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运用的具体做法

2023-06-06单红霞

求知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投放幼儿教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是排在首位的。在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能够供幼儿自由地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材料的投放需要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合理的活动材料投放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美术学习的需求,提升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实际体验各类美术创作活动,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来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学;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作者简介:单红霞(1994—),女,江苏省滨海县幼儿园。

随着幼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幼儿教学中开展美术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途径。而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作为开展美术活动的重要基础,应该确保其投放与运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美术学习。在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与运用能够促进幼儿对美术材料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要明确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根据是什么,同时明确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对象与时间,充分掌握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具体方法。

一、丰富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类型

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来设定相应的投放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对未知事物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会使得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此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幼儿出现厌学情况,是因为单一化的课堂环境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满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切实丰富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类型,营造自由度较高的美术教学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破幼儿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让幼儿能够始终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上,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提升自身的美术能力[1]。

例如,在开展美术教学“画植物”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较为基础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如纸张、铅笔、彩笔等,先引导幼儿根据画册上的植物进行临摹绘画;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制作手工的材料,如橡皮泥、可撕剪纸等,让幼儿可以根据实际植物的样貌与形态来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工制品;教师还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一天带领幼儿来到课堂之外,让幼儿充分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样貌,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植物的真实模样,对花草树木有明确的认知,这样一来,幼儿绘画植物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保障幼兒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质量

幼儿正处于发展阶段,自我控制力是相对较低的,在这个阶段进行美术教学,所投放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往往无法可持续使用,但是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质量又是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幼儿美术能力与创作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保障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质量,保障美术教学的效率,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而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做法会不会损坏美术区域活动材料,这种心无旁骛的创作才能够充分提升幼儿的美术能力[2]。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完善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检查模式,在材料投放前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那些易受到损坏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平时绘画时倘若发现材料受损或缺失的情况,要及时地报告,让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相应的材料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分保障幼儿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质量,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也能贴近幼儿的实际创作需求,让幼儿能够在一个优质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学习。

三、结合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需求

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是整个美术活动的中心与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类美术区域活动材料,都是与幼儿的实际材料运用能力以及美术水平息息相关的。基于此,在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时,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幼儿的实际能力,避免出现随意投放的情况,要从幼儿的实际能力出发,根据幼儿的创作需求来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这种投放方法将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作为提升幼儿绘画能力的强力辅助工具,真正意义上做到物尽其用[3]。

由于幼儿自身对美术的理解与认知是相对匮乏的,因此教师可以投放一些使用简单且较为基础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如颜料、水粉、海绵等。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涂鸦,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对美术的理解与认知。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在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投放一些专门用于绘画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如绘图铅笔、纸张、参考图片等,让幼儿能够根据图片来临摹,利用这种方法加深幼儿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而幼儿到了即将上小学的年纪时,经过之前的充分练习,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绘画技巧与绘画方法,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也有了充分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为幼儿投放一些复合型美术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能够利用这些复合型材料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四、把握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时机

幼儿的美术能力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持续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幼儿对美术知识进行理解与思考。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时机,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幼儿的学习状况,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材料投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帮助幼儿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这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4]。

例如,在教学“印章制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幼儿展示印章的制作方法以及丰富多彩的印章图片,还可以适当地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们也想得到一枚精致的印章吗?”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幼儿对制作印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准备制作印章的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食堂加工后剩余的食物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如萝卜、冬瓜等蔬菜的根部,再加上各种颜色的颜料。这种美术材料不仅契合当前绿色环保的主题,还避免了对食物的浪费,在此基础上进行印章的制作能够充分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加强对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运用方式的理解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提升自身对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认知与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用适合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并根据幼儿美术能力的不同来选择与之契合的美术材料进行投放。但是,一些教师对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缺乏相应的认知,抑或是仅知道材料单一的功能与用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美术材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没有意识到自然界中也有天然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幼儿美术教学,幼儿的自由发挥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开展美术教学之前先提升自身对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认知与运用方法的掌握,这样在实际美术教学中才能够进行多元化的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例如,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投放正常的白色绘画用纸,还可以投放一些彩色纸,让幼儿充分利用这些纸的颜色特性来进行剪纸等一些手工制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美术材料,如树叶、羽毛、花朵等,通过这些自然美术材料的投放,充分提升幼儿的美术修养,让幼儿的创作灵感得到充分激发。

六、确定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依据

在开展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需要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教师要根据当前的美术教学主题内容与教学目标来确定投放哪些美术区域活动材料,并要契合幼儿当前的美术能力、美术兴趣与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根据教学方案中的计划来直接投放美术材料,一些教师甚至不知道要以什么作为基础来进行材料投放。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较为混乱的,没有将幼儿的兴趣爱好、使用技巧、教学目标等作为依据来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明确当前美术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习惯自行选择安全的美术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美术活动参与感,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充分提升自身的艺术能力。由此可见,在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基于幼儿本身的发展情况与美术水平来进行投放,满足幼儿的美術材料使用需求,为其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回顾幼儿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过程

在完成幼儿美术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还应该对本次美术活动进行总结回顾。总结回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不断完善教师的活动设计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的同时,不仅要分析怎样使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还应该通过深入的思考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让自身的教育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倘若教师在教学完毕后不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教学对教师来说就丧失了应有的意义,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教学,教师的教育能力也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地,这对于教师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

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为各类原因,在教学完毕后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氛围不佳、教学水平不足、缺乏兴趣等。但总的来说,教师每完成一次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都是一次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之后,都需要及时地总结回顾这一次的投放策略,对下一次的美术材料投放进行适当的优化升级,由此切实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

八、根据幼儿实际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提供材料

在投放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对于材料的兴趣是会随着时间慢慢转变的。针对幼儿的这种特点,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兴趣程度循序渐进地更新活动材料,让幼儿对新颖的活动材料产生与众不同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对美术活动材料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提供材料,加强幼儿对美术创作的探索性。在投放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材料应用的复杂性进行由易到难的投放,以此顺应幼儿的实际学习发展规律,让幼儿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九、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不仅需要丰富的美术材料,也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在美术区域活动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来投放相应的材料,如有名画作的翻版、瓦片、工艺盘等,通过这些带有美术元素的材料切实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对于作品的欣赏往往有着自己的喜好,但是对于美术作品的内涵却不够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现其中的问题,引导幼儿了解审美的相关概念,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结语

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是一种需要幼儿教师掌握的能力。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能直接影响教师的美术教学质量与幼儿的美术掌握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责任感,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以此来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发展,让幼儿具备一定的美术能力,这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参考文献]

顾舒敏.浅谈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应用[J].教育界,2020(43):88-89.

褚文艳.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与运用[J].家长,2020(19):149-150.

曾冬梅.浅谈如何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J].亚太教育,2019(07):176.

秦晓红.大班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投放幼儿教学
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
幼儿园投放绘本阅读指导策略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游戏材料更好地服务幼儿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重要性
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论在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