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春联

2023-06-20黎汝清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春联寓意对联

黎汝清

童年的爱好,往往能决定一个人一生要走的道路。

我的童年是在鲁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在春节和元宵节,这里的气氛格外浓烈:锣鼓咚咚,鞭炮连日不断,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耍龙灯的,说大鼓的,玩把戏的,应有尽有。我最喜欢两样东西:迎新年的春联和元宵节的灯谜。我是怎么喜欢起春联的呢?

那是二年级寒假过完的时候,一大早我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我到得早,学校还没开门。等待中,我便漫不经心地打量起门上的对联来了: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这些字我都认识,开始并不觉得这副对联有什么意思,但仔细一读,却被吸引住了。我既没有见过逆水行舟,也没有见过平原跑马,但隐约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便聚精会神地琢磨起来,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察觉。

“你懂得这副对联的意思吗?”背后传来老师的声音。

“我……不大懂,”我指着对联问老师,“这‘不进则退和‘易放难收怎么讲?”

老师先称赞了我的勤学好问,接着给我解释了对联的意思,而且还讲了对联的特点。他说的大意是:对联结构精妙,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寓意很深,给人启发教育;对联又很有文采,可以当作诗来欣赏。

那时,我虽然不太懂,但从此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年开学,学校的对联又换了一副新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从这副对联中,我知道了读书犹如登山渡海,不勤奋刻苦是不行的。后来,我常请老师给我讲解对联。老师告诉我,对联不仅寓意要好,还要讲究对仗工巧。他在一张纸上写出一副对联,我记得它是贴在附近小酒店门口的那副: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老师说:“这副对联很符合生意人的希望和心愿,而且‘生意对‘财源,‘兴隆对‘茂盛,‘通四海对‘达三江,每个字词都对得很工整。”

以后,我對对联越来越感兴趣。十岁那年,父亲鼓励我给自己家里写对联,我大着胆写了起来,老师看了,笑着说:“行,行!”

消息传开,左邻右舍都叫我给他们写对联。对门的二大爷家两位老人相依为命,为人善良,我就给他们的门上写了: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这副对联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欣慰。二大娘常常把我叫去,让我把对联念给他们听。两个月后,我把对联上字的顺序颠倒过来,年逾五十的二大娘竟然一字不差地认了出来,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当我看到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时,心里也充满了快乐。

在我抄录的对联中,有些是我很喜欢的:

一弯流水斜阳外

几缕炊烟老屋中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可是,对那些长辈来说,一弯流水只能使他们行路不便,几缕炊烟也会使他们咳呛不止;他们既没有兴致去欣赏杏花,也没有闲心去品味芳草。我就常常琢磨给他们写什么样的对联,第二年就写了:

向阳门第春长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是人们都喜欢的一副春联。它就像是对家庭品德的鉴定—肯定他们是积善人家,也像是对人家命运的预言—年年富足有余。

在我家,写什么对联全由我自己做主,于是,我就写我最喜爱的对联。记得我最喜爱的一副是:

风摇竹影有声画

雨打梅花无字诗

这副对联我百看不厌,常常站在门前盯着它品味一番。

就这样,春联越来越融入了我的童年生活。每逢春节,我就跑遍全村,到大街小巷去抄录、搜集我喜欢的对联。每遇佳对,便如获珍宝。

现在想来,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与儿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是大有关系的。

〔选自《阅读》(中年级版)2019年第2期,略有改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和对联有关的故事。根据作者对对联了解的深入与兴趣的提升,文章可大致分为“初识对联”“品读对联”“写对联、抄对联”三个部分。文章首尾呼应,语言通俗易懂,作者感慨对联给自己写作带来的帮助,而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作者列举的几副对联,了解对联的寓意以及写作特点。文中既有“对联”又有“春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联是指写在纸上、布上或是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句,而春联单指春节时贴的对联。

本栏目插图:庄慧慧

猜你喜欢

春联寓意对联
美好寓意品芝麻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新春联
新春联
模仿老鹰的乌鸦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