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坚强科技支撑 开拓创新实干新局

2023-06-02王耀函季一润

华北电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电科院冀北换流站

王耀函 季一润

1月26日,正月初七,调试现场、实验室里已经忙碌起来。奔波的身影,埋头钻研的科研人员,电研人用“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的精气神为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活力、激情的季节,是一年计划和抱负的开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国网冀北电科院以坚强的科技支撑能力,以创新实干开新局,助力争创“两个标杆”。

实验室里耕耘

主动支撑新能源发展

向着“两个标杆”的方向,电科院抢抓机遇,紧密跟进新能源主动支撑行业难点,助力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领域迈出新的一步。

电科院研判认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发展,常规的跟网型新能源控制方式因低抗扰、弱支撑特点,已逐渐不能适应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系统运行。构网型风电机组摆脱了传统风电机组“跟随式”的控制思维束缚,具备建立电网电压、频率的能力以及主动支撑功能,目前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

“构网型新能源发电技术是提升新能源支撑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团队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发挥构网型风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支撑作用并对其开展运行实证。”电科院新能源所负责人吴林林说到。

目前,基于前期在新能源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方向的积累,依托“风光储并网运行与实证技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验室和“大规模新能源主动支撑控制技术”国网公司科技攻关团队,电科院正从“机—场—网”三个层面进行技术攻关布局,从需求分析、设备控制、场站协调、集群运行、试验实证五个方面构网型新能源参与系统主动支撑展开技术攻关。

同时,依托多项构网型新能源技术方向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电科院已成功构建具备构网能力的新能源机组数字仿真数字模型,实现了构网型机组自主建立电压/频率、稳态控制、主动支撑等功能,搭建构网型风电机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一套,并制定相应的仿真和现场测试试验方案,为深入认识构网型新能源稳定运行和支撑特性打下良好基礎。

电研成果落地

保障“大国重器”安全运维

于2022年建成了“柔性直流输电运维检修技术”省公司重点实验室,聚合国网冀北超高压分公司、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成立“冀北柔直技术中心柔性团队”、牵头成立“国网柔直关键设备质量管控工作组”。从设备运行机理、控保逻辑优化、性能检测试验、仿真推演分析等方面,深度剖析设备异常暂态原因,为提升柔直设备运维管控能力和全国网柔直工程运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同时,电科院积极响应数字化换流站建设,推进数字化换流站全量数据的接入与治理,牵头开展省级全域直流平台建设,开展柔直换流站关键设备智能状态诊断、主动预警等高级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换流阀厅内无人机部署与巡检应用等重点工作,为数字化领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3年,电科院将继续贯彻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以打造坚强科技支撑力量为主线,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聚焦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职责使命,积极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两个标杆”的建成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电科院冀北换流站
直流输电换流站阀冷却水系统故障实例统计分析
冀北小镇彰显新时代新气象
冀北崇礼区狮子沟1:5万“强化探异常”无矿体原因分析
冀北柳圹子沟一带坝的形成及演化探讨
换流站电阻冷却面板鼓包分析
换流站阀厅避雷器停电例行试验研究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同塔双回牛从直流从西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