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摩崖石刻保护研究

2023-06-03杨慧芳

收藏与投资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保护

摘要:摩崖石刻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以石灰岩等自然山体为载体,将文字、图像等镌刻于岩石之上,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摩崖石刻艺术。我国越来越多的摩崖石刻被发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呈现的文化、旅游、教育等价值愈发明显。但由于摩崖石刻大部分处于户外露天环境,受环境、气候、地质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摩崖石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保留石刻上宝贵的原始信息,需要不断创新摩崖石刻的保护方法,以提升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据此文章以石林县摩崖石刻、岩画为例,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摩崖石刻保护方法,旨在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增强摩崖石刻保护能力,不断推动摩崖石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摩崖石刻;保护

从摩崖石刻的特点来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表性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在于其具有不易损坏、不易篡改、难以挪动等特点,可较为完整地保留古人所记载的信息,为后续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1]。但由于以往缺乏对摩崖石刻的保护技术,一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逐步消弭,给历史文化资源造成了极大损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论述,这也坚定了各级组织与职能部门对摩崖石刻保护的决心。为此,进一步强化摩崖石刻的保护力度,发挥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保护优势,已然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石林县摩崖石刻资源及保护现状

石林县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多彩,在旧石器时代巴江沿岸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石林先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珍贵绚丽的历史文化遗产[2]。其中,摩崖石刻和岩画极具代表性,石林风景区包括东汉至近现代各阶段的刻立和绘制,有龙云题词石刻(图1)、朱德题词石刻(图2)、石林崖画等共28处石刻,内容多为赞美石林胜景的诗和词。

1931年春,在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题“石林”二字后石林题刻蔚然成风。1962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会委员长朱德同志到云南视察边防工作,从河口经建水视察边防返回途中顺道游览石林时挥毫题写下了“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字,字体刚劲有力,后由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请本地优秀石匠将其刻写在石壁上。石林摩崖石刻群题词内容脍炙人口,书法造诣较高,雕刻工艺精湛,深化了自然石林的人文内涵,为研究石林近现代史和彝族原始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多年来,石林县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等法规,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摩崖石刻保护的意义

(一)历史价值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通过开展多次文物普查、文物項目申报工作,建立普查成果档案,全县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和保护级别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全县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2项,石林摩崖石刻群便是其中之一。从石林摩崖石刻群的历史价值来看,石林摩崖石刻群数量多、体量大,最大的石刻高约4米,最小的只有0.3米,内容生动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如图3所示。

这些摩崖石刻不仅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石刻艺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展现方式,完整地记录了地区的历史演变,为石林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参考,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追溯历史发展渊源,填补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艺术价值

在摩崖石刻艺术中,石刻字体运用了篆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碑体、小爨体等。石林崖画用紫红石粉与动物血或植物汁调和绘制,图案内容包括人物、动物、星月画等。据考证,摩崖石刻图案为东汉和近现代所绘,描绘了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原始崇拜、古代生产、生活和祭祀场景等[3]。从摩崖石刻的景致来看,通常表现得十分丰富,形态优雅且灵活,集中体现了自然生态的神奇以及雕刻技艺的卓越,属于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其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不可估量。目前,随着摩崖石刻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发挥和传承这种宝贵的艺术,已经成为困扰大众的现实问题。为此,石林县不断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包括确定文物保护单位产权人、管理使用单位、责任管理单位和日常管理人员,明确了文物保护主体的责任,划定、公布了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等,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力求使摩崖石刻的艺术价值得到保护。

(三)旅游价值

如今,伴随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的旅游项目,可以宣泄生活的压力,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石林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的石林摩崖石刻更是举世闻名,它通过对石林历史文化的充分呈现,以及摩崖石刻艺术形式的独特表达,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驻足观赏,从中领略石林历史文化的魅力。目前,石林依据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已经将石林旅游纳入了重点内容,尤其强调挖掘摩崖石刻的旅游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使更多游客了解石林摩崖石刻,利用摩崖石刻精致的工艺、动感的线条、奇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为游客提供一场文化盛宴,让石林摩崖石刻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摩崖石刻保护策略分析

(一)构建信息化的数据库,实现石刻形态的转化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传统文物保护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文化遗产的存续提供科学方案。在摩崖石刻的保护模式中,应积极融入数字化应用理念,通过大数据所具备的海量信息存储方式,建立针对摩崖石刻的信息数据库,利用数字化方案设计、石刻数据采集、图像信息存储、虚拟漫游节目等措施,将摩崖石刻逐步转化为数字化产品,提供更多的领域保护和传播[4]。

首先,数字化方案设计,具体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处理软件,通过三维虚拟的方式对摩崖石刻进行模拟仿真,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文化传播的特点,形成具体且有效的方案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摩崖石刻的特点和价值。其次,石刻数据采集,即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测量、环境勘探等方式,全方位收集摩崖石刻的各类信息,综合建立更加真实和直观的三维空间,通过各类信息的录入与处理,形成360°三维景象,再结合激光扫描、近景摄影、图像组合等技术,搭建起贴合实际环境的虚拟空间。最后,数据处理与存储,在完成方案设计及相关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整合与存储,有效收集与摩崖石刻相匹配的各类信息。同时,要对所采集的数字化信息进行细化完善,包括摩崖石刻的主题、时间、空间、形态、纹理等,保证数字化形态转化的契合度。

(二)加强数字化虚拟修复,恢复摩崖石刻的原貌

由于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部分摩崖石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损坏,导致其观赏性有所下降。人为修复不仅耗时耗力,还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难度,一旦产生误差将难以恢复原貌。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可以通过技术虚拟对摩崖石刻进行虚拟修复,利用软件工具的不断优化调整,以使摩崖石刻修复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借助激光扫描、高清成像等技术,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摩崖石刻的本来面貌,能够大幅缓解摩崖石刻的损害问题。

与此同时,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不止于摩崖石刻的修复,还将利用AR等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立体空间构建的方式,以线上的方式全面呈现摩崖石刻景观,让研究者或游客直观、动态地了解摩崖石刻文化,利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全面互动,展现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精髓。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摩崖石刻,还能够降低外部因素对摩崖石刻的影响,缓解摩崖石刻保护的压力,给予文物管理部门更多的修缮与研究时间。

(三)创建新媒体展示平台,强化摩崖石刻的影响力

近年来,石林县认真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文物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先后投入近3 000余万元文物保护资金,使石林县一批珍贵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效保护。但从时代发展的特点来看,单纯的保护并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突破传统时空的局限,让摩崖石刻等珍贵文物“大众化”,使更多的人了解摩崖石刻、关注摩崖石刻文化,并最终加入石林文物保护队列之中。

为此,在石林摩崖石刻的保护进程中,需要积极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确保文物保护与传承同步化、高质量发展。要利用新兴科学技术的优势,进行摩崖石刻的数字化转型,在线上开展丰富的传播活动,如利用数字化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的宣传保护模式,利用三维实景、虚拟现实、动画CC技术重建等方式,让人们在线上便能够享受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摩崖石刻对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吸引力。

针对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特点,人们可设置创新型智慧导览模块,即向游客推送石林景区的数字化攻略图,展示景区周边的交通信息、景点信息、住宿信息、休闲信息、美食信息及公共设施信息等,让游客能够全方位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并结合三维虚拟地图给予游客精致化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摩崖石刻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物,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极为丰富。在此过程中,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要加强价值挖掘,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线下平台,充分发挥历史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也可建立休闲旅游项目。同时,更要优化摩崖石刻的保护机制,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优势,持续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打造摩崖石刻保护与传承的智慧模式,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

作者简介

杨慧芳,女,彝族,云南昆明人,文博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肖瑾.桂林石刻病害分析及保护研究—以龙隐岩龙隐洞石刻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6):38-41.

[2]唐承元.探秘南山國家公园名人题词摩崖石刻[J].林业与生态,2021(9):47.

[3]黄志伟.浅析三维激光扫描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31):221-223,261.

[4]邱孝凤,唐金娟.浯溪摩崖石刻文字的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J].魅力中国,2020(7):234.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保护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