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路径

2023-05-30刘滢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资源

刘滢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精心筛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文章从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论述教师如何利用常见的制作工具对筛选的数字化教學资源进行轻量化二次开发,如何自主创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将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有机融合,更高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软件;轻量化二次开发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在开发教材以外的资源时,要注意选用科学、真实、多样的生物学材料,如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自然现象、科技新闻、科学史等学习材料,这些材料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图片或动画、视频等”[1]。目前,常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VR/AR等。近年来,随着慕课、微课、直播课、录播课的全面推广,许多教师参与了音视频课程资源的制作。教材出版单位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围绕纸质教材来制作数字教材,如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等,都为各自的数字教材开发了成体系的学科交互动画、实验演示视频、情境讲解视频、交互问答等资源,并基于数字教材平台实现资源互动,全面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全流程。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明显改变了学生知识获取方式和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2022年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在试运行阶段,平台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2]。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通过各种平台获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科学性等均明显增强,但是不少教师仍反馈找不到合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学生的学是个性化的,教师的教也是个性化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开展教学,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需要保证科学性和趣味性,还需要增强适切性。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轻量化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并不完全使用网上下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是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进度选择适宜的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教育出版实践经验,策划组织教师编写和制作大量课程资源,其中发现虽然很多教师的动画或视频脚本设计得很精彩,但是难以用适合的技术手段来呈现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是技术门槛,如果对媒体呈现技术接触得较少,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熟悉各类软件。而目前市面上的软件种类繁杂、功能各异,优缺点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教师应选用何种软件进行创作也没有固定标准。在通常情况下,图片加工会用到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音频处理会用到Adobe Audition,视频剪辑会用到Adobe Premiere,微课录屏会用到Camtasia,等等。除了要使用这些软件,教师还要掌握硬件设备的使用,如是否需要使用电容麦克风,使用麦克风时如何避免喷音,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绿幕,如何自制“提词器”等,这些技术问题让教师望而却步,很多教师因此放弃制作个性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选择在网上下载现成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师并不需要完全熟练掌握上述软件的使用方法,通常只需要为学生构建和呈现一个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易进入学习状态即可。因此,教师只需要在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轻量化二次开发即可。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轻量化二次开发的路径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指教师搜索到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内容与自己的课程设计并不完全适切,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组合、剪辑、重新配音、画面局部修改等简单加工,使构建的教学情境与教学设计更加贴切。由此,笔者为了减少教师试错的时间,总结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的常用软件的加工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助力教师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更加富有个性、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素材的获取和积累

教师获取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素材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网络下载,网络素材丰富,获取省时省力,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侵犯著作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6项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这说明如果教师仅将从网络下载的素材用于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教师将素材制作成微课等视频课程进行出版或售卖,则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第二,情境不适切问题。大部分的网络图片、视频等素材通常由创作者从自己的生活视角出发进行拍摄、创作,并不一定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而且创作者所表达的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情境有一定距离,这不易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如果教师想要从网络上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搜寻。第三,文化差异问题。有些学科知识相对小众化,关于这些学科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丰富,如生物学的微观世界、化学的化学反应现象等,这些教学资源在国内较为稀缺,教师难以找到合适的素材。因此,教师只能使用国外素材,而国外的素材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其创作者在视频中或多或少会融入本国文化,客观性受到一定影响,并且与国内教材体例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若要使用该类素材,还需要对其进行本土化、个性化加工。

面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教师平时可养成自己动手拍摄、积累素材的习惯,利用手机拍摄记录与课程相关的照片、视频,既可在学校及生活环境中挖掘素材,也可拍摄学生开展活动、做实验的过程,然后将这些素材应用在相关的教学设计中。另一方面,教师在拍摄素材时尽量拍出虚实分明的景深效果,即将镜头靠近拍摄主体,并与背景保持一定距离以虚化背景,较好地突出拍摄主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观察学习的物体上。而学生在上课时看到自己的同学、熟悉的校园、周边的事物等,会更容易被吸引,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数字化教学素材共享平台,即多媒体素材库,这些素材库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视频、图片、配乐等,每个素材库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且素材类型各具特色。在这些素材库中,既有按自愿收费的专业素材库,也有包年付费的微利素材库。笔者建议学校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合适的素材库,以供教师可便利使用相关数字化教学素材开展教学活动。

(二)图片素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

图片素材处理常用的工具是PPT和Photoshop(以下简称Ps)。图片轻量化二次开发一般包括“裁剪”“抠图”“污点修复”“编辑文字”等,教師掌握这些功能后基本就能根据教学需求来加工图片素材。笔者根据不同需求分类介绍常用到的图片处理方法。

1.需保留图中的一部分—裁剪与抠图

第一,规则区域的裁剪。例如,图片裁切后是一个长方形或圆形等规则形状,则可以直接在PPT中操作。教师在PPT中插入图片后,在“图片格式”中选择“裁剪”,也可以直接点击“插入”,选择插入“形状”(这个形状相当于外框,图片会按照这个形状裁剪);然后右键点击插入的“形状”,选择“设置图片格式”,给该形状填充待裁剪的图片;接着点击“裁剪”,即可调整待裁剪图片的大小以及图片与“形状”的相对位置;最后图片的外形被裁剪成插入的“形状”。第二,不规则区域的裁剪(把需要的部分从图中抠出来)。这可以使用PPT“删除背景”的功能。教师在PPT中插入图片后,在“图片格式”中选择“删除背景”,PPT会自动识别图中的主体,并将背景用紫色标记。一般来说,PPT软件程序对图片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师需要手动标记需要保留或删除的部分,PPT软件程序会自动根据标识区域的特点重新裁切图片。这种方式适合图中主体和背景色差较大且边缘清晰的图片。第三,复杂图片的裁剪或抠图需要使用Ps。教师可在Ps中选择“魔棒工具”或“套索工具”选取图片主体;也可以使用“选择”菜单中的“主体”功能,更加智能地选取图片主体,结合“套索工具”精确地“圈”出需要裁剪的部分,然后点击“Delete”键即可删除多余区域。

2.需去除画面中的部分—污点修复

图片画面中需要去除的一小部分被称为“污点”,在PPT中,教师可以裁剪污点附近的区域,并移动覆盖在污点上方。如果污点处于复杂的背景中,教师只需要使用Ps中的“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涂抹一下即可,因为Ps会自动分析背景,在污点的位置填补背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另外,“编辑文字”“色阶”“色相饱和度”“对比度”等的调节都可以在PPT中的“图片格式”中实现。

(三)音频素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

教师搜集的网络音视频素材可能来自纪录片、电影、动画片、新闻等,虽然画面片段符合教学设计要求,但配音可能与教学无关,通常需要重新配音。目前,市面上一些专业的麦克风,可以轻松捕捉到声音细节,但是大多价格昂贵,需要单独配备声卡,并且安装好一套设备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对教师而言并不方便平时配音。而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录音效果已足够好,因此教师可选择使用手机录音。教师在录音时注意选择安静的环境,将手机话筒放在下巴处,这样正常说话便不会产生“噗噗”的喷音。

音频剪辑的专业软件是Adobe Audition,这款软件的降噪能力远超Camtasia这样的录屏软件。教师将音频导入Adobe Audition后,可先观察声音的波形,确定噪音所在的位置,在“效果”中选择“降噪/恢复”,然后选择提取噪声所在的波形,软件会自动分析并对整段音频进行有针对性的降噪。另外,教师根据音频出现的问题可选择对应的处理方法,如“捕捉噪音样本”“咔哒声/爆音消除器”“消除嗡嗡声”等,或者通过滤波器对选定频段的声音进行增强和减弱。

(四)视频素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

视频素材是数字化教学中最为稀缺的资源,适切教学需求的视频资源非常少,一般需要教师将收集的视频素材进行简单剪辑,并配字幕。专业的视频剪辑工具是Adobe Premiere,其功能强大,但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以及技术门槛很高,所以笔者并不推荐教师使用。Camtasia是教师录制微课常用的录屏软件,该软件有一定的剪辑功能,操作较简便,其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选用Camtasia进行微课程讲解录制、剪辑、录音,增加过渡特效、动态效果等[3]。笔者以高中生物学《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的科学史导入视频为例,阐述其制作过程。在制作一段科学史视频时,首先,教师需要查阅、收集、整理相关科学史料,并对其进行梳理、锤炼,整理成语言精简的视频配音稿。其次,教师根据配音稿提到的画面来筛选合适的视频素材,制作成PPT,并设置动态效果。在此,笔者建议录屏和录音分开进行,因为一边操作PPT,一边朗读脚本很容易出错。最后,PPT录屏结束后,教师可点击“停止”或按“F10”按钮,此时生成的录屏文件会在Camtasia软件中自动打开,教师导入音频后即可剪辑视频画面,使画面与配音相匹配。

一般教师在录制音频时经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PPT播放跟不上音频播放的节奏,导致音频和画面不同步。第二,教师播放PPT时过快或过慢,导致画面错误。第三,教师录制音频时,读错部分文字、句子。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剪辑解决。如果出现音画不同步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声音和视频剥离开,剪切或删除视频、音频多余的部分,使音画同步。如果删除画面后,画面呈现时间过短,教师则可以将视频画面延长,在目标位置进行“分割”处理,在“切口”处将后一段视频向右移动,拓展视频延展的“空间”,然后在原切口的左侧点击右键,选择“扩展帧”,则可将这一帧画面(图片)延长,再点击选择需要延长的时间即可。如果出现读错文字或PPT播放错误,教师则可以切除出错的视频段或音频段,单独录制一段正确的音视频,并导入“媒体箱”,将其拖拽填充到错漏处即可。另外,笔者推荐教师使用“剪映”App来剪辑音视频,该App是一款可在手机端、PAD端、电脑端使用的视频剪辑工具,其功能多、使用方法简便,可分割、剪切视频,对视频、音频做变速处理和变声处理,对视频进行一键美颜等,能较轻松地剪辑4K、60帧的视频,即使没有任何剪辑功底的人也能快速使用。视频录制和剪辑的全流程如图1。

三、结语

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丰富师生的互动交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可以运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模拟实验等数字化资源,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丰富性”[1]。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专门花费大量时间来熟练掌握前文所述的每一款软件,而是应根据实际需要,学习一两款软件的几个主要功能,便可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轻量化二次开发,制作出更加符合教学需求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行应用情况[EB/OL].(2022-03-29)[2022-09-06].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24/sfcl/202203/t20220329_611596.html.

[3]于宏宇.关于Camtasia Studio9软件的运用及技巧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03):39-40,70.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资源
浅议中职数学数字化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数字改变中职焊接教学探析
浅谈数字化教学资源图形图像格式转换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