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话剧艺术的舞台呈现

2023-06-12陈兴宇

剧作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话剧

陈兴宇

摘 要:话剧是一种经典的戏剧形式,由编剧撰写剧本,经导演二度创作,对舞台布景、服装、灯光、音响进行统筹调度安排,营造出完整的舞台演出环境,演员在体验剧情和人物内心活动后,在舞台上用专业的表演技巧进行演绎。编剧、导演、表演是话剧艺术创作的灵魂,共同凝神聚力打造出完美的作品,最终呈现在舞台之上。

关键词:话剧;剧情;舞台呈现

一、缜密思维支撑的剧本创作为舞台呈现打好基础

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从编剧那里开始。编剧从基础的创作意图出发,定位了剧作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确定主题,设立环境,通过建立剧中人物之间意志、行为、性格等方面的戏剧冲突,抒发人物情感。

编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剧情中将剧本回归话剧艺术本体,将文学性与戏剧性融合统一。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元素,戏剧来源于生活,因此观众在观看优秀话剧作品时会有亲切感,产生共鸣。剧作把人物个性、人物情感和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遭遇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梦想和现实、个人和集体的驳难中,折射出角色生命的精神高度。

哈尔滨话剧院的原创话剧《坦先生》融现实与历史为一体,将刘永坦院士顶住重重压力、克服困难研制中国新体制雷达,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和事业的故事展现给了大家。

该剧剧本尊重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统一,以写实风格为纲领,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充分尊重事实。在宏观上,始终把人物放在历史大背景上;在微观上,对人物内心深层次进行剖示,多角度讲述人物故事,传达历史和时代的真实气息,反映人物本质精神。真切自然,真情实感,不虚张声势、不哗众取宠,给刘永坦院士科技报国的主题予以最朴素的诠释,让这个时代的楷模人物可触可感可叹可学。该剧拥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反思意识。从审美层面切入,从人物切入,找到了与当代观众的共情点,用独有的视角,描述了刘院士引导研发团队,克服千難万苦完成使命的故事。作品的写实性尤为突出,与“主旋律”紧密相连,在精神意志层面,有回顾,有沉思,与受众真情互动。该剧的戏剧冲突为戏剧情境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进而剧情在戏剧框架中合理地展开。编剧成功建立了剧中人物性格之间的反差,充分利用巧合与矛盾,使剧中有剧,戏中有戏。通过不同性格的人的情感碰撞,推动故事进程,使观众在紧张的剧情氛围中,与角色同悲同喜。可以看出,在剧中每一个情节转折点,人物之间的对立与矛盾都得到了强化。戏剧冲突与人物意志之间的关系也突出表现了剧作的艺术性。台词在话剧中有着推进剧情发展、突出角色性格的作用,而塑造的人物能够感动观众,体现出了话剧演员的基本台词功底。该剧的人物语言精炼、抒情、诗化,富于哲理,充满个性,弥散着某种诗意,触碰人物的心灵,叙事引发共鸣,把个人的崇高理想提升为家国情怀的美学层面。该剧作有效地实现了间离空间和情感线索的外化,充分反映地域特点、年代特点与人物的内心情感、思想发展。虚实并重,大开大合,充满诗意,深度加强了艺术表现力,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接轨。同时,也适时地提出了我国教育与科研队伍中带有的普遍性问题,如只重资历,不重能力,只讲理论,不重应用等等,从侧面反映出刘永坦和其团队成员的学术人格与报国情怀。

该剧在发扬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多种艺术手法,如不同时空对话、“倒插笔”、虚实相生等。舞美简练、集中、画龙点睛。舞台表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必要时人物可随意跳进跳出。这部剧的布景投映手段,勇于创新,吸收引入了戏曲、影视的艺术元素。贝多芬的《英雄进行曲》贯穿全剧,用来渲染人物情感,岳飞的《满江红》则激发了角色的坚强斗志。透过保守派的坚决反对,衬托出主角知难而上的精神。以夫妻间的互动,表现出的人物情感,更是丰富和拓宽了艺术表现力与艺术张力。

二、导演踏实的二度创作推进舞台呈现

导演熟知剧本内容后,开始二度创作,深入挖掘剧本中的精髓,并与编剧研讨商议,依据时代的特点、话剧受众群体的审美,探析剧本的主题,构思人物背景和人物关系。导演在舞台环节工作中,了解舞台内外部结构,精准把控情节阐释、角色的选派、排练调度等。导演引导演员按照剧本的内容来演绎角色,并对每个动作进行诠释,精益求精地塑造人物形象,完美地完成表演。总之,准确了解舞台上的各个环节,并掌握处理舞台突发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个话剧导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和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以精巧的叙事结构,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诗意的台词,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歌颂祖国、赞美英雄的创作主题。该剧具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1984年,姜家修师长翻开了战友杜峥嵘寄来的1964年的工程日志。这本日志记录了在大兴安岭的极寒地带,铁道兵牺牲自己,将钢轨修筑完好,保证了木材顺利运输的感人故事。在冰与火的战斗中,姜家修与杜峥嵘的爱情开始生长。为了抢工期,杜峥嵘牺牲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最终没能再见到自己的入党介绍人,也离开了相爱的人。而在新岗位上,他们继续发扬革命精神,拼搏进取,将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传承了下去。军人们爱岗敬业、不怕牺牲的精神,继往开来,全方位贯彻于大兴安岭生活与建设的始终。

该剧巧妙地整合了历史时空并将其作为剧情逻辑,灵活的叙事方式,构建了自由的情境,却使剧情依旧紧凑。导演从案头工作出发,逐步分解剧本,掌控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协助演员融入故事脉络,让演员实实在在体验角色的情绪和状态,使角色有血肉、有灵魂,完美地诞生于规定情境之中。该剧导演在接合舞台配乐方面也独具匠心,序曲、前奏曲和间奏曲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配乐完全符合人物塑造和人物台词,促进了剧情的发展,并深度强化了话剧舞台的主题效果。人物的定位非常有层次感,人物情感抒发有足够的空间,特殊的戏剧情境让该剧形散而神聚。该剧导演在创作中,充分解读剧情,合理掌控了舞台节奏,配合灯光技术、音响效果,合理利用舞台空间,高度还原了当年严苛的自然环境,构建了较为尊重历史事实的舞台。演出中,部分场景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进行舞台环境渲染,使时空跳跃、交错,现实与虚拟相融合,而剧中的人物隔空互动,让历史和现实能够形成对照。舞台表演的感染力也得到了强化,将舞台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

三、演员精益求精的表演完成舞台呈现

话剧演员利用台词和肢体语言,深度把握剧情的发展和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将剧作要表述的精神内涵演绎于舞台之上。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戏剧创作的核心,它关乎着一部剧作的成败。而人物形象的塑造重在行动,表演就是演员通过舞台行动,将剧本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过程。观众通过演员的语言、行动、情绪等,对剧情进行体验,并理解深层的戏剧意义。演员把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思考到位,才能确保后面的演出情感到位。角色的创造出于戏剧的真实性,而台词在最初还只是文字,每一句台词都要依靠演员精细打磨之后才能准确地表达于舞台。突出角色的个性对人物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编剧反复打磨出来的台词将角色的个性自然地展示了出来,演员如能准确把握台词的感染力,就能深刻理解立体的角色构造,进而自然而然地走入角色的心灵。

大庆话剧团的话剧《远航》是一部引领我们深思和探索的现实主义作品。它通过描绘、剖析一群在临终关怀医院里即将面临死亡的病人的生活,去思考、探索了在“死亡”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面前,人们究竟应该怀着怎样的思想来面对临死之前的种种恐惧和痛苦,通过其中人性真实的流露,作者引领我们去探索应该怎样勇敢地选择面对死亡最有尊严、最有价值的方式。该剧通过发生在“特护中心”的生与死、爱与恨、悲与喜、救死扶伤与临终慰藉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善良,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悲壮的故事,失恋的女孩萧纹来到临终关怀医院做护工,见证了心脑血管科的梅医生舍弃公职,献身于临终关怀医院,鞠躬尽瘁,用医术和爱心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了却今生的遗憾,让他们能安详地迎接生命最后时刻的动人事迹。梅医生抚养、帮助孤儿陶亮,帮助癌症晚期患者老董解开生死恩怨、爱恨情仇的纠葛,为帮助身患尿毒症,无钱医治的十二岁男孩小天,卖房借款,为萧纹与癌症晚期患者武峰营造爱的旅行,使之在生命的终端毫无遗憾地带着爱扬帆起航。全剧的结构是片段的、散文式的,且充满诗意的、跳跃的。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在心灵现实主义的表演基础上,演员诗意的独白,对人物思想深处的思考等内心活动都成为该剧的独特之处。在舞美设计上,以局部写实和整体写意来刻画人性化的“特服中心”环境。借鉴真实医院和养老院的生活场景,在舞台上将这几个写实的生活场景进行诗意的组合,并进行概括和空间的调整,突出整个作品,体现写实但又充满思辨的内容。氛围灯光的营造也将这些写意的手法进行刻画和概括,对空间加以利用和突出,从而完成时间上的跳跃和剪接。话剧《远航》以临终关怀医院为背景,以女孩萧纹的视角,讲述了爱和死亡的故事,探寻了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更是一个爱的故事,在临终关怀医院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让观众和剧中人物一起,体验了人们在“等待”中“清理和完成”自己的過程。

对于演员来说,情感是角色的核心。有血肉、有灵魂的形象能让观众体会到演员表演的艺术张力。该剧为我们塑造了梅医生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他为每一个生命即将终结的人付出无私的爱与关怀,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普通医院,医患关系为利益共同体,以病人的痊愈为最终目的。但在剧中的“特护中心”,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病人安心地离去,这其实也是个悲伤但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死亡!在死神面前,人是那么无助且充满愤怒,而在等待死亡来临的过程中,人对于自己过往的生命历程会有所思索和拷问,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是无法隐藏自己的,是赤裸裸的!这部话剧的构思和创意面临的挑战也使得这部戏剧充满了艺术张力。演员在剧中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把自己对角色的内在体验融入到表演之中。为了能够将舞台上的表演更上一层楼,该剧的主要演员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将情感逐层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情感的递进,使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性在该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演员们对剧本中的角色进行再创造,增强了角色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带动了观众情绪,成功引导观众对剧作的精神内涵产生情感反应,实现了完美的共情互动。在结尾高潮部分,演员将情绪表达到了最高点,实现了沉浸式观演,达到了期待的演出效果,使观众将角色的印象深深铭记于心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岳莹 王巍

猜你喜欢

话剧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代话剧演员文化的生成与演进概述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
西安话剧《我用生命守护你》首都献艺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