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2023-06-14文德

新传奇 2023年20期
关键词:郑成功

反清复明失败后,部分天地会(即洪门)成员前往海外发展,并在美国成立了致公堂。1925年,洪门成立中国致公党。1949年,致公党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1644年,在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不久,吴三桂就投降清廷,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之后,清军以不可抵挡之势涤荡了整个华夏大地,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制造了嘉定三屠、大同之屠等大屠杀事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支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开始发展起来。

天地会的兴起

后世学者考证认为,天地会是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为收复中原而建立的地下组织洪门中的一支,以“汉留”为代号。当时,跟随殷洪盛(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幕僚)一起抵抗清兵的将领,又转随郑成功入洪门。殷洪盛化名盛洪殷(又叫盛洪英),伪装为“天祐庵洪英”禅师,广招反清义士,听候台湾参军陈永华(化名陈近南)的命令。

据记载,该组织以“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简称“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复明,故称“天地会”。天地会为活动方便,在外多自称为“洪门”。

民主革命家陶成章在《教会源流考》中记述:“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涂炭,又结秘密团体,以求光复祖国,而洪门之会设也。何谓洪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取以为名……始倡者为郑成功,继述而修整之者,则陈近南也。”

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降清廷。自此,反清复明的事业走到了尽头,而天地会作为反清复明事业的直接产物,却在清朝社会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成立中国致公党

1786年1月,因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取缔天地会,逮捕当地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的叔叔伯伯,林爽文遂率军劫狱反抗,响应人数号称有50万人。1月18日,林爽文率军攻下彰化,杀孙景燧等人,进驻彰化县。闽浙总督闻变,急派福州将军恒瑞、福建水师提督和福建陆路提督率清军4000人征台,双方形成拉锯战。之后,清廷又调集浙江、广东清军一万多人渡台,随后又增加7000人,双方在台湾府城对峙。1788年2月10日,林爽文战败被生擒处死。天地会在遭受此次失败打击后,其领导权逐渐转移至大陆各派,同时行踪更加隐秘。

这一时期,天地会的组织也越发严密。传统天地会有大哥与师傅(军师)两种称谓,发起人为大哥,熟悉仪式者为师傅。随着发展,组织内部产生了三个主要的职务,分别是象征权力的“棍”、谋略的“扇”以及行动的“鞋”。其中,“洪棍”(红棍)是统帅、炉主、总理大哥,负责开台以及主持一切事务;“纸扇”是军师、师傅、书房主,掌兵权、管钱粮;“草鞋”则是领兵将军、头目,具备文韬武略特质,负责传递情报、命令和执行任务。同时,天地会通过创立新的组织或者吸收已有的民间组织,逐渐形成了青帮、洪门与白莲教三大主力。

1850年,当洪秀全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时,天地会也抓住时机,起义接连不断。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天地会领袖陈开在广东起事。咸丰六年(1856年),陈开等人在广西建立大成国,改元“洪德”,自称“镇南王”,后又改称“平浔王”,其余各部首领分别称“平靖王”“平东王”“平西王”“平北王”,王以下称公、侯、元帅、司马等。各王分头前往各地扩充势力。然而,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天地会随即再次转入秘密角落。

到了清末,天地会逐渐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力进行接触。1848年,在美洪门弟子成立洪顺堂,1898年改名为致公堂,其主要职责是维系铁路工人及淘金业矿工的谋生权益。随着组织迅速扩大,发展到南北美洲各大城市都有分堂。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宣传革命思想,但此时的他已经是清廷要犯,所以无人敢接触。当时,美国旧金山致公总堂盟长黄三德与孙中山的大哥孙眉是故交好友,鉴于孙中山的反清志向与洪门的宗旨相同,便给檀香山“国安会馆”的钟水养修书,由其作为保人,推荐孙中山入门,破格成为“洪棍”。

1925年10月10日,在旧金山召开的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炯明为党的总理。1948年5月,致公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致公党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一部分转向海外,曾建立了“兰芳共和国”

在反清复明过程中,也有一部分天地会成员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中国,前往海外发展。在这一时期,东南亚的各个苏丹国都有招揽大量华工来南洋挖掘矿产的传统,所以大量的天地会成员便随着这股人流来到了东南亚。

当时的华人在东南亚人生地不熟,所以经常会受到外人的欺负。因此,当地有华人社团从广东招请团练,来南洋担当类似保镖或佣兵的角色,逐渐形成所谓“公司”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旧金山支部發起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府秘书温雄飞在《南洋华侨通史》中记载:“清统治时期,天地会潜伏民间,郑成功、朱一贵与林爽文据台湾之事,尤为地方所津津乐道,罗芳伯因此‘振臂愤然:‘大丈夫安能日处异族威淫之下,局促如辕下驹哉。行当浮海外洋,觅一片干净土,为我汉族男儿吐气也。”于是,广东省嘉应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便率领上百名族人下南洋,加入了天地会,从事反清复明。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罗芳伯和十几位亲朋结伴登上远航的帆船,在海上漂泊了40多天,来到了坤甸。他以采金和教书为业,颇得当地华侨敬重。之后,他联合众人创立了兰芳公司,并向附近的公司呼吁结成联盟,来共同御侮。1777年,罗芳伯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或称“兰芳共和国”(详见本刊2023年第16期32版)。

梁启超在《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也提到了罗芳伯,他所称呼的八大伟人之一就是罗芳伯,但并未称兰芳政权为“共和国”,只说“自立国家,择其长老者称为公司”,称罗芳伯为“坤甸国王”“族党头目,如土酋”。

(春之暖荐自《国家人文历史》 文德/文)

猜你喜欢

郑成功
学郑成功 我真成功
郑成功:都是儿子毁了我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的情报工作
浅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成功之道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