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标志保护探讨泸州市道地药材的品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3-06-19黄倩倩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蔺合江泸州市

黄倩倩 余 昕 胡 美 陈 杨 康 琪

(1.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7;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道地药材”指的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技术成熟,品质优良,疗效上乘,且产量相对较大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一类中药材, 其以临床疗效为最关键方面[1]。 地理标志是用以标识具有特定质量、信誉等特征的来自特定地域的某商品或服务地理来源的证明性标志[2]。 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称,其特定质量、信誉与地域性密切相关,这与地理标志的保护目的切合。 四川省素有“中药之库”的美誉[3],川产道地药材更是蜚声国内外。 泸州市作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该市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中药道地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以产业化、规范化为特色的中药现代农业,建设中医药强市[4]的要求。 然而,当前泸州市道地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及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情况尚不明晰。 鉴于此,本文作者将系统梳理泸州市辖区内道地中药材品种概况、 分布特征及泸州地区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针对当前现状问题给出发展改善建议, 以期厘清泸州市道地中药材发展优势及短板, 推进泸州市中药材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泸州市建成中医药强市的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1 泸州市道地药材品种概况

泸州市作为四川省辖地级市, 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自然资源环境优渥,孕育了赶黄草、金钗石斛、 枳壳、 佛手等近数十种中药材道地资源[5]。《四川道地中药材志》记载,川产道地药材适宜区处于泸州市辖区范围内的品种有14 个品种,包括川木通、川楝子、石菖蒲、石斛、仙茅、吴茱萸、佛手、金钱草、金银花、鱼腥草、栀子、厚朴、黄柏、续断。 其中,石斛、吴茱萸、佛手、栀子4 个品种以泸州为最适宜的种植区[6]。 《中华道地药材》中道地产区处于泸州市辖区的道地药材品种为川楝子、狗脊、荔枝核、天冬、佛手、龙眼肉、青果、香橼、栀子、厚朴、川木通、黄柏、沙苑子和补骨脂,共14 个品种[7]。 2019 年,四川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 《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8],明确将泸州市列为四大产区中的盆地边缘山地药材生产区,且该规划披露的四川省道地药材名录中属于泸州市辖区种植的道地药材品种数为17 个, 包括百合、陈皮、川续断、佛手、赶黄草、黄精、金银花、灵芝、前胡、石斛、天麻、天门冬、吴茱萸、泽泻、重楼、枳壳、栀子,泸州市的适宜品种有百合、白芷、佛手、赶黄草、黄精、山银花、灵芝、石斛、天麻、天门冬、吴茱萸、泽泻、重楼、枳壳、栀子等15 种[5]。

2 泸州市辖区道地药材分布特征

泸州市辖区内包含3 区4 县, 即江阳区、 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为全面了解泸州市各区县的道地药材分布特征,参考《四川道地中药材志》《中华道地药材》及《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及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种植范围处于泸州市辖区范围内种植的道地药材品种分布情况详见表1。 经统计发现,泸州地区的道地药材资源分布十分广泛,除金银花、补骨脂、佛手等仅在特定区域适宜种植外, 其余道地中药材品种不仅局限于某一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川楝子和狗脊2 个道地药材品种未查询到具体产区, 因此假定此2 个品种在泸州各区县均有分布。从图1 的数量统计可以看出,泸州市辖区内3 区4 县中,古蔺、叙永和合江、泸县4 县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道地药材品种数排名靠前,此四县道地药材品种数为30 个,占总品种数的88%;独有品种较多,此4 县独有品种数为14 个,占总区县独有品种数的93%。纳溪区、江阳区、龙马潭区人口较为集中,且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其中龙马潭区森林覆盖率仅14.1%[9]; 行政区划面积相对较小, 此3 区总面积仅为4 县总面积的20%[10-13],因此其辖区内道地药材品种数排名较为靠后, 品种数仅有4 个,占总品种数的12%。

图1 泸州市3 区4 县道地药材分布数量汇总

表1 泸州市3 区4 县道地药材分布特点概况

3 泸州市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分别以泸州市辖区内种植的34 个品种及其相应同义词为关键词,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s://www.cnipa.gov.cn/)地理标志网进行人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22 年9 月。 截至目前公开的所有地理标志产品目录主要包括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原质监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 其中,由原质检总局批准进行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只收录部分内容,因此还需要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 各大政府网站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对泸州市2005 年及之前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进行补充检索。

3.2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显示,截至2022 年9 月,仅4 个泸州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纳入本研究范围,分别为“古蔺肝苏”“合江金钗石斛”“张坝桂圆”“合江荔枝”,均为药食两用产品。 在地理标志推广应用方面,检索过程中发现,除“合江荔枝”外,其余三项地理标志产品尚没有企业申请使用。 而“合江荔枝”专用标志的使用者较多,主要包括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的各大农庄、专业合作社及产业协会等, 主要从事与荔枝有关的果树种植、水果销售加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 此外,在地理标志网公开的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中, 泸州产道地药材品种有4 个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地理标志产品“古蔺肝苏”(赶黄草)的核准范围为古蔺县现辖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的核准范围为张坝景区办事处、茜草街道办事处、黄舣镇、泰安镇、弥陀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产品“张坝桂圆”的核准范围为合江县合江镇、佛荫镇等27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产品“合江荔枝”的核准范围为合江县合江镇、密溪乡等20 个乡镇境内海拔300 m 以上的山林地。 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泸州产道地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情况

4 泸州市道地中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存在的问题

泸州市道地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辖区范围内的道地中药材共计34 种,其中石斛、吴茱萸、佛手、栀子、 续断和赶黄草6 个品种是泸州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 泸州市不仅是川产道地药材道地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四川省内最早对道地中药材品种采取地理标志保护的市州之一。 早在2003 年,泸州市就申请“古蔺肝苏”(赶黄草)的地理标志保护,并通过监管部门批准,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而后,泸州市“合江金钗石斛”“张坝桂圆”和“合江荔枝”等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获批。 但是,经过系统梳理泸州市目前道地中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后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4.1 道地中药材品种的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少, 尚未形成产业化、规范化的特色中药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近十余年来, 虽然泸州市辖区内的道地药材品种发生了部分的变化,但石斛(合江、叙永、泸县)、吴茱萸(古蔺、叙永)、佛手(合江)、栀子(纳溪、古蔺、合江、叙永)及续断(古蔺、叙永)、赶黄草(古蔺、泸县、叙永)6 个品种,历来都是以泸州地区作为道地产区,因此, 这些品种应当是泸州特色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重点。 研究发现, 泸州特色道地中药材中仅“古蔺赶黄草”和“合江金钗石斛”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佛手、栀子、吴茱萸及续断4 个品种都尚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此外,虽然在《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明确支持泸州市的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的开发, 但其种植规划面积较小,赶黄草(2 万亩)、石斛(6 万亩)、佛手(4 万亩)、栀子(6 万亩)、吴茱萸(1 万亩)及续断(0.2 万亩)远低于金银花(30 万亩)、川芎(16 万亩)、黄连(20 万亩)等其他区域的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 可见,泸州市对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地中药材资源利用尚不充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较窄,且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少,缺乏全方位的针对其自身特色道地药材品种的开发与保护规划。

4.2 道地中药材品种的发展定位尚不清晰, 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较为缺乏

从文献统计结果可见, 泸州市辖区内道地药材品种较为丰富, 但其辖区内的品种分布情况具有差异特色。 具体而言,古蔺、合江、叙永、泸县4 县的道地药材品种数较多,为道地中药材资源发展重点县,每县道地药材品种各有独特优势, 均属于泸州市宝贵的道地中药材资源。 其中,叙永县独有品种较少,且《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中也未将叙永县列为中药材种植重点县, 本文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叙永县尚未定位自身道地药材资源特色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4 县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分布广不集中,这与当地对道地中药材品种的发展定位模糊, 尚未形成指导性的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有关。 此外,对道地中药材实施保护,鼓励当地优质中药材生产者规模化、 规范化持续发展,才是区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但是,通过检索结果可知, 泸州市的特色道地药材品种中仅“合江荔枝”和“张坝桂圆”2 个品种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桂圆和荔枝多用作新鲜农产品及水果,相关使用者对其定位也以果树种植和水果销售加工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尚未体现传统药用特色。

5 泸州市道地中药材品种的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发展对策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 年2 月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在地理标志保护机制下做好道地药材标志保护和运用。 地理标志保护是道地药材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 利用地理标志对泸州市道地中药材进行法律保护, 可以有效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1 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对泸州市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而言, 当地政府首先应加快佛手、栀子、吴茱萸及续断4 个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的地理标志申请, 争取做到地理标志对特色道地中药材保护的全覆盖。 申请获取保护只是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良性发展的第一步。 获得保护的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标识作用并带来“优质优价”的经济利益,才是地理标志制度运用于道地中药材保护的关键所在。 然而,从上述分析可知, 在获得保护的4 个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仅“合江荔枝”被当地从事与荔枝有关的果树种植和水果销售加工为主的企业使用。 因此,当地相关部门还应当重视本地区特色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使用,可采取一定激励措施,如与扶贫政策等结合, 促进道地中药材生产者积极使用地理标志产品。 最后,当地政府还应优化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品布局,依据气候资源、立地条件、产业发展条件等区域特点,选取有较大产业规模,较高年销售额或出口额的产品作为龙头产品, 引导资源要素向龙头产品的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5.2 其他非特色但具有发展潜力的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泸州市辖区内的品种分布具有差异, 古蔺、合江、叙永和泸县的道地药材品种数较多,且均属于非特色道地中药材资源, 为道地中药材资源发展重点县。 就上述区域的非特色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如下:①疏理道地药材资源真实情况,并结合实地调研, 整理当地道地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加工的经验,重点针对古蔺、合江、叙永和泸县,制定落地的中药材发展规划;②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 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带动当地农户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推进道地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打造区域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品牌, 助力泸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古蔺合江泸州市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古蔺县云贵高原中蜂保护区(省级)的建立情况
泸州市人民医院
腾飞吧,合江
泸州市人民医院
定制服务泸州银行助“古蔺麻辣鸡”拓展市场
古蔺花灯
合江
——我可爱的家乡
古蔺农商银行发放扶贫贷款354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