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创新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2023-06-04肖瑶张勇

南北桥 2023年8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党建

肖瑶 张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指出当前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有助于彰显支部特色,激发高校党建活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将党建融入“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并通过“第二课堂+党建”模式的应用,为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参考模式。

[关键词]学生支部;党建;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D27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高校党建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将高校党建工作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全方面。高校学生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既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推选提供了量化的考评方案,也让学生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巩固身份意识,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 当前高校学生支部党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唯成绩论”影响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

个别高校学生支部发展党员时把学习成绩作为首要判定标准,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好则能代表学生主动性高,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相反,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即使其他方面表现得再好也不予考虑。在各项推优和考核中,大多以学习成绩、奖学金作为重要指标,影响了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

1.2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条化,缺乏实践环节

个别高校学生支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依托于对学生发放教材,教师照本宣科,教条化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和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1.3 学生支部党建内容及形式普遍缺乏针对性

高校作为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后备军的重要场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而学生党员更是大学生群体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但多数高校学生支部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理论宣传教育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大多以开会学文件、听报告的形式进行教育,单向灌输,空喊口号,缺乏深层次的引导和讨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足,被动地接受固化的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中消化吸收,教育效果有限。

1.4 部分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淡薄

党员主体意识是指党员对自身在党组织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指导理念。高校学生党员既属于普通青年大学生,又是学生党组织中的重要一员,但很多学生党员更多时候习惯自己的学生身份,只有在支部会议等党内活动中才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完成支部交代的工作,缺乏主动性,主体意识淡薄,不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

针对这些高校学生支部存在的共性问题,创新学生支部党建工作的载体十分必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综合考量避免了发展党员“唯成绩论”的现状,“第二课堂”中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支部理论学习的形式,拓宽了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加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巩固主题意识[1]。

2 学生支部“第二课堂+党建”模式探讨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交通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结合学院特色,在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经验的同时进行创新,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为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打牢基础为目的,以学院最新制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基础,将学生支部党建融入“第二课堂”,加强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党员搭建发展式平台,充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合理诉求,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实践体悟、朋辈示范引领等途径,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参与各种“第二课堂”活动,进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2]。

2.1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强化思想引领

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为做好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系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中的思政素养模块,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及“青马工程”培训班活动,组织“四个一”活动,即“一首红歌”“一部红色电影”“一套红色书籍”及“一次宣誓”,以红歌展演、观看红色电影、分享讨论红色书籍、重温入党誓词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3]。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及学习交流会,邀请优秀党务工作者为学生讲授党史、党章相关内容及方针政策和典型人物事迹。例如,每学年针对新生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讲座,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入党热情。

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办“每日一学” “青椒研学”“党史百年天天读”等专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提升网上理论学习的交互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宣传教育、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形成线上线下和谐互动的舆论氛围,从而筑牢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提高思政工作时效性。

通过上述“线上+线下”的理论学习与理论宣讲活动,宣传思想,贯彻方针政策,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良好的党性修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覺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做到时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2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打造量化考核

高校学生支部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将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吸收入党。党员发展的标准从来都不应该是单一的,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选拔的唯一标准。我系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中思政素养、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模块,打造了量化考评体系,包括党课出勤记录及学习笔记的撰写、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的参与、团学组织工作表现及宿舍卫生,将量化考评体系数据与学习成绩相结合,以达到综合考评发展党员的目的。

党课出勤记录及学习笔记的撰写以学生报名、签到及提交的学习笔记次数为依据,反映了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思想是否积极,能否自觉参加党课培训,对培训内容是否领悟并做到融会贯通。

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以学生在App或相关平台的签到次数及时长为依据。通过实践教育的广泛开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党的理论及党员的先进性,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端正入党动机,为进一步发展党员奠定基础。

团学组织工作表现,以学生在校各级社团和学生组织或班级中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能否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为依据。大学生能否在各个学生组织中保持先进性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我系紧密联系学校各级学生组织,让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在各项学生社团活动中提升自己,向党组织靠拢。

宿舍卫生情况,以学生所在宿舍卫生情况及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为依据。为充分发挥学生宿舍育人主阵地作用,同时加以劳动教育,我系党总支推出了“青春朝气,克俭勤行”宿舍环境治理活动,建立标杆宿舍,通过宿舍环境的整改提升整体学风、舍风。学生能否在宿舍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能否以自身自律勤劳的品行以身示范也是考查的重要标准。

通过以上四项考评内容的量化考核,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综合得分,在推选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时对所有参选学生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者予以优先考虑。这种方式可以比较直接地考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优缺点,客观公正地进行学生支部的推优工作[4]。

2.3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推进教育培养

为避免出现学生支部对学生党员“重发展、轻培养”的情况,利用“第二课堂”平台,继续发挥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培养作用。建立以“第二课堂”为平台,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党员踊跃参与,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等方面开拓视野,提升素质,积极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服务奉献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均衡发展的学生党员。

“强国复兴有我”暑期社会实践是我系推出的品牌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大学生回到家乡,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在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中,有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有学生组成理论宣讲团,走访乡村社区进行理论宣讲;有学生感叹家乡的发展迅速,开展了乡村振兴的社会调研。学生党员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实践育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每日经典学习”是我系推出的另一个品牌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积累人生智慧。我系党总支联合沧州市大运河书院,通过每日经典诵读及每日段落分享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学》《孝经》《论语》三部儒家经典分别对应不同年级学生,让青年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由于学生处于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主要目标,大一年级学生读《大学》,树立“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大二学生读《孝经》,体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人生态度;大三、大四学生读《论语》,习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人生智慧。各年级学生自发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定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在每天的经典诵读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学生党员通过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党的先进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从多方面提升党性修养[5],做到知行统一,同时将实践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第二课堂+党建”模式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学生支部党建工作模式的运行中,也必然会遇到一些挑战。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手机上获取信息的当下,能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是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一方面,要在各新媒体平台搭建理论学习平台,树旗帜、展形象,做好理论宣传。另一方面,要把“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开展好线下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还要在线上加强宣传,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各种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第二课堂”活动内容需要随着工作的开展而逐步调整和扩充。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将学生支部党建工作贯穿育人体系全过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及内容,让学生都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找到兴趣,积极参与,全面发展。“第二课堂”量化考评体系中各项目所占比重及分数的测算也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我系的考评体系仅为依据我系学生实际情况及校内学生活动的开展情况而制定,要想在其他高校学生支部推广实施,还需针对具体情况做出优化调整。

4 结语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创新发展,应更加契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党建融入学生育人全过程,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构建新的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系“第二课堂+党建”模式的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把稳学生支部党建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在“第二课堂”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工作,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不同身份细化学生支部党建工作,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各个模块,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持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及内容,真正形成党建和“第二课堂”的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以“第二课堂+党建”的创新工作模式助推高校育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翠,周童,吴孟珂. 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蓄电”功能[J]. 现代职业教育,2021(31):132-133.

[2]杨明凤.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现状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

[3]王盛琳. 推进“第二课堂”建设 拓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阵地——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52):10-12.

[4]杜一宁,霍铃玲. 探究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学生党建“育苗”阶段中的作用——以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 才智,2017(26):169-170.

[5]唐福齊. 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2):115-119.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党建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基于.NET的信息化党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