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

2023-06-23章赛凤王大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教学策略

章赛凤 王大龙

【摘 要】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提高信息科技课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同伴互助小组形成”“同伴互助文化创设”“同伴互助小组管理”以及“同伴互助学习教学组织”四个方面构建了初中信息科技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策略,梳理了建立互惠同伴关系的技巧,提出了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同伴互助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程;同伴互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6-062-02

同伴互助学习(Peer Assisted Learning,PAL)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研究发现,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建立同伴关系,形成互帮互学、共同发展的互惠关系,有利于缩小个体能力差距,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同伴互助学习的理念、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特点,从“同伴互助小组形成”“同伴互助小组管理”“同伴互助文化创设”以及“同伴互助学习教学组织”四个方面,构建了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策略。

同伴互助小组形成

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成绩排名,将学生分为I、II、III、IV级,按照I、IV和II、III相组合的强弱互补性原则依次分组,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调查情况对同伴互助小组进行微调,尽可能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此后按照学生意愿沟通后,进行部分调整,形成一对一的同伴互助小组;在确定小组搭配后,随机安排教室座位。

同伴互助小组管理

在建立一对一同伴互助关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积分奖励、培训、宣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同伴互助学习意识,为促进同伴间自发地互帮互学奠定基础。

(1)建立勋章积分奖励机制。设置多层级、多维度勋章积分奖励机制,促进同伴小组及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勋章积分奖励机制中包括个人表现积分以及同伴互助小组积分两种形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奖励对应勋章用以积分,而同伴互助小组的积分情况将体现在“同伴互助学习小组积分榜”上。

(2)明晰同伴互助小组成员职责。各同伴小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小组建设卡中完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学习小组组号、组名、组长、组员以及口号等基本信息,通过完善同伴学习小组的基本信息能够加强同伴的团队凝聚力。此后,为每个小组的组长及组员颁发任命书,明晰各位成员在同伴关系的建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同伴小组宣誓环节中,学生通过宣读任命书的形式明晰应当承担的责任,明确维持同伴学习关系应当做好的准备。这也能激发学生为同伴小组共同成长奋斗的决心。

(3)形成学习共同体目标。在建立同伴互助关系后,教师进行一定的组织引导,如介绍同伴监督、同伴交流、同伴指导以及同伴检阅等同伴互助行为,并且强调注意事项。此后学生在同伴互助学习规划卡片中撰写对于同伴学习的规划设想,通过规划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清晰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及共同努力的方向。

同伴互助环境文化创设

班级环境文化的创设可以通过在计算机教室张贴有关同伴互助的规则、海报、宣传语、宣传画等形成一个同伴互助的团结氛围。设立互助小组评比栏,并配合一定的奖励机制,按照积分的累积情况每阶段评选同伴互助之星。

教师引导各位学生将“任命书”张贴在课本首页,帮助学生谨记在同伴小组中所承担的责任。同时,教师将各小组“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建设卡”统一张贴在“同伴互助学习小组积分榜”中,便于直观展示各个小组的情况,并将各位学生的“同伴学习个人规划卡”张贴在“同伴学习分享墙”中,供学生浏览交流学习,促进组间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可将所思所获张贴于“同伴学习分享墙”中,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

同伴互助学习教学组织——以“多媒体作品的集成”为例

本课内容为广教版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多媒体作品的集成”,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1)课前准备及反馈。教师将PPT多媒体作品制作的相关辅助学习资料、案例上传到公共平台;打印教学中所要使用的记录评价表;展示上节课学生们的作品成绩,并为作品成绩优秀、进步的个人及小组颁发勋章。

(2)课堂导入。教师展示主题为“走进虚拟现实”的PPT作品。学生比较发现使用PPT与Word制作多媒体作品所呈现效果的不同,交流分享感想。

(3)任务驱动。任务1:探索内容结构。学生自主播放“走进虚拟现实”PPT作品,观察探索PPT内容结构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制作PPT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内容结构呈现,体会条理清晰的内容结构对展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性。任务2:体验呈现视觉效果。带领学生一起来玩“找茬”游戏:分别展示封面、目录、正文以及尾页的正反面案例,以正反面对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体验不同的界面呈现带来的视觉效果。请互助小组交流,并在学习任务单中写下在制作PPT作品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在展示完所有找茬图后依次进行小组抢答。最后,教师总结PPT各个页面在视觉呈现上的注意事项,如封面要有作者个人信息,正文文字呈现要精炼、布局要清晰、图文要与主题相符等注意事项。

(4)同伴互助学习。教师提供PPT模板及部分素材,小组自行确定一个主题,结合上网搜集下载的素材,按照要求制作集成各自作品。同伴交流确定制作主题;同伴相互指导上网下载素材以及制作呈现方式;基本完成后,按照教师的任务要求,同伴相互检阅PPT整体呈现布局及视觉效果并进行完善;同伴监督保证课堂纪律、效率,防止出现与课堂无关的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各同伴互助小组常态化开展互助学习,不受教学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相互帮助与交流。

(5)成果展示。教师有选择性地选取两组进行展示分享,PPT展示分享要点,引导学生对PPT作品呈现的注意事项有更深刻的认识。

(6)总结评价。教师最终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班级同学一同进行总结回顾要点。各互助小组填写“同伴互助学习评价记录表”。

同伴互助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

同伴互助学习提升了学生的互助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同伴互助学习的开展,学生对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了一定与同伴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学生也開始主动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与同伴沟通交流。

同伴互助学习改善了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的态度。结合课程观察记录,发现学生在创设的同伴互助学习活动机制中,能够积极为个人及小组争取勋章,学生作品的完成度以及作品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提升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课堂质量。

同伴互助学习的形式能促进学生整体共同进步。建立良好的同伴互惠关系,能有效利用同伴互补的优势,通过一对一的互助学习,使掌握了知识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使基础弱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掌握知识,促进共同进步。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同伴互助的教学策略产生了一系列促进学习共同体建成的资源工具,如互助小组积分榜、小组建设卡片、同伴任命书、班级分享墙等,能够为一线教师建立、维持学生同伴关系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经实践发现,该教学策略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利用同伴间强弱搭配的优势,促进同伴间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在“同伴互助”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