观察学习,能了解学习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能判断一个时期以来个人学习的变化与发展,能对学习的方向作出初步的选择,能自觉地积累知识,尝试研究基本问题,从师而学,也能保持独立性,对问题有个人的判断与思考,等等,也许才是比较理想的学习境界。中学时代,始终与问题共处,思维获得发展,才可能有创造与发现。

观察一些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令行禁止,预定的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学生的学习“过关”了……可是,如果学习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专题或单元某个任务,达到要求,学生的学习达标的同时,思维会不会同质化甚或僵化?也许存在这样的危机,而我们一时很难看出来。从这个意义而言,我可能更希望看到众说纷纭、意犹未尽的活动。在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出现新的疑问时下课,更有意思。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自由思维品质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