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技巧

2023-06-09胡金凤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解题方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胡金凤

【摘要】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生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学习物理既能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又能改善他们的整体素质.因为物理学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物理训练,让学生了解一般的物理定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问题的解题水平,给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教育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对于物理来说,它的答案是唯一性的、固定性的,这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困扰,究其根本,在于没有任何的技术与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从归纳学生的习惯,引导学生解题的误区入手,探讨解题的技巧和途径[1].

1 高中物理及题型发展现状

1.1 物理科目发展现状

结合高中课程的发展与变革进行分析,物理这门学科从某些方面来说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在考试方面进行了改变,通常,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会有所变化.现在,随着新的高考改革,选择物理的学生已经不多了.从数据上看,就算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物理上也是处于下风的.原因很简单,学生不懂物理的奥妙,也不懂解题的方法,物理学的知识体系亟待改革,而这一变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2].

1.2 物理解题内部分析

就物理解题来说,12个常见的题目,都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的.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就能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而对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简单的问题往往会成为一道难题,导致了现在的物理题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中学的物理不是表面的,而是有了很多定义,有了很多概念要背,而物理公式越来越丰富.解题方法又不仅限于数种,题型变换还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痛,为此要想办法解决[3].

2 解题技巧方法探究

2.1 加强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物理教师要在学生完成有关的知识后,加强课堂的基本功训练,安排习题,以巩固本课程的学习.习题时,教师还要在原来的题目基础上进行扩展,仔细设问,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4].

例如 如图1所示,A、B、C、D为圆周上的四个点,AB和CD线交圆心O,并互相垂直,E、F是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但与O点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E、F两点的连线与AB、CD都垂直.假定把一个带+ Q的点电荷放在A点,把一个带-Q的点电荷放在B点上,那么以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O点和E点之间的电势差远远大于O点和C点之间的电势差.

(B)D点和E点电势相同.

(C)沿C和D连线从C至D运动一正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强度先降低后增加.

(D)把一个负电荷从C点向F点运动,轨迹为沿半径移动到O点后再沿直线移动到F点,在此点上电荷的势能先是增加,然后又降低.

答案:(B).

解析 CD和 EF所处的平面是一个等势平面,电荷在等位面上运动,电场力不作任何功,因此(A)和(D)是错的,(B)是对的;从点电荷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出发,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给出了一种计算方法,当C和D连线中C至D电场强度先升后降时,沿着C和D连线从C至D运动一个正点电荷,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升后降,(C)是错误的.

除了基础试题的演练,学生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自己的基础.

例如 以“电场能的性质”为例,從重力势能的特性出发,讨论了它和电势的相似性.在探讨和探讨电位能时,请参阅以下问题:(1)在同样位置的正电荷与等负电荷的电势能是一样的吗?(2)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比较电势能的大小?(3)怎样定义电势?怎样比较电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电位与重力位的比较、电位与场强的比较,使学生能够从点到面的记忆书本,逐渐地将所学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在教学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找出电场、电势、电场力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所学知识重新整合、重新整理,挖掘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内在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关联,使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从而形成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2.2 找到解题突破口

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对题目的含义有更深入的了解,避免出现“回答不了的问题”.此时,中学物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练习成果,进行小组交流,探讨解题的方法.学生也逐渐了解到,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要把已知的、不确定的都列出来,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发掘出物理知识,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6].

例如 当电流在相同有效时间内经过两个电阻丝甲与乙时,甲所产生的热大于乙所产生的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电阻必然小于甲的电阻.

(B)乙两端的电压必然小于甲两端的电压.

(C)乙的电流必然小于甲的电流.

(D)乙的功率必然小于甲的功率.

有些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对于物理这一概念,人们很容易产生混淆,也许想的是:电阻,电压、电功率与电流之间的规律及其有关关系等.做题时,有部分学生因为不能真正把握好该部分知识点,致使其在做题时也含糊其辞,因此,有一种追随感觉,感觉哪个对选哪一个.有些学生物理基础稍好,就把4个答案逐组输入习题,一一核实回答是否正确.这类办法可以说是个好办法,尤以判断题为甚.但题型一变化,出来就是应用题与填空题了,然后,学生无法套用结论了.所以,在做作业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同时要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突破思维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到“电阻丝”“热量”之类的常用词汇,从大量的物理常识中挑选出来,最后,有人说出了“焦耳定律”.让学生在学习焦耳定律时,并且要他们说出这个规律和哪些因素相关,该规律有哪些解题方式.再请学生谈谈这个习题到底有哪些解答.再通过学生的持续温习,持续推理,他们最终会明白,这道习题答案就是选项(D).

2.3 注意审题的认真性与要点分析

学生审题时,应沉下心来,避免焦虑焦躁情绪.要注意解题过程,把握物理过程的特征,可以划分为:步骤解题:在完成题目后,要把与题目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解,分成若干个步骤,便于分解.通过对物理过程和选择的综合分析,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联系发展法-面对所有关系的物理现象,我们都应弄清楚步骤间的具体联系,进而利用研究所用的物理量,在它们的连接点上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每个问题的求解中,要根据每个问题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应用方法,适时地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和解题方案,更具体地讲,学生就要将所有的方法和重点都运用到最大限度,便熟能生巧.

2.4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用相对观点来分析已成定论的东西或思想观念.

例如 有一个精确的杆秤,现在只给一个带刻度的直尺,需要用来测量这个杆秤秤砣的重量,请推导出一个表示秤砣重量的公式来解释需要测量的数量.

分析 这道题对独立思维能力考查要求极高,因为题目没有更多的条件,所以在解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小的试验,在这个试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重量,要用试验方法找到它的每一个标尺的位置和零点.然后,运用反向思维,考虑在知道了标尺的条件下,如何确定秤砣的重量.题中已经明确给出了秤杆上各刻度的数值,属于隐含已知量,因此可得秤杆结构见图3.

2.5 高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设计具体课程,从而达到良好效果.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造更全面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与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进行上网,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种教学资料、教育资源等,将教材中各种实用知识点集成一起,引入课堂.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将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中的具体信息进行综合,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

2.6 懂得运用逻辑思维能力

当我们遇到与高中物理有关的问题时,我们会按照教师的讲解,学会用自己的逻辑来解决问题.在解题前,我们必须要把物理和机械的基本知识都掌握到一定程度,这样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力学的知识分解开来,让解题的步骤变得更容易.

例如 在物理力学问题中,存在着两种互相纠缠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解决物理和机械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类推的能力,因为力学与其他物理问题的解法具有共通性,所以要学会如何求解这些问题.

2.7 做到全方面掌握,逐渐提高综合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學生来说,要学习好物理力学,首先要把基本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归纳,然后才能全面地掌握.我们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也不能浪费时间去思考,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正确地理解力学的原理,才能提高解题的水平.为避免问题发生,我们要注意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物理定律和知识,

例如 牛顿运动定律,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律,动量定律,动量定律,动量定律.只有在对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完全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另外,因为物理与数学有许多交集,物理中到处都是数学,而物理又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数学,因此要想把物理力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数学基础.所以,在中学阶段,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

3 结语

就中学物理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不同的学校还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能让所有人都用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因人而异,如果因材施教的话,在教室里就不能快速掌握解题的知识.作为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在教师的协助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习,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得高中阶段的整体学习变得容易.

参考文献:

[1]张秀英,汤国平.掌握物理规律优化高中物理解题思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3):60-61.

[2]李忠斌.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解析[J].新课程,2020(7):145.

[3]夏光辉.等效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5):97-98.

[4]许奇龙.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4):75-76.

[5]张昌钰.基于等效思维的高中物理解题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7):179.

[6]何维鹏.高中物理解题思路障碍及对策讨论[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20(6):39.

猜你喜欢

解题方法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