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四史”教育多维协同模式实践与探索

2023-05-30宋晓雪邓叶焕

中关村 2023年3期
关键词:四史党史思政

文 宋晓雪 邓叶焕

大学生是高校最具有活力的群体,是优化党组织结构的新生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后备力量。但高校党建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四史”教育开展不平衡、重视程度不一,党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较为突出,其余“三史”教育有所淡化、教育效果不明显。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的现状和问题,从“环境层”(学校层面)、“执行层”(教师层面)、“受教育层”(学生层面)三个层次逐步分析,找到解决方案,以党史教育为先,逐步深化其余“三史”教育,实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目标,重点研究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推动“四史”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立德树人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放在首位,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新中国发展进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担负着培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的重任。同时,学生党员是高校最具有活力的群体,是优化党组织结构的新生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

(二)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需要

三观通常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完善主要是本人通过不断发现真理而逐渐产生的对精神和物质的认可程度。每个人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未知来达到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为重要,这能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战胜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开展“四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们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做出牺牲和贡献的人民英雄和先进模范学习,通过了解祖国发展进程,增强民族认同与历史认同,坚定信心。从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进程中学习不屈不挠、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乐观看待自己及周边发生的事物,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自我修养。

(三)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的需要

如今,信息传播渠道广,互联网上充斥着很多历史虚无主义恶意颠倒历史事实、抹黑历史人物、鼓吹宣扬错误的历史观,使得一些初入校园的大学生思想出现混乱。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不够了解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未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8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通过开展“四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历史真相,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外来敌对势力,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动摇,从而使其逐渐成长为素质过硬、本领高超、政治端正的当代大学生。

二、高校“四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功利主义色彩,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足、不系统,在一些党发展的关键节点甚至存在疑惑和偏差,更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部分学生党员容易受多元文化、碎片文化、不同价值观冲击的影响,从而干扰了自身的价值判断力和政治鉴别力。一些学生党员容易忽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党员标准,从而导致对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到位,进而对党的认识不到位。

(二)高校第二课堂形式单一,缺乏灵活全面教育

“四史”的内容贯穿高校思政课的始终,但第二课堂的形式传统且单一。各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上,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形式,即通过听讲座、报告或会议,这种方式内容缺乏创新、针对性,而且理论教育占据主导,缺乏社会实践教育,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按期进行党课宣讲,这种集中式的培训在短期内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但是学习效果不明显,有所削弱。

(三)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弱化,尚未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方法上都存在着协同育人的可能性。少数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未能有效地通过交谈交心确定学生对“四史”学习的焦点和难点,未能同思政课教师一道完成思政专题教学方案,缺乏推动四史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三、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课堂制度,创建“四史”小课堂

学习“四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坚定信念,党的百年征程和历史经验始终是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无论在革命年代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优秀党员、时代模范的先进事迹,他们不可摧毁的坚定政治信仰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都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财富。学习“四史”已经不能局限于日常思政课,而是将课堂制度灵活化,创建“四史”小课堂,利用正课外的课余时间,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开展“四史”小课堂活动,大家集思广益选取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经典故事进行梳理和讲解。

(二)利用党团日活动,深入学习“四史”

基层党支部、团支部是大学校园内进行各种活动的组织和载体,党团日活动是在基层党团支部开展的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效果良好的党团基本活动,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在党团日活动中开展“四史”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国家发展历程的同时,激发出爱国情怀。在党支部和团支部活动中,开展“四史”交流会、“四史”学习互助小组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党支部团支书书记、宣传委员发挥支部引领左右,支部成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学习生活、人生规划,讲述自己学习“四史”的体会、感悟和收获,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四史”精神含义的理解。

(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给历史资源增添活力

校园文化是全校的精神家园,能在无形中影响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校园文化环境是依托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底蕴,融合教育与艺术,创设“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色文化长廊、举办“四史”定向越野赛、党史大电影观摩、党史电视剧观影等室外活动,将“四史”学习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娱乐中,以学生们更加能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运动与娱乐过程中学习“四史”、了解“四史”,在运动、娱乐、社交中加深对“四史”的学习和了解,开启师生学习红色文化之旅。

(四)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加强“四史”学习教育载体建设

“四史”学习不要局限于理论学习,通过学、赛、唱、讲、展、演等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喜好,将纸面上的历史育人资源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育项目。通过微视频、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进一步释放“四史”学习教育资源的育人实效。

四、实践与探索取得的成效

(一)学院层面,组织丰富多彩校园活动

在学院层面,组织“永远跟党走,启航新征程”——“我们这十年”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历史依据、知识积淀、思想启示和榜样示范,同时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使他们在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时,能将历史的视野和现实的视野充分融合,善于总结经验规律,以形成更稳定、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二)教师层面,辅导员与思政教师联合助力

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都肩负着立德树人、传播“四史”的任务,在教师层面,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联合助力,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以“四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各系部举行红歌比赛,各班集体精心准备参赛曲目,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汲取党史国史力量,在思政课中进一步增强团员党员青年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四史”学习与宣传。

(三)学生层面,身体力行学习“四史”

在学生层面,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用活河北各地红色资源走进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从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了解革命历史故事等方面入手,针对教育力度弱的问题,师生同频,暑期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着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团围绕立德树人,扎实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努力做到“四史”教育从“入教材、入课堂”到“入脑、入心”。

五、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高校育人应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突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构建“四史”学习长效路径。

本文将高校“四史”学习现状深入课题研究,进一步分析目前“四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完善已有“四史”教育项目并探索活动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与途径,以知促行,继续增强“四史”教育的理论性和趣味性,不断总结“四史”教育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着力解决“四史”学习引擎马力不够、内涵广度不够、形式创新不够、效果转化不够的问题,确保“四史”学习教育无死角、全覆盖,增强新时代“四史”教育成效。通过开展“身边的思政课”“四史”理论宣讲以及“大家经典”读书会的方式从实践、宣讲与理论三个方面将“四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不断丰富学生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广大同学进一步厚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猜你喜欢

四史党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