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

2023-06-09

全国新书目 2023年1期
关键词:周密秋分赵孟頫

本书以《汉宫春晓图》《鹊华秋色图》等24幅经典中国画为案例,感受二十四节气何以“入画”,又何以“如画”。作者引领读者在中国画里感受大美的天、地、人,释读磅礴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捕捉古代画家们作为一个寻常人的幽微的真性情,解密古代画家植入画作中的人格象征、隐喻以及精神品性,从而读懂古人、读懂古画,也读懂如画的二十四节气。

胡烟

青年作家。作品获冰心散文奖、《广西文学》年度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北京文学》年度散文奖等。

秋分,是赏月时节。找一处野外平坦开阔处,停歇在宽广的草坪,水塘里寂寥地映出月亮的倒影。远山连绵,思绪也随之飞升。人间之美,握在手中。想起宋人谢逸,在既是秋分又是中秋的这一天,写下一首《点绛唇·金气秋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记载:一日,唐玄宗在宫中赏月,道士罗公远邀请他去月宫。公远把拐杖往空中一抛,化为一座银色的桥。唐玄宗走上银桥,一直来到精光夺目、寒气逼人的月宫。

昭华管也是一个典故,葛洪《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刚进咸阳宫时看到了很多宝贝,其中最奇特的就是昭华管。它有二十六个孔,一旦吹响,就能听到车马在山林间行走的声音。一旦停止吹奏,这些车马声也都消失不见了。

秋分,又是引发哲思的时节。中国笔墨中的秋景,最具代表性的是《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将《鹊华秋色图》画给思乡的人。这个人,是才子周密。

南宋著名词人周密祖籍济南。他的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之后,举家客居吴兴。非常遗憾的是周密从未回过故乡,在平日的雅集里,周密常常聽赵孟頫描述济南的绝美风光,眼中满是向往。想起故乡已沦于战火铁蹄之下,暮年途穷,已没有回归的希望,却始终不能忘怀齐鲁后裔的身份,周密在词中写:“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三姝媚(送圣与还越)》)、“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高阳台·寄越中诸友》),深得朋友们共鸣。

元贞元年(1295年)冬某日,赵孟頫心思澄澈,济南风光历历在目,心想何不将它画下来,赠给好友周密呢?于是,便有了《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属于秋天。当时,赵孟頫任满济南路总管府事之后,奉召进京,又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吴兴。彼时,他已经尝到了仕途的艰难,作为在元朝为官的南宋遗民,饱受诟病。精于丹青的他对于这一切都那么敏感和抗拒,他对林泉的向往就像是鱼儿对于回归大海的渴望。但他没有勇气彻底放弃现实中的一切,做一个隐居的艺术家。中年赵孟頫的心境已经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意得志满、春风得意,也不似夏天的葱茏和锐气,而是进入了秋的沉寂和萧散,正如《鹊华秋色图》的意境。

赵孟頫画了两座大山。他将两座山分左右布局,右边尖顶的是华不注山,险峻奇崛;左边圆顶的是鹊山,柔和润秀。两座山位于画面中最远的位置,像是两则青绿山水的寓言,开门见山,讲述不同的两个道理。

画中,中景、近景一片辽阔苍茫。平川洲渚,红树芦荻,几座房舍隐隐而现。树木种类繁多,仔细看去,形态色彩各异。柳树茂盛却开始呈现淡然之态,令人想起清代作家刘鹗在其传世名作《老残游记》中形容济南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派中正敦和。秋天已经铺展开了自己的油画布,杂树中枫叶红的色彩尤其亮眼,时而点缀,标示其季节身份;各色树木红绿相间,枯润相间,树的姿态高低变化,聚散自然,多而不繁,疏朗有致。水乡山色中,渔民们正在劳作,撑篙、扳网,还有一人策杖在田野漫步。远处可见牛群,一切都那么自然、恬静。

北方的秋天舒爽极了。济南这座城市,秋天的氛围确实比江南更浓。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过:“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故都的秋》说的是北京,而济南也有独特的秋韵。我曾在秋季游览济南,千佛山苍林尽染,还有郊区的某不知名的野山,荒凉的寺院周围,植物的颜色丰富极了。柿子树挂满了橙黄的小灯笼,山楂树缀满红果,爬墙虎被秋风吹透,绿、淡黄、鹅黄、橘红、大红,热烈得翻飞起来。

秋分时候,江南还一片深绿。最值得炫耀的是桂花香幽幽传来,时不时突袭着路上的行人。

在赵孟頫画中,济南秋天的景色与家乡湖州截然不同,他也许在刻意区别。回忆济南任上,赵孟頫的官舍在济南东仓,这里与鹊山和华不注山相望。在《趵突泉》一诗中,他曾写道:“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回到当下,当你与《鹊华秋色图》长时间对视,会发现一个奇特之处——大小比例失调。观者以为两座山是在最远处,但与房屋对比之后,发现其更像是中景的两座小土丘,既没有范宽的山的那种巍峨,也没有马远的山的那种凌峭,而是平平淡淡的,像两个翩翩君子,站立不语。房屋与树木相比也没有中近景的区分,赵孟頫将一切,如房屋、树木、劳作的渔樵,统统画成近景。

赵孟頫不是在纪实,而是在用自己高超的画技进行复古。他的创作理论是:“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所以,《鹊华秋色》用笔是古拙的。那些严格按照比例刻画的山水画无疑是精致的,但赵孟頫古拙、稚嫩的手笔更加具有审美意义。经赵孟頫发扬光大的这种不受写实局限,转而向内心情感表达的艺术,为后世文人画开拓了巨大的空间。

猜你喜欢

周密秋分赵孟頫
当闺蜜变成姑嫂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赵孟頫《汉汲黯传》
秋分
照应周密,行文流畅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
夏天的风秋天的雾
梅花绽放 满园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