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信息可视化研究

2023-06-05廖韵仪王娟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

廖韵仪 王娟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信息的处理逐渐系统化,其视觉呈现也从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视觉图形,从静态转变为动态,并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而MG动画通过文字、图形等信息“動态化”,配合声音与交互达到更好的传递效果。因此,研究MG动画,针对其设计特点、形式及设计要素等,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调查法分析,挖掘动态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路径,可以减少人们的认知负荷,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探索动态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动态视觉化;MG动画;设计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粤教高函〔2020〕19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十三行外销包装的设计美学研究”(17BZX131);“面向协同创新的设计艺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2016JGXM-06)研究成果。

与传统的静态信息可视化相比,动态视觉化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多维的可视化处理,不仅极大丰富了信息的视觉呈现形式和视觉表达方式,并且解决了受众对静态图像的认知负荷问题,以抽象图形可视化加速受众对信息的筛选及理解。而MG动画在数字媒体时代应运而生,是新型的动态信息可视化设计方式,以符号学、传播学、设计学等为基础,将文字概念符号化、动态展示和故事化,在现阶段极大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和内容认知简易度,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文字、图形、声音、交互等。

一、信息可视化发展

短短的几十年间,从计算机的诞生到计算机的普及再到计算机的飞速发展,21世纪已进入了信息化和多元化时代。计算机已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进行信息数据化。因为在这大数据时代之中,信息数据的庞大造成了信息处理的困难,人们需要大量地阅读并精确地筛选其有用的信息。如今图形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信息科学及IT技术等的发展,通过信息可视化方式的图像呈现能够使人更容易地了解与分析数据。

信息可视化属于跨学科领域,主要把繁杂的信息数据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直观地传达出来。设计的表达形式与交互技术的应用让受众能够感兴趣的探索和短时间的理解信息,加强人们的认知活动。从18世纪后期数据图形学诞生以来,抽象信息的视觉表达手段一直被人们用来揭示数据及其他隐匿模式的奥秘。到20世纪90年代图形化界面的出现,技术的突破让人们能够与可视化的信息直接进行交互,为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

发展至今,相比单纯的文字而言,视觉可视化的信息更具有传播性和说服性,这些都让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准确,其呈现方式可以是地图、图表、图像、动画等,它不限于视觉的层面,还结合了图标、文字、表格、录像等形式,甚至可以涉及医疗、企业管理、气象预测、资源勘探、信息搜索与表达,等等。

二、信息可视化中的MG动画

MG动画(Motion Graphics)在信息可视化的展示中,主要是把繁杂抽象的数据通过设计转变为动态且可变化的过程,其原理是通过时间轴变化的方式呈现连续的静态图形或影像,让人产生视觉连续的错觉,其利用的是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它主要着重展现对象的运动过程,运用计算机工具设计动画,表现人物、物品、动物的运动轨迹,并以其简洁、灵活、有趣、包容性和互动性深深地吸引着观众。

(一)扁平化设计

通过MG动画的设计,将文字概念符号化、信息动态展示以及故事化演绎等方式呈现得更具易读性。信息的处理与组织让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让信息的传播更为生动、高效。一般常采用扁平化风格,以抽象和极简来剔除干扰因素,图像简单明了。扁平化风格可以使制作过程更加简易且高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让设计师们在广阔的创意空间中有更多的创意自由。所以,动态图形好比画龙点睛的一笔,为运营设计增加了诸多趣味。

例如,苹果5C产品发布会上简单的苹果宣传片点线的MG动画广告《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触动了大部分人的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用简单的线条,纵横交错,表现出想要传达的内容,大气又不俗套。镜头通过视觉的文字与图形以及流畅的动态设计,并结合听觉选择匹配的配乐,诠释了苹果“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将文字概念符号化、信息动态可视化,牵动受众者的情绪,轻松生动且有趣地传递所想表达的意思,引起受众的兴趣。

(二)叙事性设计

故事的编排演绎也可以进行叙事的可视化传播,其将故事内容作为切入点,隐喻或者直接地传递信息。这一般用于即时性宣传类,主要来自热点新闻、突发事件或者发酵事件,因为现如今新媒体时代注重的是信息的即时性。例如王者荣耀的拜年MG动画视频,在动画中使用了游戏人物和场景。同时,结合新年团圆的场景,加入新年新气象恭祝大家新年快乐,运用新年的热点来设计。

(三)非叙事性设计

非叙事性的MG动画表现形式一般常用于宣传教育类,就如上海的MG动画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片,画面简洁,表现力强。较强的可控性使得垃圾分类回收宣传的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也可以生动地展现动画的色彩画面,增强了垃圾分类回收MG动画的可观赏性,从而吸引受众关注。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交互性。受众可以通过点击、选择等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从而促进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的传递,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因为文件体量小、传输速度快等特点使得动画能够在网络上进行广泛的传播和下载。在众多MG动画中,很好地发挥了其优势,使动画更好地为环保宣传推广服务。

总而言之,动态的制作在信息可视化的图像、文字等表达上确实具备着独特优势,能够充分地诠释对象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信息接收者理解对象的信息时,MG动画能够迅速对其轨迹信息进行处理,增强视觉感知,并有效地理解信息的结构。所以,它以简洁、生动、有趣等特点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宣传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MG动画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艺术视觉符号,这些MG动画反映了制作公司的文化内涵和公司的审美标准,突出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发挥动画形象的优势,使得MG动画作品更具文化内涵。

三、MG动画中动态信息可视化的设计要素及设计路径

(一)精选文字信息,升华整体内涵

文字在动态信息可视化中常用数据的支撑作为受众面对动态信息可视化的视觉特征,主要用于对画面的解释、说明。如:与图像相互补充、相辅而行,或者根据图像中的信息,提供确切的指示关系,又或者凸显图像内涵,升华寓意,提高表现力。

在MG动画中,文字一般在镜头中动态显示,文案再配以旁白的方式作为配音,与画面相互配合。但其出现的时间较短,导致受众需要快速地认知反应才可接受,因此出现了认知负荷。动态的文字因增添了特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受众对此信息的接受程度,削弱了文字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和效果。但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间隔、运动的速度与方向或者色彩等进行控制,把握好信息的强弱和重点部分,以此考虑大众的信息接受能力。苹果宣传片点线的MG动画广告《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或谷德设计网发布了一个极简作品《Understand Music by Finally Studio》,都是简洁的画面,主要由文字和图形构成。它们着重在文案部分,巧妙地将动态图形作为辅助,以节奏的动态形式引领视觉和情感走向,生动而有趣。

(二)巧用图形设计,丰富呈现效果

在动态信息可视化中,图形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而动态图形作为信息可视化构建、传达和表示复杂信息的图形图像手段之一,相比文字、靜态图形等其他的视觉表现形式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这不仅能呈现内容的完整趋势,还可细节展示对象的运动以及轨迹信息。MG动画中的二维图形主要是基于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内容,运用点、线、面的平面元素,创造动态效果。以“点”为例,三点可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表面,不同位置的点的组合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和动感。点运动后,形成一条线。线的方向以及结合后的形状、产生的韵律让人有丰富的想象。

三维图形的制作中,设计师可通过建模软件设计模拟三维空间的计算机三维图形。根据所感知的三维图形动画,平面设计与三维空间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一种新的视觉表达效果,给人立体直观的体验。但动态图形也有着缺陷,首先,因为动态需要快速反应。其次,在画面中人的视觉如果聚集到一个点便会容易忽略其他区域的信息,造成信息的碎片化与断层,且动态图像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关注点转移,造成认知过程的不完整性。最后,MG动画是由时间轴来创作的,下个镜头的出现会让上个画面消失,受众的记忆信息来不及吸收理解并存储,便被迫接受新的信息,这些都会产生认知负荷问题。

(三)增加听觉传递,减少认知负荷

听觉作为人的第二认知通道,当与视觉相结合来展示信息时,可让受众有效地理解信息,同时又具有视听感官的体验。据实验表明,图形和文字同时出现时,80%的人会先看文字再看图,所以一般文字会占用看图的时间,配合语音说明可以相对减少人们对于信息可视化阅读文字的认知负荷。MG动画中声音的创作主要包含了配音、配乐、音效三个部分。一般设计师需处理好配音和画面的关系后再配上合适的文案。

如《追光男孩》MG动画(如图1),一个关于小男孩追求光明的冒险故事,相信光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光球在剧中是希望的符号。这个小男孩也象征着Umbo CV团队的努力,他们通过开发人工智能监控技术来追求并为城市带来积极的影响。在画面的设计中,过程基本上并没有出现文字,主要用图像、配音、配乐、音效来进行设计,受众者主要看画面的图像,再以听觉的信息作为补充,从而提高信息识别的效率。

(四)运用交互技术,革新信息传递渠道

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视觉的呈现载体丰富多样。动态信息可视化常常也借助大屏、VR/AR技术、智能手机等作为呈现的形式。部分设计还可加大互动体验直接与信息进行交互互动,帮助受众快速准确地理解动态信息。

体感控制认知是人的第三认知通道。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肢体动作或外部环境及装置进行身临其境的互动。采用暂停、重复播放、动态速度控制、图形跳转、图形角度控制、细节缩放等多种形式仔细辨认和理解复杂信息。MG动画也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加入了人性化的互动设计,增加了娱乐化与趣味化,让受众主动地接受信息。

四、结语

在这个飞快发展的信息时代,动态信息可视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与接受,成为数字媒体时代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探索动态信息可视化的可能性。如果从MG动画视角去分析,它结合了图像、文字、声音、交互等不同元素,具有信息量大、节奏感强、画面简约等特点,使受众能够高效接受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会使未来的信息传达手段有质的提升,并且结合了交互的创新手段,形成强有力的信息可视化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杨璇.形成信息可视化动态视觉表征认知负荷的因素和消减手段[J].装饰,2017(5):114-117.

[2]涂凌琳,张莉.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动态视觉语言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80-81.

[3]梁子倩.MG动画信息可视化设计语言研究[J].艺术科技,2017(12):125-126.

[4]田鑫.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可视化设计[J].信息记录材料,2019(11):118-119.

[5]安娜,刘健.空间与时间——动态图形设计的基础性研究[J].艺术工作,2016(3):101-103.

[6]冯文博.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图形化研究[J].包装工程,2020(12):292-295.

[7]李升锐,张志,王星,李俊彦.信息可视化:动画的多维可视化[J].电子商务,2018(2):54-55,57.

[8]叶国庆.动画在信息可视化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4(17):230.

[9]付心仪,刘世霞,徐迎庆.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与思考[J].装饰,2017(4):16-19.

[10]杨彦波,刘滨,祁明月.信息可视化研究综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1):91-102.

[11]陈为,沈则潜.大数据丛书:数据可视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12]斯米克莱斯.视不可当——信息图与可视化传播[M].项婷婷,张东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3]文湘霖. Motion graphics的视觉语言解析[J].现代装饰,2014(1):123.

[14]Stuart,Card,Jock,Mackinlay,Ben,Shneiderman. Readings i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Using Vision to Think[M].USA: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1999:30.

作者简介:

廖韵仪,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

王娟,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可视化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信息模式与个性化服务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可视化研究平台设计与实现
论信息可视化设计在个人简历中的应用
标签的可视化进程初探
基于毕业生求职简历的信息可视化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智库建设研究可视化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图形动画设计与制作研究
浅谈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