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情绪墙:小学高段班级舆情主流风尚的探究

2023-05-31林海津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

[摘要] 模拟社会化网络舆情的小学高段班级“师生情绪墙”,将学生舆论风尚从线上转移至线下,引导学生积极发声,生成班级舆情主流风尚。让学生在同伴的互助、情绪的表达与调整中,成为积极健康的社会化小公民。

[关键词] 师生情绪墙;班级舆情;主流风尚;小学高段

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倾向公正、平等的时期。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他们,喜欢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问题,宣泄自己的情绪,但往往因为缺乏正向的引导,时常会引发同学之间线上“互相攻击”、线下“互相争执”,让班级舆情变得负向消极。

班主任可以通过构建模拟社会化网络舆情的“班级情绪墙”,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舆情民意”,营造班级舆情的主流风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交互的情绪墙积极发声,实现同伴互助,学会情绪表达与调整,成为积极健康的社会小公民。

一、自由多元发帖平台,构建情绪疏散通道

班主任需要构建一个充满人情味,又能面向全体的情绪平台,不仅可以让师生彼此进行情绪的宣泄,班主任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展开后续跟进,缓解学生的情绪问题,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首先,根据学生日常的主要情绪表现,“情绪墙”被划分为“喜悦”“委屈”“愤怒”三个区间,主要类型有求助帖、情绪帖、意见帖、日常帖、建议帖等,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在情绪墙上发布信息的自由。每个人只需要拿一张叠放在情绪墙边的情绪便利贴,通过涂抹绘画或是文字书写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是情绪,然后粘贴在对应的情绪墙区间,即可实现自己的发帖行动。

其次,师生情绪墙是多元的,具体表现在内容主题、发帖主体以及发帖时间三个方面。就内容主题而言,师生发布的话题都是自发随意的,大到对班级管理问题的建议,小到丢失一支水笔带来的伤心……所有有感而发的内容都可以发帖上墙。从发帖主体来看,发帖者除了学生,还包括老师和家长。家长可以通过邀请老师代为发帖的方式成为师生情绪墙的发帖主体之一。在发帖的时间上也是多元的,可以在课间写,也可以回家写了再带过来贴。

不管是怎样的情绪帖,在发布出来的那一刻,积极的情绪就变成与他人分享的能量;消极的情绪通过表达得到舒缓,降低了对自身的伤害。班主任和学生还可以通过便利贴的形式,表达对他人的鼓励与夸赞,这比口头表扬更富有仪式感,更能打动人心;同学之间的互相致谢或是致歉,在发帖之后显得温暖贴心。班主任可以通过师生情绪墙上的内容分析学生的情绪心态,判断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让班级情况“一墙了然”。

二、积极迅速“弹幕”回应,促成师生同伴互动

“情绪墙”可以缓冲班级各类事件带来的情绪激化,然后通过“弹幕”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各种舆论评判过程中获取帮助,增强耐受力,进而获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保持心理健康。“弹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矛盾冲突发帖,引弹幕温暖人心

班级学生的矛盾冲突,很多时候很难说清谁对谁错,矛盾双方往往各执一词,班主任在解决问题时也很容易陷入“各打五十大板”的怪圈。

这时,班主任鼓励学生在“情绪墙”上发帖,这不仅是涉事双方对自身行为的主观评判,也展现了双方在这件事情中的情绪体验,而出现在便利贴上的“弹幕”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同学的安慰。这些安慰比老师的说教更有利于平复学生的情绪。

2.因自身问题发帖,得积极行动助力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如果能用情绪便利贴把自己的心情表露出来,那么班级中的主流舆论就会给他助力,甚至会有同学帮助他一起完成相关的班级事务,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那么该名学生就会在班级中获得温暖,进而变得积极阳光。

小李做班级小管家时,因为生性比较散漫,无法较好地约束他人和自己。郁闷的他写了一张情绪便利贴。没多久,他的便利贴上就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回应,他的同桌在他的手背上贴了一个小圆片,上面写着“律”。这个举动让很多不够自律的同学纷纷效仿,一时间班级纪律迅速好转。在这些“弹幕”和同学们的积极行动中,学生的个体问题得以解决,班级舆情也慢慢形成了螺旋上升的良性状态。

3.因意见冲突发帖,获启迪反思修正

情緒墙上的便利贴,有时会包含同学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和对老师教学的意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利用这些内容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改进。在看到“老师说什么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这个帖之前,我认为我们班级的氛围是较为自由民主的。后来我就开始反思自己,也请学生们通过“弹幕”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该帖的主人小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不想写作业。作业对他们来讲很容易,对我来讲太难了。为了完成它们,我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太不自由了。”其间,小曹的妈妈也委托发帖:“小曹的作业花费那么多时间,我要崩溃了。”这些帖让我反思修正了自己的作业设计。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我重新调整了作业的分层布置,让“双减”得到了点位落实。

三、民主协商安全约定,助力班级舆情导向

师生情绪墙在实施过程中,偶发一些负面问题:在便利贴上用漫画攻击他人;在使用“弹幕”权限时,使用不文明的语言,甚至对便利贴的主人进行语言上的嘲笑攻击……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受到“网络暴力”“键盘侠”“喷子”的影响,遇到情绪墙的发帖与“弹幕”行动,就会有恶作剧的心态和行为。此时出现的问题是班级舆情主流导向的最佳教育契机。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讨论,协商制定师生情绪墙的安全约定(如下图)。

民主商讨出师生情绪墙的共同约定之后,整个班级氛围发生了质的变化,互帮互助成为班级的主流。因为“弹幕”的积分几乎没有门槛,只要举手之劳就能奖赏多多。极个别调皮的学生随着积分的增长,还发现了帮助别人的乐趣,交到了好朋友,于是也就没有时间去“博关注”了。

四、实现积极效应波段,生发舆情主流风尚

师生情绪墙在进程中往往会经历“游戏好玩—较真胶着—反思启迪”三个时期。其间,班主任通过不同形式的指导介入,实现积极效应的波段提升,最终生发舆情主流风尚。

1.以身示范,从好玩到有用

学生们刚开始会觉得新奇有趣,发帖内容简单日常,指向模糊,“弹幕”也是以画表情包为主,氛围和谐,但效果甚微;怎样发帖,教师的示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天,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耳边是闹哄哄的声音,笔下是乱糟糟的作业,我很烦躁。于是,我深呼吸后,在情绪便利贴上写道:“这么多错误都没发现,还那么吵吵吵,真的好生气!”随后,作业本上学生们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他们对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渐渐地,那些订正完毕的学生也不再影响我改作业了。

班级卫生保持是老大难问题。扫完地不足两小时,地上已经是各色垃圾。我在情绪墙上发帖:“我要干净的教室!”在表明诉求的同时,也缓冲了我的情绪。学生们围观后,有几名学生拿起扫把开始打扫起来。

当教师面对自身工作问题,特别是班级管理问题、学生学习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时,就可以通过情绪便利贴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用积极的态度去寻找解决策略。

2.介入调控,让较真不胶着

根据情绪便利贴的使用跟踪情况来看,有个别帖子会牵涉对其他人的评判,被评判的学生会进行评理,学生之间很快就会处于较真胶着的状态。这个时期的“弹幕”“发帖”会有浓浓的火药味。此时,班主任需要及时介入,通过班级民主协商会,进行全员舆论评议活动,并适度进行温情的导向调控。

例如,情绪墙上,小炀愤怒地表示:“为什么都要听女生的话?为什么都批评我们男生,认为老师重女轻男的扣1,反对的扣2。”他的同桌小彤发帖:“轮到你们男生值日时,中午不打扫卫生,都让我们女生做,自己只知道玩抓人游戏,连作业也不及时交,都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下降到什么程度了,还嚷着要拆组。”班主任适时介入,引发大家民主讨论,一一对应问题症结,小炀在事实面前低下了头。稍后的值日时间,他默默地拿起了扫把。

3.一周一结,在反思中启迪

在“发帖”表达、“弹幕”回应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而学生遇到问题时产生的负面情绪与消极行为所导致次生问题的出现才是关键。因此,让反思启迪期的师生“发帖”与“弹幕”变得客观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促生了“师生情绪墙3.0版”周期的形成。班主任可以采取每周一结的方式,由班级小管家负责对情绪墙上剩余的便利贴进行整理归类,以学生的视角评判选择便利贴的去留问题,特别重要且必须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则留在下一周的心育课或是班会课一起解决。

班级学生小陈情绪容易激化,曾经离家出走,一旦生气无人敢招惹他。有一次生气上头,他不管不顾地推翻了桌椅。事后,我引导周边的同学通过便利贴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胆小的女生说:“好害怕,他为什么不会好好想办法,我不敢和他说话。”理性的男生说:“遇到事情这样大闹,事后还得要去补救,还不如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呢!”我也把我的想法通过“弹幕”表达出来:“肯定是气急了才会这么做的,真想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遇到事情老师同学都会帮助你的,光拿东西撒气没什么用。”这一周里,我发现小陈经常在“班级情绪墙”前驻足。一周一结时,我发现小管家把这些便利贴都收了起来,送给了小陈。

“班级师生情绪墙”的三个不同时期在班主任适时有效的导向介入中,班级正向主流舆情呈现出波状动态上升的效应通道。每一个学生个体或班级群体问题经历的“发帖—弹幕—行动”的周期活动,都在不断推进班级舆情正向发展,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以此构建的班级空间安全自由、班风学风正向,学生实现了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马丁·塞利格曼等.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经典[M].洪莉,译.北京联合出版传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3.

[2] [美]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北京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

[3] [秘]贾米勒·扎基.选择共情[M].张俊杰,译.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4]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林海津   浙江省温州市百里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探讨小学高段作文指导的教学方式
浅谈小学高段扩展语句的几种方法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让学生做作业的主人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高端数学家庭作业的功效
感觉 感受 感动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