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2023-06-23姜巧云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胎衣灌服病牛

姜巧云

(山东省平度市同和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山东青岛 266700)

奶牛胎衣不下是常见的奶牛产科病,是指在12 h 内胎衣不能排出,也被称为胎盘滞留。临床上是由于奶牛的子宫的收缩能力较弱造成的,胎盘滞留会导致在子宫内腐败,发生感染从而引发炎症。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对奶牛的危害也较大,会导致母牛出现繁殖障碍等疾病,产奶量降低,病情严重的甚至死亡,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要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工作,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此病的发生,从而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因

造成奶牛的衣服下的因素较多,除与奶牛自身胎盘结构有关外,还与饲养管理、体内激素分泌情况、饲养环境、季节、遗传因素、年龄、营养等相关。其中主要原因是自身的生理因素,由于奶牛的胎盘与胎儿结合的十分致密不容易分离,这就导致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流产,难产等[1]。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分娩后子宫无力、迟缓,从而引发胎衣不下。奶牛体内胚胎大小可影响奶牛产后胎衣排出。机体内胎儿体重过大会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胎儿性别死胎、子宫扭转、子宫积水等也可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奶牛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易导致奶牛胎衣不下。例如,在母牛分娩后,未能及时哺育幼崽,会导致催产素的释放量降低,从而诱发此病。或奶牛机体内雌激素、孕酮等分泌量失衡也可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年龄较大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较大,原因是高龄母牛体质较弱,患子宫内膜炎,胎盘炎等概率较大,导致子宫收缩无力,从而诱发此病。遗传因素也可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例如,奶牛对体内胎儿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产物耐受,则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营养不良会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缺乏,尤其是钙、磷、硒、VA 和VE 的摄入。在奶牛妊娠期间,食入了霉变的饲料,也会诱发此病的发生。同样,营养过剩也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奶牛分娩前饲养人员饲喂过量精饲料,从而造成奶牛体况过肥,导致奶牛分娩后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还有一些继发疾病,比如:布鲁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寄生虫等感染也可以造成胎衣不下。由于接产人员的引产不当,会造成子宫或者阴道损伤发生炎症,消毒不到位,或者接产后清洗不彻底,都可能诱发胎衣不下。牛舍卫生不过关,会导致细菌的滋生,降低奶牛的抵抗能力,从而诱发胎衣不下。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刺激,甲状腺机能降低,就会导致子宫机体不健全,从而诱发此病。除此之外,养殖场缺乏运动场所,导致奶牛运动量不足,光照时间短,从而易引发胎衣不下。

2 发病规律

不同胎次的奶牛发病率不同。奶牛胎次越高,胎衣不下发生概率越高。另外,奶牛胎衣不下发生概率与季节相关。夏季环境温度较高,奶牛易出现热应激造成体质下降,从而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易发生胎衣不下。与其他季节相比,该病夏季发病率显著上升[2]。

3 临床症状

正常情况下,在奶牛生产后,胎盘会从阴门自行进行脱落,胎盘颜色呈土红色,绒毛状且表面有子叶,养殖户可以观察到阴门处常常悬挂着胎衣,胎衣血管不容易腐烂,肉眼很容易看到。奶牛胎衣不下病情不严重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影响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产后,病牛阴道会排出恶臭的红色液体,液体中会含有胎衣的碎块。通常来说奶牛在产后12 h 之内排出胎衣,超过12 h后仍没有排出,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滞留在子宫内可以被分解,病牛开始出现全身症状,期间奶牛会出现脉搏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拱腰努责,体温升高,产奶量降低,呈卧地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得败血症死亡[3]。

4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胎衣腐败被奶牛吸收,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抗菌消炎,胎衣需要适当时候进行剥离。通常可选用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养殖人员可根据奶牛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可选用多种方法混合治疗。治疗过程中应规范操作步骤,减少对子宫的影响,尤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操作,防止出现手术后遗症。

4.1 西药治疗

奶牛分娩后8 h 未排出胎衣,病牛就要抓紧进行救治,寒冷的冬季时间可以略微推迟,夏季要尽早治疗。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则是加速排出胎衣,并且消炎抑菌。加速胎衣的排出可以注射甲基前列腺素F2α,2~4 mg/kg·bw 肌肉注射或者宫颈内注射。还可通过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促进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代谢。其次,可以为病牛注射缩宫素注射液,此药可以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皮下注射3~10 mL。补充体能和消炎抑菌需要静脉注射500 mL 葡萄糖溶液+500 mL 葡萄糖酸钙,同时肌肉注射10%土霉素注射液,按照0.1~0.2 mL/kg·bw 进行注射,连续注射3 d。抗生素治疗主要针对胎衣不下导致的子宫炎症。抗生素治疗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两大类,局部用药主要是在炎症或胎衣不下造成的腐败症状较轻时使用,主要通过对子宫进行治疗,从而预防感染。同时对奶牛使用土霉素子宫注入剂进行子宫灌注,一次灌注50~100 mL,1 次/2d,连续使用3 次。也可使用稀释后的苯扎溴铵进行治疗。待胎衣排出后可继续使用土霉素对子宫进行冲洗,直至恶露完全排尽为止。另外,养殖人员还可选用浓盐水灌注子宫的方法对奶牛进行脱水治疗,从而加速胎衣排出。浓盐水配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素从而对奶牛子宫起到良好的预防感染效果。

4.2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奶牛在分娩时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收缩率下降,从而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对胎衣不下的治疗养殖人员可通过灌服羊水帮助胎衣排出。若灌服一段时间后胎衣仍未排出,则需再次进行羊水灌服。当归60 g,川芎25 g,枳壳、五灵脂各10 g,没药15 g,红花、桃仁各20 g,煎药后加入300 mL 黄酒,温热状为病牛灌服;柴胡10 g,白术、金银花、白头翁、炙甘草、藿香、黄芩、韭菜籽各20 g,磨粉加水熬制,候温为病牛灌服。2 次/d,连续服用3 d,可以有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对于气血亏虚导致的胎衣不下,还可将川芎、炮姜各30 g,桃仁35 g,当归50 g,党参70 g 用水煎煮,兑童子尿一碗,待温度适宜后对病牛进行灌服治疗。对于血瘀造成的胎衣不下可将红花、牛膝各35 g,肉桂15 g,当归70 g,制附子、炮姜各25 g 研磨成粉,用开水进行冲调,待温度适宜后对病牛进行灌服。若胎衣不下的奶牛体温升高、怒责不安,此时养殖人员可将乳香、没药各15 g,桃仁、红花各20 g,川芎25 g,枳壳30 g,当归60 g研磨成粉,用开水进行冲调,随后兑300 mL 黄酒给病牛灌服。

4.3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3 d 后没有效果,需要进行手术对残留的胎衣进行剥离[4]。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且操作简单,但容易引起子宫感染,造成子宫炎症、积脓等,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手术前要做好消毒工作,采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病牛外阴部。首先对牛进行站立保定,再对病牛的尾部保定,先将直肠中的粪便去除,并进行严格的消毒。沿着滞留的胎衣将带有干净手套的手伸到病牛子宫深处,另外一只手留在外面经残留的胎衣扭成一股,轻轻的进行剥离,进行胎衣剥离时,要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手术剥离,切记不能强行剥离。当病牛发出呻吟时,要立刻暂停手术,待病牛安静时再进行剥离,当整个胎衣全部剥离之后,要对其子宫进行复位。剥离过程子宫内注射1 L 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术后需要用高锰酸钾消毒液冲洗子宫,同时给一定量的青霉素、链霉素等防止感染。病情严重的牛会有体温升高的症状,说明此时子宫已出现炎症,应先采用药物治疗,再进行胎衣剥离。

4 预防

养殖户在平时饲喂时,要注意奶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提供营养丰富充足的饲料,满足其生理需求,要根据其所处的不同时期调整日粮配比。在分娩前3 周,应该对其进行饲喂全价饲料,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尤其是维生素,钙和硒的补充。可以在分娩前一个月,为其补充亚硝酸钠和VE,分娩前一周,补充VA 和VD,可以有效的预防胎衣不下。分娩后2 h 为其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防止其过于虚弱。同时,加强母牛的产前运动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奶牛胎衣不下,每天到运动场活动2 h,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提高抵抗力,妊娠后期,要保证奶牛每天运动4 h 以上,有利于产后胎衣的排出。奶牛分娩后,可以为其饲喂红糖益母草汤剂,促进胎衣的排出。500 g 益母草加入5 L 水,煮沸留上清,加入500 g 红糖混合后饲喂。给奶牛进行人工授精,阴道子宫检查和人工助产的时候,要按照程序严格的进行消毒。牛产房要保证其干净卫生,及时进行粪便的清扫和消毒,保证牛舍的通风和光照充足,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减少其应激反应。对于奶牛的配种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配种不宜过早,尤其是第一次配种的奶牛,配种过早会导致其生育能力降低,奶牛分娩时胎儿过大或者出现多胎的现象,也会诱发此病。养殖户要对整体的奶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及时淘汰生产性能弱、胎次较多、年龄较大,有产科疾病的母牛,这样有利于养殖场的经济发展和效益。加强对养殖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减少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奶牛胎衣不下情况的发生。

5 小结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发产科疾病,病因多而复杂,严重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需要引起高度地重视,此病发病过程呈急性,虽然致死率较低,但是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所以做好预防此病的工作十分重要,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积极预防此病,保证奶牛每天的运动量,做好卫生清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胎衣灌服病牛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