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命题的情境化趋势

2023-06-06吴凯

文理导航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命题核心素养

吴凯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明确当前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展开,教师在學科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核心素养视角下,传统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教师应立足学情创新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探索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命题的情境化课堂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够在情境化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命题;情境化趋势;初中地理

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经过学生的学习以及探索而形成的修习涵养可以成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多元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地理学科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对核心素养概念进行了解,也要对命题情境化教学方法进行掌握,为学生创设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命题情境化趋势展开研究,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能力是针对学生自身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及意志品质,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形式、终身学习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而获取的最基础内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开展的最终目标。

二、地理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建立清晰的时空概念

初中地理知识较广泛,也包含了空间分布以及空间结构类型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有时空概念,才能对空间、结构等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特点以空间性为主,其中包含水平、垂直、立体等空间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地方与地点的空间进行探索,也要对平面与立体的空间进行思考,更要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地理空间进行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时空概念进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对空间、地域、区域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掌握,学生也能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后续地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视角和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水平。

(二)了解省情、国情,把握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的阶段,都需要每一代人付出努力,作为普通人,也要对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阶段进行掌握,更要对省情、国情进行了解,也要对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进而才能对社会整体经济形式进行了解,也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都能得到拓展,学生对区域性的经贸联系也有所掌握,能够为未来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进行现实问题的地理解答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充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创新教学形式,其一,为学生例举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地理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其二,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中思考其理论内容和应用原理。其三,让学生能对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和汇总,并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解决社会现象、自然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提高,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更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命题的情境化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看图用图能力,让空间想象建立起来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创设情境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地理知识以地域、国家区域划分等内容为主,教师可以利用看图用图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直观的看图分析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地域、国家区域划分等更为详细的掌握。

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课,在地球仪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观地将地球仪的国家、地区等进行展示,让学生主动对各个地区、大陆等进行划分。教师可以按照地球仪上的类型进行分类,让学生按照大类进行图片观看,并将不同的地域进行填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专注,也能直观理解地理空间的逻辑性,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培养,也能够感受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之后教师将地球的空间分布图片与地球仪的空间分布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总结两者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析的过程将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使其能够随时随地联想起观察到的地球仪画面和自己当时推理分析的全部过程,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能够从多角度、多空间对知识进行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技巧,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提问的形式能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化氛围,在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头脑能够灵活转动,也能够将学生代入地理知识的情境中,学生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摆脱对教师讲解的依赖心理,逐渐培养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使其能够对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教师在教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的气温变化及其他城市的气温变化进行对比教学,也可以直观地利用南北地区的气温差别创设问题,让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地区的气温变化对问题进行思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障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有明确的探索方向,学生遇到问题可以询问教师,教师要通过思路的引导辅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探索氛围,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学习习惯,教学有效性也得以提升。

(三)以讨论为主,整合信息,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对知识点进行讨论,学生之间有共同的学习目标,也能够围绕目标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之间也能够取长补短、整合信息,教学课堂质量得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钻研也更为深入、透彻,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并设定奖惩制度,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也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地在小组中对知识思考和交流,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对知识有更明确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内容模块化更为明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授“自然环境”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现今自然环境的现状作为案例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常见的问题有雾霾、汽车尾气、冰川融化等自然环境现象,教师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进行讨论,对学生而言内容相对较难,但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和交流意识,让学生能在问题的讨论中学会从多角度思考,也能够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提出几个解决方案,小组对解决方案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合理性依据,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四)通过多媒体导入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情境教学,构建更生动的学习情境供学生细细品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感受不同问题所反映出的地理情境。一方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自己实际生活的连接;另一方面,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展示地理知识内容,弱化地理知识的空间性以及地域性,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生从小会固定在一个城市生活,很少有走遍全国的机会,对其他城市以及地形的了解甚少,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在教授“中国的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示中国的地形,以学生感兴趣的城市为案例进行地形分析,让学生能够从城市过渡到地形,也能够从地形了解自然环境,更能够对城市文化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更详细的了解。多媒体导入能够为学生例举较多生活案例,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学生会主动对不同城市的地形、地域特点以及人文进行探索,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五)通过活动探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单一,主要针对课本知识内容以及考试考点进行填鸭式灌输,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会对地理知识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活动探究情境,扩展课外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眼界,延伸地理课堂。

学习“人口、民族”一课时,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教師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并对民族的特点、文化、习俗等进行总结,例举民族种类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学生都能够主动查阅课外书籍,也可以自主利用互联网对民族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在丰富资料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情境化教学激扬学生生命,拓展延伸跨情境化

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公民素养,让学生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对此,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氛围激扬学生的生命,也可以扩展和延伸跨情境化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学习更深入的含义进行了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地理探索精神得以培养,对自然环境、家国的责任意识也得以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知识内容创设命题情境化课堂,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自主探索和阅读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命题情境化是未来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师要灵活应用,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彩莲.初中地理命题探索[J].地理教学,2015(10).

[2]虞党花.初中地理命题技术分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11):116-117.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命题核心素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