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界优化视域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发展探析

2023-06-07亓筱发刘金

南北桥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边界

亓筱发 刘金

[摘 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承担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者协同作用的发挥对构建“大思政”格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大学边界理论为研究视角,在突出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的同时,使课程思政弥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所带来的边界问题。通过对二者协同育人的一致性、现实困境进行探析,力求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边界并进行课程的重构,进而增强二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边界;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所谓边界优化是指依据大学边界理论[1],通过优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边界,实现课程内容的渗透和跨越,在突出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的同时,使课程思政弥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所带来的边界问题,使得二者紧密联系、互为支撑,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机整体。

1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致性分析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意义不言而喻。诚然,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它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但是,思政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同样具有边界性,需要其他各类课程弥补思政课程体系育人功能所带来的边界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谋划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载体,即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不是各行其是,二者的协同性是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也成为当下的热门主题之一。

1.1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概念演进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突破传统观念的一种尝试,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新生代学生特点的多样化,人们开始对传统灌输式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反思,课程思政很好地寓思政教育于专业知识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增强了课程讲授的灵活性,从而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新范式。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3]。

1.1.1 思政课程

提起思政课程,不得不说一说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体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对其客体施加定向影响,使之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4]。因此,思政课程主要是通过显性的、直接的方式进行价值观的传递,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

1.1.2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元价值观涌现、学校教学模式革新及适应新生代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界定。2014年上海大学作为课程思政的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以“大国方略”为代表的系列综合课程。之后,上海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逐渐形成以上海高校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课程改革浪潮。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适应了新形势、新发展和新要求,改变了传统专业课教师“只讲课不育人”的老思想,构建起了专业课+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索性,于无声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了课程讲授的实效性,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

1.2 协同育人的一致性

1.2.1 政治引领的一致性

不管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5],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的高校要一如既往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及所谓民主自由的思潮渗透,高校已经成为各种思潮斗争的主阵地,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高校工作的根本方向。这就要求思政课程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充分彰显显性价值引领的优势。课程思政同样要树立大局意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与思政课程一起共同构筑思想防线,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增强高校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6]。

1.2.2 育人方向的一致性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根本立足点在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于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二者在方向上无疑是一致的。在新时代,育人方向的一致性体现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常把高校的课程比作一块“田”,只有各门课程守好“责任田”,才能让作为“幼苗”的学生茁壮成长。而这仅依靠思政课程单方面的灌溉是无法实现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7],所有的教师也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机械灌输价值观的理念,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深挖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寓思政于课程,提高授课的温度。

1.2.3 教学要求的一致性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一致性不是要把各门课程讲成思政课,也不是要把各门课程演变成思政课程,更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合二为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自身各有侧重点,各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这也是二者的学科边界所在,我们讲的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体现在二者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上所形成的育人效果。當然,思政课程具有完整的育人体系,显性的思政教育不可或缺,但是各门课程既包含专业知识,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只是受制于传统观念,没有对其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因此,课程思政的优势在于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特殊优势。

2 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比如各门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各自为政”。因此,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发展尚有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1 理念认知不到位

在各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是课程思政的难点之一,这对各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思政课程相关知识,特别是需要将最新的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领导人讲话、爱国之情融合在专业课的讲授之中[8]。按照传统观念,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把专业知识讲清楚,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即可,而思政课更多的是侧重于价值观的传递、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较之专业课的求真,思政课程更在于发现“美”、传递“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教师的桥梁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两方面处理不好,很容易浮于表面,做形象工程,最终导致“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2.2 机制建构不健全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逐渐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高校顶层的设计还是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地提高。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纯地出台一个文件、进行一次会议、部署一次工作的简单拼接,更不是某一个部门(系部)的试点,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而进行建设的面子工程,制度的不完善,体制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课程建设后续乏力,名存实亡。

2.3 教师能力不达标

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实效,而在现实的工作中,专业课教师精通专业知识,思政课教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缺少有效的衔接和对话沟通,还未形成协同育人的观念,如何实现二者的跨界沟通,这是值得反思的。课程思政建设对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挑战都非常大,二者的逻辑思维、出发点、专业知识各有不同,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容易生搬硬套思政课知识,强行进行理论的升华,这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抓不住重点甚至一头雾水,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初心背道而驰。

3 协同育人的构建路径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协同育人,需要因时而进、因事而新,这既要保证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又要彰显课程思政的独特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这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边界,以及进行课程的重构等方式,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要[9]。

3.1 创新体制机制

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要取代或者弱化思政课程的作用,而是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隐形育人的功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各个行政部门、二级学院、思政专业的统筹发力,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统筹推进。就现阶段而言,还是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以教务处为桥梁,出台相应制度,搭建大平台,打通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最后一公里”[10]。

3.2 实现跨界融合

所谓的跨界融合,主要指的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跨界融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跨界融合,需要着眼于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课程思政建设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者在育人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要构建“以一导多”模式,做好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既要承认学科边界,又要积极促进边界的渗透。這对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突破,其次要在行动上互相学习、通力配合,积极进行科研探索和实践。

3.3 进行课程重构

我们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也好,进行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跨界融合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进行课程的重新建构,在教授传统的专业课的同时,要能够结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将课堂氛围“讲活”[11]。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专业课同样如此。课程建设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辨是非、明真理”融入课程中,打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刘广明. 大学边界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2.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1).

[3]张正光.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19;5.

[4]袁佩媛,李晓娟.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意蕴与建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5):69-71.

[5]邱仁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6]徐静. 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6):41-45.

[7]郭月楠,吕建永.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11):164-167.

[8]杨艳丽,孙立鹏.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8):6-8.

[9]程希羲,程兴. 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路径实施[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122-124.

[10]刘萍. 基于“大思政”理念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24(4):46-51.

[11]彭焕峰,徐金宝.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与评价方法研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7):134-136.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