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6-04王叶菲

南北桥 2023年8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王叶菲

[摘 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亟须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生产安全,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减少支出,在安全生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基础还不够,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到重要的位置,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较为薄弱,对于企业员工的一系列不规范操作视而不见,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未按照要求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安全生产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落实。此外,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不够,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导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不能精准施策,埋下安全隐患,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1.2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

笔者在参加企业标准化评审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不完整,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明细台账,费用报表中缺少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凭证不完整等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往往把提升生产效益作为首要任务,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投入,这与安全第一的原则不符。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企业在落实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生产管理中生产设备设施老化严重,企业的厂房和仓库等不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企业未能给从业人员购买工伤保险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企业未按要求开展员工安全培训等。经费的不足大大限制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本应该落实的安全措施形同虚设,企业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大大下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素未起到应有的效果。

1.3 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欠缺

有的企业虽然员工人数多,但由于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安全素质欠缺的情况。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造成很多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不能够理解适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要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培训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一是企业在标准化建设中未能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订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培训计划;二是企业缺乏对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三是企业开展了安全培训,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不完整,缺少培训学时记录、培训内容等关键要素;四是完成培训后未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评估档案不规范。另外,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者不到位,很多安全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且流动性较大,不能够真正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内容,这样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非常困难。此外,基于企业自身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部分企业采取委托第三方安全咨询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方法,但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果。

1.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在企业中的延伸即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能够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生产工作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没有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还有部分企业不具有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没有根据实际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有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不能够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突发状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很多企业已经通过了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能有效结合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有效使用标准化体系,也就是产生了认证和实际工作不匹配的情况。

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优化对策

2.1 树立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氛围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产生约束和引导,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

果[2]。通过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达到安全治理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培训。比如针对操作人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知识讲座,开展实操演练,重点强化安全技能培训;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企业安全建设相关制度的专题培训。二是坚持树立先进典型。定期开展安全比武、评选各类安全标兵等,形成倡导安全榜样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让员工通过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等活动提升安全意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利用高科技宣教平台,运用VR虚拟技术模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现场,组织企业员工参与体验模拟事故,让体验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事故带来的巨大伤害,从而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四是实行考核淘汰制度。把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考核常态化,定期实行末位淘汰、轮岗培训制度,在员工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良性循环机制[3]。

2.2 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落实到位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制订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汇总企业每月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定期更新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足额提取和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不得随意挪用。

企业应当根据年度主要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完成设备设施的检修、报废处理工作,通过更新科技含量较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提高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的设备设施和所有安全生产条件在达标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4]。安全生产费用应用于从业人员培训,企业应根据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完成安管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安全教育培训,转岗和离岗一年重新上岗者安全教育等培训工作[5]。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费用要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定期向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告安全生产费用支出情况。

2.3 强化岗位间的安全标准化管理

在強化岗位安全标准化管理中,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通过开展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全面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总体业务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并能够主动提升各项专业技能和素养。通过定期开展全员培训和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等培训形式,促进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充分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视频的宣传和能力测试等,通过该形式确保企业员工能够随时参加教育培训。第二,强化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配备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按照具体要求监督企业员工的各项工作,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制度,确保每名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安全责任问责制度,通过有效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提升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企业在安全生产中除了要重视岗位安全标准化管理,也要强化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详细掌握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针对每一个班组进行工作活动的安排,确保企业员工能够深刻理解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考察员工的理论储备、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消除生产中由于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突发事故。二是要根据日常管理工作实践和班组生产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三是打造畅通的沟通协调渠道,确保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在企业运营中按照工作责任设置不同的业务部门,均需承担必要的企业生产任务,强化各个部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是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主动接受专业培训,企业宣传部门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分析各个部门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其次是强化监督和管理并确保具体的执行效果,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和规范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时刻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工作效果和态度等,要根据生产目标确定绩效考核文件,有效考察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所有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等;最后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的验收,主要考察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以便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达到最优的效果。

2.4 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一要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制度。制度只有层层深入才能发挥实效。要定期识别、获取企业适用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把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运行制度有机融合,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运行。二要强化责任制度落实。制度是管理的基石,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职责和权限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具备相应的工作条件,保证其在安全生产方面有权能履行其职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应当与企业组织机构相适应,并在组织机构中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相适应。三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与反馈机制。员工之间、班组与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应建立相互制约的机制,畅通违反制度举报渠道。人人既是制度的监督员,又是制度的践行者。此外,企业要通过日常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不定期督查制度执行情况,对未按照规定落实安全管理的人员,要求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人员追究责任。

3 结语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欠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建议企业从强化安全理念、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落实到位、强化岗位间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培双. 试论如何以企业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J]. 中国设备工程,2021,(18):34-35.

[2]陈艾霞,鸿雁. 花炮企业安全文化与标准化讲座[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4(2):26-33.

[3]杨月江,傅贵,杨庚宇. 强化安全文化理念是预防事故之根本[J]. 煤矿安全,2007(5):88-89,93.

[4]孙益民.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应着力做好七个方面工作[J]. 江苏劳动保护,2006(6):19-20.

[5]柴计旺,崔兴洲,王杰. 造纸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J]. 中华纸业,2017,38(9):28-33.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