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侨务工作视野下的对外经济发展

2023-05-30蒋寒

时代金融 2023年1期
关键词:侨资侨务工作侨务

蒋寒

本文以我國侨务理论中关于侨务资源的论述为理论基础,分析侨务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选取我国五大侨乡省之一的云南为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侨务工作的开展确实能够推动对外经济发展,但是要将国外侨务工作放在主导地位,侨务促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为确保侨务资源的可持续性,还必须做好为侨企服务、搭建商贸平台的工作和秉持大侨务观的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和假设

我国现有超过6000万的海外华侨华人,他们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皆有成绩斐然之士。近代以来,我国就设有专门机构处理侨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务工作和侨务理论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正式为侨务资源正名,并提出“海外侨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华侨华人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胡锦涛同志认为“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十分重视侨务工作。[1]纵览我国主要领导人对侨务工作的论述就会发现他们都将侨务工作视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笔者认为侨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无论是归侨侨眷还是华侨华人,他们最重要的优势与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海外关系,因此本文认为侨务工作的开展对于发展对外经济具有推动作用。

追溯新中国成立后的侨务工作,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国内侨务工作向国外侨务工作的转变。1988年,国侨办在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侨务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由主要做归侨、侨眷工作向全面开展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转变;由主要做处理历史遗留的落实政策工作,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工作转变。充分发挥侨胞的涉外资源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重点从国内转向国外,以国外侨务工作主导国内侨务工作是正确的选择,因此本文认为国外侨务工作占主导地位时,侨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侨务工作的开展对于发展对外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假设二:国外侨务工作占主导地位时,侨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二、侨务经济工作视野下云南对外经济的发展

(一)侨务工作的开展对发展对外经济具有推动作用

按照前文第一个假设,云南省对外经济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应该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了排除政治环境、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对外经济最起始的落脚点放在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后,全国侨务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拨乱反正”,云南省共平反冤假错案1333件,复查历史旧案377件,纠正350件,清退华侨私房115万平方米,同时采取落实清理归侨侨眷档案,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等措施,为弥合与侨胞的关系打好了基础。[2]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指示》,其中提出要对华侨在国内的投资给予特殊优惠。[3]为落实中央指示,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颁布了《云南省对客商投资的优惠办法》,欢迎外国客商、海外侨胞、港澳和台湾同胞来云南投资。据统计,1980年至1985年云南省共利用外资8000多万美元,[4]仅1985年签订的外资合同就有24个,总金额为6672万美元。[5]从引进外资的数量上来看,1985年涉侨投资优惠办法的颁布对于吸引外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总额里的涉侨投资并不明朗,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对外贸易出口额一起分析。

据《云南年鉴》资料库的数据显示,云南省1980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0.9601亿美元,用了5年才增长0.33亿美元,但是1985至1986年仅一年的时间,增量就达到近0.4亿美元,而且,从1985年至1988年,云南省对外贸易总额处于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结合云南省侨务经济工作情况,1985年云南省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已经收尾,开始进入利用侨务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这样看来,侨务经济工作的开展确实有助于发展对外经济。

然而,前面的分析我们只是从数值的变化和出台的政策出发,却忽视了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主要出口市场和云南省侨务资源的分布。如果侨务资源确实对云南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推动作用,那么云南省面向的主要市场应该首选云南籍华侨华人较多的国家或地区。秦钦峙等学者在90年代初对云南籍华侨华人进行过统计,侨居在海外的云南籍华侨华人大约有60-80万人,主要侨居在东南亚国家,且以缅甸和泰国居多,缅甸有25-30万人,泰国有30-35万人,泰缅两国的云南籍华侨华人就占了总额的80%以上。[6]那么,为了充分利用侨务资源,云南省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应该是东南亚地区,而且主要以泰国和缅甸为主,但是在1987年之前,东南亚地区甚至都不是云南省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即便勉强跻身为主要贸易伙伴行列,占到的贸易额比例却仅有3.3%。这说明,除了开展侨务经济工作,还要厘清国外侨务和国内侨务的地位。

(二)有重点、占主导的国外侨务工作大力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云南侨务经济工作以1988年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88年,国务院侨办明确提出侨务工作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7]侨务工作被纳入现代化建设轨道。云南省侨办为跟上形势发展,便致力于打造侨务工作新局面,重视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为加强对外联系,侨办机构特于1989年调整时设对外联络处,努力实现侨务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可见,80年代末是云南侨务经济工作转移阵地的探索阶段。进入90年代侨务经济工作推动对外经济发展的作用才完全显露出来。1990年,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联谊工作出现突破性进展,侨务工作也更加注重以东南亚国家为重点。1993年,云南省提出实施“大侨务”和“积极参与,争做贡献”的工作思路;1995年提出“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打基础、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思路;1999年提出“兴侨务,促开放”的指导思想和发挥“桥梁作用”“服务功能”的工作定位,推动侨务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做落实政策工作为主,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服务转变;由过去主要做国内归侨侨眷工作,向国外工作为主导,国内工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国内外侨务工作转变;由过去单靠侨务部门开展工作,向侨务部门为主导,依靠社会各方共同开展工作转变。[2]跨越新世纪,云南侨务经济工作又在各地州特色商贸活动、东盟华商会、“侨企入滇”活动、“瑞丽国际华商产业园”建设等多平台、多样化方式中迎来高潮。

上表列出了云南省僑务经济工作转变以来主要年份的对外贸易情况,从进出口总额来看,除了1990年因为国际局势影响外,均实现稳步上升,其中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中最明显的就是缅甸,1988年云南和东南亚的贸易往来程度还比较低,但是到了1989年缅甸就一跃成为云南第一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的占比超第二大贸易伙伴将近20个百分点。2000年后云南省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虽然有缺失,但是从年鉴中记载的贸易情况来看,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常年都是云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缅甸进出口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却在不断成长为云南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也正符合云南侨务工作“以东南亚为重点”的任务定位。

由此可见,侨务工作的开展意味着侨务资源受到重视,但是要真正发挥侨务的联外优势,还是要把国外侨务工作放在主导地位,这样侨务工作思路才能打开,商贸联谊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侨务经济工作能推动“世界汇集云南、云品走向世界”更上一层楼,也必定能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添砖加瓦。

三、以侨务促发展应做好的工作

侨务资源是助力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了实现侨务资源的可持续性,未来在以侨务促发展的工作中应该注意:

第一,坚持为侨企服务的原则。我们和海外华侨华人联谊,不能只是以“我”为主而忽视了他们的需求。1998年,云南省侨办建立了“侨资企业联系点服务制度”,有重点地做好服务工作,首批设立了23家侨资企业联系点,依法保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省监察厅建立了“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省侨办投诉点”,授权省侨办受理外资企业的投诉。[8]1999年,国侨办开创全国侨办系统“为侨资企业服务行动年”,云南省积极响应,组织开展了服务活动,全省侨资企业服务联系点已达134家,同时做好外商投诉点工作。从此,“服务”成为继“优惠政策”以外云南省吸引侨资的另一大利器。

第二,搭建商贸平台,做好“筑巢引凤”工作。云南省最早的招商平台是昆交会,不过更具影响力的是东盟华商会。2003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首次召开,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8名华商参会,推介会上达成8个合作项目和67个合作意向。[9]如今,东盟华商会涵盖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已发展成为投资贸易兼人才引进的综合性商贸平台,为云南带来了许多招徕华商与走向世界的机会。

第三,侨务经济工作开展要有重点区域,但是不能拘泥于此,要坚持“大侨务”观。云南籍华侨华人虽然主要分布在缅甸和泰国,但是省侨务系统却仍然提出了“巩固东南亚、拓展欧美澳、加强港澳”的工作思路,这说明侨务资源少的地方也可以做侨务工作,也可利用侨务促发展。

四、结语

华侨华人助力引资、引智、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要充分把握侨务资源,需要侨务系统做好侨务工作,明确国内侨务和国外侨务的地位,坚持以国外侨务为主导、国内侨务为基础,既要做足重点地区的商贸联谊,又要做全6000万华侨华人的情感联系。同时,以侨务促发展要坚持双赢,不能重资源,轻服务,要全力保障侨资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侨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明.改革开放以来侨务政策的演变及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8(3):3.

[2]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云南省志1978-2005.卷13.侨务志[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2+3.

[3]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编.侨务法规文件汇编[G].1989:261.

[4]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云南省侨务办公室等编撰.云南省志.卷65.侨务志[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55.

[5]宁超主编.云南年鉴1986[M].昆明:云南年鉴杂志社,1986:302.

[6]秦钦峙、龙永春、汤家麟等编著.云南与东南亚[M].昆明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1991:305.

[7]宁超主编.云南年鉴1989[M].昆明:云南年鉴杂志社,1989:205.

[8]姚应懿主编.云南年鉴1999[M].昆明:云南年鉴杂志社,1999:115.

[9]车志敏等主编.云南年鉴2004[M].昆明:云南年鉴杂志社,2004:99.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侨资侨务工作侨务
“三坚持”推动侨务工作新提升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我的十年侨务工作
基层侨务工作要善于用“势”
为侨服务献真情 十年一剑铸辉煌——“老侨务”叶明才的十年侨务创新路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菏泽市人大:开展全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侨资企业何氏眼科在抚顺启动“慈善光明行”计划
辽宁省侨办走访沈阳市侨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