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振洁:遨游在“刻瓷”的大千世界

2023-06-17刘娜

科学导报 2023年37期
关键词:刻瓷技艺艺术

刘娜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苗振洁,在一凿一刻间将一幅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刻瓷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近日,记者走进苗振洁瓷刻工作室聆听那些关于瓷器与文化交织的声音回响。

“这是一组太原旧街景的作品。”在工作室陈列台上,有一组刻在不规则瓷片上的作品。民国建筑风格的楼房、太原古县城德化门、民间小宅院门楼、老旧的厂房,这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小街巷和建筑定格于“残损”的瓷片上,增加了岁月的沧桑感,让人们从方寸间觅得丝丝乡愁。

“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器上进行雕刻,人物、山水、花草、百兽等凡是能着于笔墨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呈现出‘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苗振洁向记者介绍道。

工作室还陈列着一组王家峰北齐墓壁画“复原”作品,饱满的人物表情、鲜艳的服饰色彩、宏大的场景,在苗振洁的刻刀下,壁画在小小的瓷盘上生动再现。在这组作品中,苗振洁首次尝试运用“疏体”画风格,在高度還原原作的基础上,艺术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作品看起来是画,用手触摸才发现每一条线都是一刻刀,刀刀神韵。

谈及刻瓷,苗振洁滔滔不绝。她说刻瓷是从皇宫走到民间的一个绝活,技艺流程十分讲究,由选瓷、打稿、雕刻、勾描轮廓颜色、研磨、着色、封瓷等工序构成,并综合运用钻刀法、双勾法、刮刀法等多种刀法,表现画面的明暗、远近等透视效果,从而达到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的意境。

“每个刻瓷作品不管大小,都是纯手工技艺,虽然没有书法绘画等艺术普遍,但刻瓷工艺有自己的优势,件件都是孤品,不可复制,刻瓷作品更能得到永久保存,不管经过多长时间,都不会有丝毫褪色。”苗振洁说。

一个方形瓷板上,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肖像栩栩如生。苗振洁介绍,这幅作品在中国第二届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并多次参加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展。2022年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扬州)上,她的作品《山西名胜古迹系列刻瓷作品》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铜奖。二十余年间,她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山西刻瓷工艺界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先后荣获“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被选拔进入“拔尖骨干人才”“四个一批人才”行列。

17岁拜师学艺开始,如今已走过25年的刻瓷生涯。曾经的一个瞬间,就让苗振洁迷上了刻瓷,是缘,是机遇,也是坚守。

苗振洁的手因为长期拿刀满是伤痕,磨出的水泡像针扎一样疼,有时几天都拿不起刀,但她咬牙硬是坚持下来。苗振洁说,“要想把瓷刻艺术做到极致,不仅要有扎实的工笔画功底,还要在书法上有造诣。刻瓷不像绘画一样可以修改,讲究耐心、眼力、精力、手力精妙配合,多一分瓷盘碎裂,少一分没有效果。”坚持也许正是这门技艺传承下来的精神意义。

从少年刻到中年,现如今苗振洁更多是关于传承的思考:如何将这门手艺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能让传统刻瓷更好地传承下去,她选在太原聋哑学校授课,苗振洁说:“孩子们虽然听力受到限制,但刻瓷不受听力影响,很适合他们学习。而且,特殊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每一次机会,都会让他们的人生多一份温暖和保障。”

2023年已经是苗振洁在聋人学校开课的第六年,有100多名学生追随她迈入刻瓷创作领域,拥有了一项属于自己的技能。

潜心创作和教学之余,苗振洁还经常参与公益活动,走进山西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开展爱心助教活动;在青海“帐篷学校”执教,为孩子们传授技艺,支持民族美育教育事业发展;定期开办艺术沙龙,免费教孩子们学习刻瓷……她说,刻瓷仍是相对小众的工艺技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刻瓷、学习刻瓷,让刻瓷工艺拥有更多的受众并不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刻瓷技艺艺术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刻瓷艺术浅谈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纸的艺术
民间工艺介绍(二十三)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