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3-06-03宋志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4期
关键词:意向量表环境

宋志超

[摘           要]  通过实证调研,重点研究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关系中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通过构建创业意向、创业行为、创业能力、创业环境感知等要素在内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潜在创业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将创业意向转变为创业行动。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分别正向影响创业行为,创业意向正向影响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在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    键   词]  创业意向;创业行为;创业能力;创业环境;变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010-04

一、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国家经济面临着结构重新调整,经济驱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创新创业正成为我国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基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新浪潮,而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达1158万,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剧,就业矛盾进一步激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当中。[2]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上创业环境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创业意向。但不是所有的创业意向都可以转化为创业行动。有研究表明,69%的意向创业者在随后时间内基本没有采取创业行动。[3]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大学生创业意向转变到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高校等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还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创业活动的认识,促使他们中具有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正视创业行为,对于推动高职大学生成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创业意向到创业行为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设计

本文以温州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等相关的文献综述结果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过程理论关系模型,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等模型构建了关于创业教育、能力、环境、素养为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以探索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假设。

(二)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之间关系

创业意向是一种心理学的认知范畴,是个人从事创业行为的前置条件。在研究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关系时,学者们通常认为创业意向可以预测创业行为,而且比其他因素更具有预测能力。[4]然而,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意向只能解释创业行为变异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复杂的、长期的创业行为预测准确性较低。[5]因此,仅仅有创业意向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最终成为一名创业者,创业行为的产生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并受到多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故而,创业意向只是创业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要实施创业行为,个体需要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

创业意向并不必然导致创业行为,但是个体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意向,才有可能最终实施创业行为。因此,应首先研究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影响的大小和显著性程度。刘宇娜(2018)将创业意向分为感知希求性和感知可行性两个维度,经检验这两个维度对创业的机会识别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宁德鹏(2017)假设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影响关系中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是中介效应,然后对这个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创业能力在创业意向和创业行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因此,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创业能力对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H3:创业意向对创业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H4:创业能力在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基于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初步完成问卷的设计。本次研究对象是温州高职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共收集问卷样本1307份,筛选出答题时间过短和无效问卷共85份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22份,有效问卷率为93.50%。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本研究自变量为创业意向,因此本研究将采用Linan的创业意向量表进行测量调查。[6]

因变量:本研究自变量为创业行为。采用余福茂等人的大学生创业行为量表,内容包括创业机会寻找、投入精力和时间等四个层次的准备行为。[7]本研究参考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创业行为量表设计为4个题项创业行为量表。实证分析中,删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因此实际测量题项为3。

中介变量:本研究中介变量为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感知。创业能力量表主要采用自蔡莉、汤淑琴等(2014)在《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的创业能力成熟量表,该量表从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两个维度对创业能力进行相关研究。[8]创业环境感知采用柯健(2021)《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黄石地区高校为例》的创业环境量表。[9]

控制变量: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将年级、专业、性别、家属创业经历、自身创业经历等作为控制变量输入研究模型。[10]

四、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一)信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20.0对量表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以评估研究数据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若信度系数值大于0.9,则说明研究数据的信度质量很高。具体的各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详见表2。

根据表2中各量表信度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创业意向量表、创业行为量表、创业能力量表和创业环境感知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9,分别为0.946,0.944,0.926和0.981。这说明这四个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水平,可以在本研究中进一步使用和分析。

(二)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通过信度检验分析,本研究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理想值,具有很高的内在一致性程度。因此,对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感知各指标进行效度分析,即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96,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自由度为55,近似卡方为17567.345,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本研究的各项指标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在分析時,根据理论假设,按照“因子的提取数目=3”的方法进行分析,总方差解释达到97.656%,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创业环境感知”。同时我们对创业行为的各项指标进行效度即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50,Bartlett检验显著性为0.000,自由度为3,近似卡方为3791.71,表明量表效度较好,适宜做因子分析。按照取“特征根>1”的方法得到1个公因子,命名为“创业行为因子”,总方差解释为89.924%,

五、研究结果分析

在上述基础上,以创业行为公因子为因变量,创业意向为自变量,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感知为中介变量,由于性别、自身及家属是否有创业经历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意向及行为,故将性别、自身是否具有创业经历、亲属是否具有创业经历纳入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回归分析要求自变量为等距或等比变量,因此先将这三个变量转换为虚拟变量,即将男性、自身具有创业经历、亲属具有创业经历选择“是”设置为1,“否”设置为0,即以“否”为参照组。根据理论假设建立回归模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回归分析的结果(多步中介模型)见文末表3。

从表3中我们可以得知:性别、自身创业经历、亲属创业经历对创业行为和创业能力的影响是正向且显著的;亲属创业经历对创业环境感知的影响是正向且显著的;性别、自身创业经历、创业意向、创业能力、亲属创业经历和创业环境感知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是正向且显著的。同时,结合模型四、模型五、模型七、模型九可知,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分别正向影响创业行为,创业意向正向影响创业能力,且模型七加入“创业能力”变量后,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回归系数变小,但依然是显著的。因此,创业能力在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合模型四、模型六、模型八、模型十可知,创业意向、创业环境感知正向影响创业行为,创业意向正向影响创业环境感知,但模型八加入“创业环境感知”变量后,创业环境感知对创业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几乎不变。因此,创业环境感知的中介作用不成立。

六、结论

本研究对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以及创业环境感知度、创业能力在两者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分析[11],结论如下:

一是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创业过程中初步思考和规划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受个人认知、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从实证研究可以看到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对于其创业行为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越强,其实施创业行动的概率越高。但是学生通过创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并不一定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

二是创业能力、创业环境感知起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而拥有强大的创业能力可以帮助创业者应对创业挫败,创业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让创业者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创业,从而激发创业意向。创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创业者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加快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变。同时,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够激励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例如,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良好的资金、法律支持和市场环境,让创业者更容易实现创业目标,使他们认为创业是有前途的选择,从而更愿意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能够对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变起到积极的影响。

三是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女性和男性创业意向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然而,在实践中,女性的创业率低于男性。性别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未来,需要通过政策和实践措施来创造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环境,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创业。

四是亲属创业经历对自身创业意向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亲属的创业经历可以激励并启发他人去尝试创业,特别是当亲属的经验非常成功时,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正确的信念,亲属的创业经验对于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和成功潜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亲属的创业经验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思考范围,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快速成功。

参考文献:

[1]甘晓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22-11-24)[2023-01-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211/t2

0221115_991578.html.

[3]Gelderen MV,Kautonen T,Fink  M.From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to Actions: Self Control and Action-Related Doubt,Fear,and Avers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5,30(5) : 655-673.

[4]梅伟惠,张玮逸.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跨国比较[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2):81-91.

[5]沙正一.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6]F.Linan,Y.Chen.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33(3):593-617.

[7]余福茂,曾鸣.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6-70.

[8]蔡莉,汤淑琴,马艳丽,等.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8):1189-1197.

[9]柯健.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黄石地区高校为例[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1.

[10]张西华,刘玥伶,彭学兵.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和创业支持感的调节效应[J].人类工效学,2020,26(1):53-59.

[11]宁德鹏,何彤彤,邓君雪,等.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为中介的大样本实证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2):93-105.

猜你喜欢

意向量表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环境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