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路径研究

2023-06-07孟青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互联网

孟青

摘  要: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环境也就应运而生。教育领域也同样在追求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中,目前幼儿园教育也在逐渐尝试转型为信息化教育。而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却发现幼儿园教育中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过于单一,没能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更进一步地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因此文章中深入分析当前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探索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创新路径,丰富教学的内容,让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教育信息化

一、“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知匮乏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确能够给幼儿园教育带来诸多的便利,但这是从客观层面所得出来的结论,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给幼儿园教育带来多大收益,还是取决于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正确应用。

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幼儿园转型信息化教育的时间不长,许多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再加上幼儿园所使用的教育系统并非是统一的,在没有给幼儿园教师安排培训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在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教学时,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知匮乏,导致很多教师并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二)缺少科学的教学规划

科学的教学规划能够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明确教学方向,可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合适的地方。但是很多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他们在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时,只能够凭借自己对互联网经济技术的认知而进行摸索,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试错成本能够留给这些幼儿园教师来进行教学摸索,因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知匮乏,导致他们也没有办法做出科学的教学规划。

(三)幼儿没有参与空间

在开展教学时,很多教师会过分依赖教学经验,会凭借主观印象去选取一些自己认为幼儿会感兴趣的元素,但是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完全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开展教学的方式,剥夺了幼儿在教学时的参与空间,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特点是运用各种新颖的事物以及能够吸引幼儿园注意力的元素,让幼儿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完全让幼儿没有参与空间的教学方式与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初衷相违背。

二、“互联网+” 环境下幼儿园信息化的创新途径

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会过多地把焦点聚集在课堂教学的内部环境上,从而忽略了校园外部环境对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影响,而想要让幼儿园教育能够完全转型为信息化教育,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校园环境以及课堂教学环境,发挥出硬件设施的作用。因此,此次研究针对幼儿园信息化的创新性应用途径的探索的着力点,将从校园外部环境和课堂教学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加强校园信息监管系统

想要获得家长的信赖,提供给幼儿更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内部各种硬件设施的齐全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硬件设施的跟进是幼儿园转型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加强校园信息监管系统,除了能够获得幼儿在园内生活的各种信息反馈之外,也能够借助校园信息监管系统来确保幼儿的安全。

首先是预警设备,即在幼儿遇到了各种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幼儿园教师的一种警备设施,该设备应当放置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所中,如休息室、教室、公共卫生间等,确保幼儿能够触碰到警铃。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时,教师就应该带领他们去了解这些预警设备,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教师或者是其他的教学人员求助,要先给予幼儿更多的安全感,他们才会更放心地在幼儿园进行学习生活。

其次是校园监管系统,这个设施是对预警设备功能的补充,考虑到幼儿此时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在应对危急情况时会缺乏冷静的思考,没有及时地通过预警设备来通知教师,所以在校园内增添监管系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在幼儿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让园内的教学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

最后是日常评价系统,即用来监管幼儿园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的系统,幼儿园的主要工作除了让幼儿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以及拥有美好的童年回忆之外,还要让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除了要依靠教师的亲身引导之外,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或许也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就是在一些日常设施中增添语音系统,如水龙头,在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时,对幼儿进行表扬,如“真乖,你是最爱干净的好孩子”之类的鼓励性语言,在幼儿忘记及时关掉水龙头时,也会有语音提示,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生活自理,并且能够建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建立“家園互通”平台

教育的实施必须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能够让教育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对幼儿园的教育来说,家长的支持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作用要更大,其原因就在于幼儿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还正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日常行为大多是以家长为模板进行模仿,可以说家长的教育以及言行能够主导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往,想要获得家长对园内教育工作的支持,最大的困难就是彼此的信息不对等,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了解得不够详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幼儿在园内的学习表现,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事情。为了能够更好地获得家长的支持,应当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交互特性,建立“家园互通”平台。

该平台需要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实时视频传输,这一部分功能可以与校园监管系统联动,将幼儿在园内的学习生活情况传输到家长的信息设备中,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具体情况,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安排有更多的信任,教学工作对家长的透明化,能够让家长更加支持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对幼儿园教师的一种变相监督,让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教学的质量。二是保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及时性,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与家长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开展一些公共教学活动如家长会、感恩母亲节之类的活动时,幼儿园方面需要能够及时知道家长的情况以及了解家长对这些公共教学活动的态度,通过“家园互通”平台,幼儿园方面能够更好地敲定这些活动具体开展的一些细节。

(三)构建课堂监管考勤系统

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是教学的保障,性格活泼开朗是幼儿的性格特点,但同时也是开展幼儿园教育的难点,构建课堂监管考勤系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幼儿。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幼儿过于贪玩,而没有及时回到教室上课的情况,通过课堂考勤系统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幼儿是否全都回到教室,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家园互通”平台的支持,可以让家长直接了解课堂的考勤情况,在家长的支持下,幼儿会更加注重课堂考勤,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让幼儿能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幼儿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占据更多的自主空间,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采纳幼儿的意见,避免走入经验主义的误区。在实际教学情况中,教学的主体情况还是要按照教师的教学备案为主,但是教学的形式以及融入教学中的元素,则可以让幼儿来进行选择,如选择哪些图片来进行教学、要用哪些元素来布置教学场景等,这些方面都可以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选择能够更加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元素来开展课堂教学。

三、“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提升

想要让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在幼儿园教育的更多方面发挥作用,仅仅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从属性上来说,只是给教学提供便利的新型教学工具,而能否让教学工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还取决于教师如何使用它。所以在创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使用途径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提高幼儿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培训

鉴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不同地区的幼儿园都会采用更加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系统,所以每个幼儿园教学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上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加适应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能够对这些教学系统的功能有更好的认知,针对新入职的教师以及一些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老教师开展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能够对这些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对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他们教学经验虽然匮乏,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针对这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内容应当是对幼儿园教学系统的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学系统的功能的全面了解以及一些教学功能的普及,确保每一位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幼儿园所采用的教学系统开展教学。而至于一些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但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做到基本应用,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师能够很快判断出哪些功能能够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便利,通过这样的分层培训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实现幼儿园内部的资源配置,同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二)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备案预选

想要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掌握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法,也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教学的自信心,幼儿园内应当建立教学备案预选机制,这一机制主要针对的人群是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即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准备一份教学备案,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安排梳理清楚,然后让其他的教师来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来确定该教学备案是否科学合理,重点是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在准备教学备案时缺少参考的对象,他们应用教学备案进行教学时,只能够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判断教学备案的科学性,通过增添教学备案预选机制,在集思广益之下,能够帮助新入职的教师迅速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对幼儿进行教学回访,得到及时反馈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验者,他们对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效果有最直接的发言权,所以在开展了一定周期的幼儿园教学之后,应对这些幼儿进行教学回访。教学的及时反馈使教师能够根据反馈的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来提高教学质量。考虑到线下进行教学回访的效率和工作量,可以将教学回访与所建立的“家园互通”平台相结合,让幼儿完成教学之后,能够通过这一信息平台,对教师当天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并且给出建议,也能够让家长知道幼儿园内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进一步取得家長的信任,提升幼儿园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密不可分,在注重不断拓宽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各方面应用时,也应当注重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提升,合理地做出教学规划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文章中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创新着力点,主要放在对校园监管系统的完善和信息互通方面,在关注课堂教学内部教学环境构建的同时,通过提升校园环境来促进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宋南.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路径探寻[J]. 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14-115.

[2]史杰梅.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J]. 商场现代化,2019(20):64-65.

[3]王志强.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8):82-84.

[4]张秋兰,陈婷婷. 互联网+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声乐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文艺家,2020(11):98-99.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