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应用于肺结核咯血病人的效果观察

2023-06-14卫江鸽褚建华崔苗苗

循证护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负性肺结核预警

卫江鸽,褚建华,崔苗苗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214000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造成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提升,使得大量细胞经毛细血管壁外渗至肺泡内,且与痰液混合,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痰液内带血及血染痰[1-2]。咳血是肺结核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其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等,若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抢救,会严重威胁生命[3]。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约1/4的护理人员会由于对病人异常生理改变反应不及时或未能及时通知医师,因而造成有效干预时间推迟1~3 h[4]。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病人病情变化的判断力,以采取及时预防和干预措施,改善或稳定病人病情具有重要意义[5]。改良预警评分最早是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评分模式,其是对病人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水平进行评分,从而分析病人的严重性及潜在危险性,旨在为早期预防和干预疾病提供依据[6-7]。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病人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对比常规抢救流程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病人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将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病人56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43.75±9.92)岁;病程(17.02±6.03)个月。将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的病人64例纳入研究组,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44.02±10.01)岁;病程(16.89±6.1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肺部CT、X线片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存在咯血症状;具有正常沟通能力;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入院前发生肺部感染;治疗依从性差;既往精神病史;既往嗜烟、酗酒史。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干预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即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采集病史,并实施护理体检,住院后行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健康宣教、药物治疗、病情观察等,对于出现病情变化者及时告知临床医师以作出相应治疗和干预。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常规评估基础上,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评估,该量表共分为5个指标,根据参数表获得单项分值,最终相加获得总分,总分越高则病情越重,越需要给予优先处理,依据病人不同得分给予相应处理措施,评分标准见表1。病人抢救流程:①病情观察。干预人员对病人是否存在口唇发绀、精神疲倦、胸闷、咳血等症状进行判断,并询问其有无咳血史、肺部空洞史。②病情评估。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病人实施第一次评估,对评分在5分及以上者,且存在少量咯血、痰中带血者,告知其立即卧床休息,用冰袋置于其患侧胸部,根据其病情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止血并扩充血容量。然后每小时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直至其评分降至5分以下。③床旁急救物品。包括心电监护仪器、抢救车、呼吸机、无菌手套、电动吸引器、导管包等。④初步处理。干预人员安抚病人,缓解其紧张等负性情绪,对大咯血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并告知医师。对清醒者保持头高足低俯卧位,干预人员轻拍病人背部使其咳出血块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对昏迷者保持头低脚高位,并使其头偏向一侧,使用电动吸引器进行吸引,确保其呼吸道通畅。⑤配合抢救。干预人员继续对病人情绪安抚,并记录相关抢救流程。⑥健康宣教。嘱咐病人及其家属在咯血期间卧床时避免胸部盖过厚的被子、不洗过热的热水澡,饮食避免过热食物,尽可能避免过度紧张、恐惧情绪;咳血停止后不过早下床活动,避免咳痰、打喷嚏等。日常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肺结核咯血抢救流程

表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标准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咯血先兆发现率。抢救成功指病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抢救时间指病人开始抢救至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咯血先兆率=发现咯血先兆症状例数/实际咯血发生例数×100%。②观察并记录两组咯血停止时间、咯血频率、住院天数情况。③并发症:统计两组抢救期间并发症情况,包含吸入性肺炎、休克、窒息、肺不张等。④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SAS、SDS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SAS量表标准分50分为存在焦虑,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SDS量表标准分53分为存在抑郁,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8-9]。⑤满意度:出院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共7个条目,每个条目1~10分,评分越高则病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咯血先兆发现率

研究组64例中有62例抢救成功,占96.88%,对照组56例中有46例抢救成功,占82.14%;(χ2=7.202,P=0.007)。研究组发现27例有咯血先兆症状,发现率42.19%;对照组发现12例有咯血先兆症状,发现率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15)。研究组抢救时间为(62.09±8.28)min,短于对照组的(74.48±8.94)min(t=-7.879,P<0.001)。

2.2 咯血停止时间、咯血频率、住院天数(见表2)

表2 两组咯血停止时间、咯血频率、住院天数比较

2.3 负性情绪(见表3)

表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位:分

2.4 并发症(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2.5 满意度(见表5)

表5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可提升抢救效果,促进机体恢复

本研究观察到,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咯血停止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肺结核咯血病人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可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促进病人机体尽快恢复。分析原因主要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实际操作简单,干预人员通过在床边对病人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评估以明确病人病情,并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告知医师以做出相关干预[10-11]。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5分为鉴别病人病情严重度的最佳临界点,且分数在5分及以上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概率较高,存在潜在危重病风险,而当分数在9分及以上时其危险性显著增加[12-13]。因此,对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5分及以上者实施有效标准化抢救流程可尽早发现咯血先兆等,进而提高抢救效率,改善病人预后,促进机体尽快恢复[14-15]。

3.2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可缓解病人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观察到,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咯血作为肺结核病人高发症状,病人在精神刺激、便秘、过度劳累、严重感染等多种情况下可出现咯血[16-17]。通过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为干预人员提供判断肺结核咯血潜在风险的标准,并采取及时有效措施,避免病情恶化,从而改善病人恐惧、焦虑等多种负性情绪[18]。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原因主要为,该措施通过制定系统化、标准化抢救流程,对吸入性肺炎、休克等潜在发生风险进行预防和处理;提升干预人员评估病人病情的准确性,因而能够实施针对性治疗;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提升干预人员的判断能力、决策力及对病人疾病的整体观念,利于尽快对病人实施有效预防针对性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9-20]。

3.3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可提升病人满意度

本研究观察到,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分析原因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不仅操作简便,且能够对病人病情严重度进行准确评估,为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有效预警支持,并通过建立标准化抢救流程,帮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效果,为病人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因此病人满意度较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应用于肺结核咯血病人,可提早发现咯血先兆情况,提高抢救效果,改善咯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性肺结核预警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