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

2023-06-03李鲜艳李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个人利益个体化培育

李鲜艳 李赟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的呼吁,人们要在共同秩序中共存,但现代化趋势迫使人们从原有的生活制度中“脱域”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出现个体化的趋势。大学生逐渐脱离传统的庇护,走向风险社会,不得不为自己的发展而负责。这种个体化倾向使大学生的思想、生活方式、观念越来越个体化、碎片化、私人化,导致公共精神缺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突破个体化的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品质,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078-04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公共性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公众生活中顺利生存,一定要有维护公共秩序的精神。而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要成为未来社会主要的公民,“公共性”与“个体化”形成明显的对比,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难题和挑战。高校应正视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大力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质量,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人才。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大学生公共精神是指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体现的一种积极进取、奉献精神和公共意识。它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培养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首先,大学生公共精神包括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学生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此外,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1]。其次,大学生公共精神也表现为奉献精神。大学生应该具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各种慈善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最后,大学生公共精神还包括公共意识。大学生应该具有法律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大学生应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坚持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来看,大学生公共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责任担当、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只有通过培养和践行大学生公共精神,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二、个体化时代挑战的内涵及成因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公共空间的迅速增大丰富了公共活动,让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愈加多样化,公共领域已经成为公民重要的交流生活场所[2]。公民思想交流也出现空前的碰撞,公共精神成为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价值追求,引领公共生活有秩序、有活力地向前发展。而新时代的个体化挑战是指每个大学生在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这种挑战源于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其背景、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于公共精神的理解、认识、接受程度以及行为表现等也会存在差异,这就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了个体化挑战。不同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有所差异,对于一些行为表现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更注重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贡献。或者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而缺乏对社会责任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这也会影响他们在公共精神培育方面的表现。此外,不同的学校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大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诱惑和挑战,如消费主义、网络游戏等,这些都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公共精神培育。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基于学生主体的分析

(一)削弱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关注

笔者已于前文中表述过,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个体化挑战会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产生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个性、背景等原因,更注重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贡献。而公共事务的参与需要公共意识的支持,公共意识是指公共主体意识,大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国家、集体、社会等公共事务,坚持批判、公平的精神参与公共事务,坚持理性处理公共事务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来维护个人利益,促进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和谐共生。公共理性强调“理性思维”,是大学生在公共领域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素养。大学生要用理性的方式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既要有潜心学习的态度,又要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同时,这种理性还表现在思考选择时超越个人的情感,主动以公共利益为先的大局意识。公共精神就包含这种公平正义的道德准则,如果没有公共理性不可能真正参与公共活动,不可能正确地处理公共与个人的权益,也就很难具有公共精神。而现实中,大学生个体在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形成思考个体的利益与价值为自己而活的思维方式。大学生从依赖传统生活环境逐渐独立自主,思考“为自己而活”,工作、生活都以“自我”为中心,以对自己负责来规避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大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能力,掌握抵抗风险的职业技能,关注个人利益,为满足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而努力奋斗[3]。诚然,人的能力、注意力等是有限的,關注自我过多,对集体、社会的关注必然会减少,甚至参与某些公共事务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自我,个体主义的倾向明显。但是作为现代大学生,肩负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忽视、逃离公共事务,公共精神缺失,公共情怀冷漠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削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公共责任是大学生参与公共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大学生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只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才能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承担公共责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把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公共事务的发展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促使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从一些大学生的生存方式来看,推崇“宅”生活,拒绝参加公共活动[4]。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个体生存空间离散化和生活方式快捷化,部分大学生个体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私密化。部分大学生宁愿“宅”在家里,对学校、家庭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也不善于主动沟通,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无法承担社会公共责任。正是对公共生活的逃离,一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越发空虚,出现恶性循环,他们的“宅”也成为现在的一种时尚。公共精神形成于公共生活,脱离公共生活的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缺乏的,也难以形成融入公共生活的公共关怀,产生理智的公共理性。归根结底,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存在差异,最终呈现出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侵蚀学生的思想品德

“人是社会人,总是以实践方式把握世界,使世界成为‘我的世界,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人格。”大学生通过观察社会体会社会冷暖。市场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评价。但传统的理想社会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冲突,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价值选择迷茫,造成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际关系构建的混乱。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从表面上看是公共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实质是从内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调整,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纷繁的社会公共生活中,能明辨是非、承担责任与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公共的关系,能逐渐从重视个人利益转移到凸显公共利益[5]。在个体化的挑战之下,“自我”成为大学生竞相角逐的“稀缺品质”,“不求品行端正,但求特立独行”成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不仅为学生带来极其沉重的精神内耗,还在潜移默化中瓦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有成果,而倘若学生过度“自我”,秉持着歪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世界,就容易跌入“越描越黑”的陷阱,最终形成残缺的人格。

(四)影响综合素养的提升

从理论上来看,个体化是指每个人的性格、背景、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呈现出的“自我”,而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极端的个体化也会导致学生在某方面能力提升不足。譬如,对于某些学生而言,由于性格内向、交际能力弱等原因,他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和害怕与他人交流,这会使他们在课堂、实践活动和社交场合等多种情境下难以有效沟通;或是由于以自我为中心、互信不足等原因,无法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良好协作,这将使他们无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呈现出协作能力方面的缺失;由于学习方法陈旧、思维方式单一等原因,无法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得足够的优势。可以说,个体化不是“洪水猛兽”,但过度个体化的的确确能够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形成障碍[6]。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基于校方视角的分析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从地区来看,不同地区高校公共精神培育的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高校往往拥有更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公共精神培育课程和实践机会。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可能会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公共精神培育的条件相对较差。在相同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的高校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综合性大学一般拥有更为完善的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更多的公共精神培育机会。而一些专业性大学或地方性高校则可能受到经费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公共精神培育的条件相对较差。不同专业领域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热门专业领域,如计算机科学、金融、人工智能等,由于市场需求大,经常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人才、设施、资金等[7]。相比之下,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等非热门专业领域的教育资源则可能较为匮乏。这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会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造成影响。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所处的地区、学校类型或专业领域的原因,无法获得全面的公共精神培育课程和实践机会,从而限制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产生影响,使一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二)教育体系存在缺陷

总体来看,高等院校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教育体系的问题主要呈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在教育目标方面,大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评价,这导致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成绩压力过大而忽略了自身公共精神的培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方面,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这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公共精神培育课程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对学习感到麻木的情况;在教育方法方面,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课堂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这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共精神的理念和方法。

五、个体化挑战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困境的纾解策略

(一)重视个体化问题,加大资源投入

显然,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个体化转型,去传统化,脱嵌,通过书写自己的人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以及无法抗拒更加独立和个人主义的压力。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与特点,认清社会个体化现象,理解脱嵌与再嵌入等。正确认识个体化的进程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前提。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个体化倾向更加明显。大學生越来越“宅”,更加关注自己的私密生活;部分大学生凡事思考都以“自我”为前提。但归根结底,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从来不是毫无来由的,我们需要正视的是个体化的普遍性问题,要形成帮助、帮扶、引导大学生的观念,而不是一味“围追堵截”,视广大学生如敌人。

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高校思政力量以及社会力量都更应当加大对公共精神培育的资源投入,致力于帮助广大学生走出“过度个体化”的泥淖。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鼓励高校开展公共精神培育的财政补贴、评优评先、考核考评等措施,以激励高校更加积极地开展公共精神教育。政策激励机制应当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同时要避免简单地以表面数字为衡量指标,从而形成浮躁的追求;对高校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教育质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生和教师,从而提高公共精神培育的水平。这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社会力量而言,政府可以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精神培育,为高校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加强公共精神培育。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公共精神培育的影响范围。

(二)尊重学生想法,孕育公共精神

在个体化社会进程中,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现实社会的问题有一定的偏差。大学生接受集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旨,但是社会现象和未来的生活经历必然面对个体对公共生活的迷茫,甚至对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产生抗拒。学校、家庭、社会应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家庭营造和谐氛围,改变传统重视智育的观念,逐渐引导孩子参与公共生活、服务公共的意识;社会始终坚持正确的集体教育目标,但高校应该正确结合社会个体化的必然性,给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公共精神教导,而不是脱离实际、超越现实的说教,尊重大学生正当的个人利益与选择,鼓励大学生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识,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有理性判断,产生积极的公共关怀,呈现一名大学生的公共精神。鼓励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塑造,进行自我权利的追求,但也要注意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发展,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合理衔接发展,促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与实现社会理想完美地结合,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的公共精神。

高校也应当立足现有的教育体系,植入公共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抵消个体化所带来的冲击。第一,在生活中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的指南,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公共生活,感悟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及时调整个体的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应意识到,个人的合理利益是以集体的公共利益为前提的,没有公共利益就不能谈个人利益。但这也不是要求大学生片面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正当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追求个人利益也是实现集体利益的方式。第三,要求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行独立思考,形成独立意识。大学生不仅仅是家庭的成员,承担家庭责任,在校园还要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的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逐渐形成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产生公共责任。

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常规教育覆盖不到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脱嵌”原来的传统关系网,重建新的生活秩序,不得不面临生活的风险和压力,因此一些大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让自己单独地面对外界的挑战,将自己束缚在自己的圈子里,疏离了与外界的联系。网络世界的发展和成熟加剧了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交往成為大学生重要的日常活动,大学生也成为虚拟场所的建设者和主营者。因此,突破大学生个体化生活的困境,一方面要加强现实生活共同体的建立,另一方面要重视虚拟世界亲密关系的建立。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大学生都应该成为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主体,注重公共理念、公共责任、公共归属的培养。在虚拟网络平台,大学生更要依托现实生活的关系,创建友好、互动的网络共同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来克服个人主义的蔓延。

总之,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的优化已经刻不容缓,面对个体化的冲击,传统教育不能够正视学生的心理诉求,将社会责任的包袱简单、粗暴地推向学生,罔顾学生的个人感受,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只会将学生推向“脱嵌”与“自由”,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因此,高校、有关部门以及社会上有责任感的企业应当建立合作关系,集合全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用言传与身教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而使公共精神觉醒,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鲜艳.当代社会生活个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0):161-164.

[2]陈嘉婕,牛小游.网络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2(1):5-7.

[3]白玉.列维纳斯他者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及其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5):61-65.

[4]贾格年.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7):235-238.

[5]陈凤娇.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6]陈凤娇.个体化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7):126-129.

[7]周紫玲.探索课堂中学习、实践中锻炼、环境中熏陶三位一体的高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模式[J].高教学刊,2021(6):189-19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个人利益个体化培育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