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性球囊联合冠状动脉导丝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临床价值

2023-06-15常宇锋郭云飞朱宏旭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球囊

常宇锋,郭云飞,朱宏旭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北京 10008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60 例,其中男40 例,女20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 F指引导管行急诊介入治疗,指引导管不能顺利通过桡动脉痉挛部位。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胸痛持续30 min以上,不能缓解;发病时限在12 h之内;心电图示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2 mm;冠脉造影提示罪犯血管100%闭塞;年龄大于18 岁且小于80 岁。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患者。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冠脉介入完成时间、穿刺成功率及前臂血肿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家族史)、病变部位、病变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完成介入手术时间和射线暴露时间比较

两组完成介入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完成介入术相关时间比较 单位:min

2.3 两组前臂血肿和指引导管顺利通过桡动脉痉挛情况比较

A组与B组前臂血肿比例分别为3.3%(1/30)和20.0%(6/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A组和B组入路指引导管顺利通过桡动脉痉挛段的占比分别为100.0%(30/30)和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0,P<0.001)。

3 讨 论

随着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急性心肌梗死认识度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伤口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我国急诊冠脉介入的最主要入路。但因桡动脉本身特点,在行冠脉造影后,因造影导管反复推送及患者精神紧张等原因,桡动脉容易出现痉挛,导致推送比造影导管直径粗的指引导管较为困难[4-5]。国外Patel等[6]通过球囊辅助技术(BAT)来克服上述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顺应性球囊联合冠脉导丝,分析应对急诊介入治疗中出现桡动脉痉挛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更多研究报道了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中,当出现桡动脉痉挛时及时给予顺应性球囊联合冠脉导丝,可使指引导管顺利通过痉挛部位,完成后续治疗[7-9]。近几年,随着此项技术不断地被介入术者采纳,绝大部分桡动脉痉挛时均可经桡动脉介入入路并顺利完成手术[10-13]。总而言之,此项技术安全可靠,能够帮助术者顺利完善后续介入相关处理,同时减少患者痛苦。

猜你喜欢

桡动脉痉挛球囊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