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创新政策评估可视化分析

2023-06-09蓝莹莹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7期
关键词:政策评估科技

蓝莹莹

摘要:创新政策是支撑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体系,除了创新政策制定外,对创新政策的评估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的创新政策评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变词词检测和时间线等归纳分析,总结出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的总体规律。从而激发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转型升级。

关键词:创新政策;政策评估;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可视化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主体,评估创新政策实施的效果反映了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1963年,OECD率先提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评估研发活动及进行国际比较的方法与标准,界定了创新政策评估的内涵和框架。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展开了创新政策驱动创新实践的活动,通过对政策实施的评估调整政策框架,力求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见,加强创新政策的实施与评估,对国家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关键且深远的意义。

二、创新政策评估概述

创新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分类,最早起源于经济学家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技术性建构视角看,创新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依据合理的标准与框架,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对科技政策的价值及价值实现进行判断和分析(赵峰、张晓丰,2011);从政策全过程视角看,创新政策评估包含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的全过程评估体系,不同阶段的评估标准具有差异(赵莉晓,2014)。当前学术界对创新政策评估的界定主要是基于過程视角展开创新,总体而言,大部分学者对概念的澄清较为模糊,但都认为创新政策评估也符合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主要研究从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的全过程的评估体系(康捷等,2019;刘兰剑等,2020;姚笑秋、刘信,2021),或是从内容、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展开评估(阎东彬等,2021)。基于上述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创新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的概念具有相似性,创新政策评估是指政策主体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通过收集相关的信息,从政策制定至政策实施后全过程包括内容、效果和影响等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判断政策各个环节、阶段是否符合评价标准。

三、文献计量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CNKI的数据库进行文献索引,以“创新政策评估”为关键词做主题检索,为了保证文献的质量,只选择CSSCI期刊文献,为尽可能涵盖全部文献搜索结果,将时间范围全部设置至2022年12月31日。

(二)创新政策评估的文献发文情况

根据CNKI数据库中的可视化分析,创新政策评估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发文量变化图可以找到相关的时间节点,即2010年和2016年,到了2010年出现了小幅度增长,2016年开始发文量有了较大的突破,2023年的预测值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发文量,可见未来创新政策评估领域还会有更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基于上述变化可以将创新政策评估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为初步探索期,发文量较少,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创新政策评估的概念、类型、演进、展望等(徐翔、聂鸣,2005;伍蓓等,2007;刘会武等,2008);2010~2016年为研究兴起期,发文量有较大的波动,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在创新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政策工具的应用等(王再进等,2011;赵良浩等,2013;张永安、耿喆,2015);2016年至今为稳步推进期,文献量保持稳步增长,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有了新的变化(郭丕斌、刘宇民,2019;袁胜军等,2020;周密、胡清元,2022),创新政策评估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见图1)。

(三)创新政策评估的发文作者情况

从发文作者来看,发文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张永安、黄鲁成、俞立平、王燕妮和耿喆,张永安共发表了高质量论文13篇,他的研究贡献在于将更多的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创新政策评估中,如通过建立PMC指数模型评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该论文是张永安有关文献里引用量最多的文章,为创新政策评估量化研究发展贡献了重要研究力量。从发文机构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这些机构常出现合作发文的情况(见图2)。

(四)创新政策评估的学科分布情况

创新政策评估的学科分布总体上呈现了跨学科趋势,学科占比最大的前五位主要学科分别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济、科学研究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行政学与国家行政管理,可见创新政策评估在国家行政学、宏观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和科研领域形成了交叉,学者们意识到创新政策评估不仅是技术创新问题,还涉及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更多关注技术创新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仅关注政策本身的性质,即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重点关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政策视角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政策评估可视化分析

运行CiteSpace软件,设置节点类型为关键词,将CSSCI的文献数据导入,时间参数设定为1990~2022年,时间跨度为1年,并对重复检索的内容进行删减,最后获取的文献数量为281条。

(一)创新政策评估关键词共现图谱

通过CiteSpace软件运行得出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的关键词词频及中心度列表、关键词共现图谱。对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能直观地看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情况,关键词词频越高,表明研究越热门,中心度越高,表示研究的重要性越强,关键词共现网络即关键词词频和中心度的可视化,图中节点越大,说明这一关键词热度也越高,节点之间的曲线则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根据关键词及中心度表和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最为突出的关键词为“创新政策”,研究紧紧围绕着创新政策评估展开,不仅强调微观主体的创新,还在宏观区域创新有了拓展,评估工具也较为多样,包括定性的文本分析,也涉及到计量的研究手段(见表1)。

(二)创新政策评估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能更清楚地分析关键词研究热点的关系,本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时间线分析,如图3和图4所示,创新政策评估不只局限在创新绩效,还注重政策过程的评估,对政策工具的动态组合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从时间趋势上看,创新政策从1999年开始贯穿于研究主线,为其他关键词奠定了研究基础,技术创新、创新质量、自主创新也是热门的研究方向,还进一步逐渐拓展到区域创新领域,可见学术界日益重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评估,从关注绩效到关注质量,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这也反映了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要求。

(三)创新政策评估突变词分析

本文在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的基础上使用“Burstness”检测突变词,突变词能直观反映在不同时间段研究出现的新兴领域或手段方法,从而预测前沿研究的发展趋势。图5展示了创新政策评估的5个前沿关键词,据图5所示,政策测量在研究中期为热点领域,而其他关键词至今都是研究热门,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自从2020年兴起至未来将成为新的热门研究领域,创新政策评估已经朝着科技创新最前沿的方向发展,未来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可能形成热门趋势,成为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

五、创新政策评估研究变化

(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主题演变

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主题随着时间推移有了新的变化,总体呈现了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特点。

连贯性体现在“创新”这一主题词贯穿了整个研究脉络,但是在不同阶段主题词也有阶段性的特点。研究初期主要对“创新”的内涵进行了辨析,从概念上来说,创新政策的“创新”最初的落脚点是技术的创新,重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知识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随着学者对创新政策内涵的深入理解,创新更着眼于经济的发展,研究领域逐渐转向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经济发展等,从单一的创新内核过渡到丰富了“自主创新”、“区域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概念体系,不断优化创新政策评估的核心内涵。

从创新政策的评估来看,政策评估前期处于理论探究阶段,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结合西方经典理论构建评估的标准,同时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创新政策评估经验。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政策评估从定性的指标设计,逐渐向定量的测量方向发展,进一步探讨创新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者从政策过程角度进行评估,但更多的还是事后评估,研究领域也有了多样化拓展趋向,包括人工智能、碳中和、新能源产业等,紧跟时代发展脚步。

(二)创新政策评估研究方法转变

早期探索阶段的创新政策评估研究方法主要用定性分析方法,随着政策测量的出现,以及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融入,定量分析方法使用频率有所增长,目前的研究方法以定量为主,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如表2所示,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扎根理论、案例研究、比较研究、政策文本分析等,一般用于研究国际政策比较、政策文献分析等内容中。定量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双重差分法、熵值法、回归方程模型等其他方法,定量方法通常用在企业创新绩效、区域创新能力、政策试点评估方面。目前在研究方法上总体趋势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不断增加,定性分析方法作为补充,以弥补定量方法的不足。

六、研究结论

以CNKI数据库1990~2022年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将获取的281篇文献输入进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词频、关键词聚类、突变词、时间线等可视化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我国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的规律。

从研究脉络来看,我国的关于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探索阶段、研究兴起阶段和稳步推进阶段,总体上呈现了发文量由低到高到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样,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从研究热点来看,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热点以“创新”贯穿始终,评估重点从关注事后评估向全过程评估转变,研究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拓展到了区域整体的创新效能,研究领域也持续拓宽,创新政策评估不仅关注公共政策学、科学研究、宏观经济发展,还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绿色金融发展等热点领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丹尼尔·马尔金.发展科技指标,促进政策的分析和评估——OECD的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2003(01):5-11.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赵峰,张晓丰.科技政策评估的内涵与评估框架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25-31.

[5]赵莉晓.创新政策评估理论方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评估逻辑框架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32(02):195-202.

[6]刘兰剑,张田,牟兰紫薇.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政策评估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01):48-59.

[7]姚笑秋,刘信.浙江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J].科技通报,2021,37(05):113-119+130.

[8]康捷,袁永,胡海鹏.基于全过程的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2):25-30.

[9]阎东彬,赵宁宁,丁利杰.基于“过程—内容—结果”的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6):66-74.

[10]徐翔,聂鸣.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78-180.

[11]伍蓓,陈劲,王姗姗.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68-74.

[12]刘会武,卫刘江,王胜光,温珂.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J].中国科技论坛,2008(05):33-36.

[13]王再进,方衍,田德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09):5-10.

[14]赵良浩,李玉婵,张玲玉.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2000~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0):83-89.

[15]张永安,耿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4):26-31.

[16]郭丕斌,刘宇民.创新政策效果评價:基于行业和区域层面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9(09):143-149.

[17]袁胜军,俞立平,钟昌标,陈钰芬. 创新政策促进了创新数量还是创新质量?——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03):32-45.

[18]周密,胡清元.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协同的多维度文本分析——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异质性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24(06):59-76.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政策评估科技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