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方式创新发展趋势研究

2023-05-30高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任务手段教研

高勇

【摘 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利用新技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相关政策文件的推出,需要我们对当前全国各地区开展教研工作的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发现教研工作方式创新发展的方向。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进而成功归纳出决定教研工作方式发展的四个核心范畴。研究表明,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组织形式正在向着多学科、多学段、多层级、多主体的纵横联合与立体发展。教研工作实施方式正在向着智能分析、虚拟场景、虚拟仿真、智能交互、精准推送、实施互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研;制度;机制;手段;任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043-04

问题提出

教研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教研工作职能从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创新教研工作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取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1]。随着《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優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等相关文件的陆续推出,全国各地基础教育领域的教研工作纷纷尝试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工作方式的新形态[2],积极应用支持教师备课、网络教研、在线教学的相关软件[3]和在线平台[4]开展教研工作。

新时代“互联网+”与教研工作的融合,催生出多种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教研资源的共享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根据中国知网(CNKI)基于“互联网+教研工作方式”相关文献内容显示,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某种工具、平台、技术针对区域、校际、学校、学科的微观教研实施方式研究,重点在于利用互联网环境优化或解决教研活动中的现实问题。针对教研工作方式发展趋势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仅从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云计算等概念层面进行了描述,还不够系统、聚焦,缺乏相关实践案例的有效支撑。本研究尝试对疫情影响下的3年全国性“互联网+”教研工作方式进行梳理,对各地区实践案例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互联网+”教研的可行性实施方式,发现新时代教研工作方式创新发展的方向。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教研可行性实施工作方式及发展趋势,属于探索性研究的范畴,适用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扎根理论是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在1967年首次提出来的研究方法,旨在带着研究问题收集资料,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编码过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提炼概念与范畴,并在资料分析过程中不断对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类,建立联系,直至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Nvivo软件主要用于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能够完成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呈现,增进质性研究的严谨性,是质性研究的主要工具。

2.数据收集

样本的选项必须符合探索性研究的逻辑,即对符合标准的个案进行筛选和分析。本研究选取教育部2020年—2022年发布的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相关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国各地区教研工作主要或只能采用线上的方式才能保障顺利实施;(2)随着2021-2022年疫情常态化防控,各地区在保障基本教研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将原来线下进行的教研工作尝试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3)随着国家层面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提升对网络教研的重视,促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学校、地区开展了针对线上教研工作方式的探究;(4)教育部网站对教研工作的新闻报道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客观性、严谨性的特点,符合个案筛选的标准。

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

1.开放式编码过程

开放式编码就是对基础教育教研新闻中关于教研方式的内容进行整理、检视、比较、提炼,挑选出可以进行编码的内容,贴上编码标签,并继续通过对比类似关联标签进行再编码,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处理,最大限度保留数据的原始性。本研究经过对2020年教育部网站的343条原始记录进行初步整理、检视、比较和提炼,剔除无效和重复代码,得到18个有效概念,经过合并整理,并按照逻辑关系提炼出8个范畴;经过对2021年的426条原始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操作,得到131个有效概念,提炼出17个范畴;经过对2022年的314条原始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操作,得到257个有效概念,提炼出25个范畴。将3年原始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并再次进行开放式编码操作,得到334个有效概念,提炼出118个范畴。

2.主轴编码过程

主轴编码是探究开放式编码所形成118个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其中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重新编码。主轴编码并不是构建模型的最终结果,而是通过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进一步聚类发现其间的关联。本研究对范畴进行整理归纳,形成33个主范畴,分别是教研基本制度,教研人员标准制度,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联合教研制度,农村教师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科作业管理制度,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评价体系,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师分层培训制度,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城乡学校支教制度,城乡学校共建制度,市、区、校三级巡课制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不同学段教研员联合教研制度,联合教研机制,分层教研机制,校本教研机制,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三个课堂”分层管理、督导应用、评价、绩效机制,“双减”工作保障机制,教研员准入、教研要求、考核机制,中西部地区教研经费保障机制,网络教研机制,教研平台,教研基地,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新技术新场景应用,教学,培训,评价,研究。

3.选择性编码过程

选择性编码是对之前形成的33个主轴编码进一步的整合提炼,更深层次地挖掘,得出核心范畴,通过反复归类调整,使分析不断地集中到核心范畴上。本研究将基础教育“互联网+”教研工作方式归纳为教研制度、教研机制、教研手段、教研任务这4个核心范畴。

4.饱和度检验过程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知网中47篇“互联网+”教研文献资料用于饱和度检验,同样按照扎根理论原理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与所得概念、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进行对比,并未出现新的概念、范畴。通过了饱和度检验,达到了理论收敛。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方式发展趋势

根据2020-2022年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教研工作相关新闻的扎根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图1)形成了按照教研制度、教研机制、教研手段、教研任务的螺旋式发展模式。教研制度的建立推动教研机制的制定,教研机制的形成促进教研手段的选择,教研手段的应用支持教研任务的实施,教研任务的创新催生教研制度的产生。

1.教研制度、机制、手段、任务之间的关系

经过对2020至2022年教研制度、教研机制、教研手段与教研任务所包含的33个主轴编码之间的横向关系进行分析得出:(1)教研制度与教研机制关联度较高的主要为教研基本制度,教研人员标准、制度,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联合教研制度,农村教师基本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科作业管理制度和城乡学校支教制度;(2)教研机制与教研手段关联度较高的主要为联合教研机制,分层教研机制,校本教研机制,“三个课堂”分层管理、督导应用、评价、绩效机制,“双减”工作保障机制,教研员准入、教研要求、考核機制,中西部地区教研经费保障机制和网络教研机制;(3)教研手段与教研任务关联度较高的主要为教研平台、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和新技术新场景应用。由此可见,国家对教研人员的标准化、教研制度的规范化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联合、分层、校本教研是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节点;校本教研是保障教研工作能够有效落地的重要抓手;“三个课堂”与作业的管理实施是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传播与精准化评价的重要手段;网络教研是实现上述工作的重要保障。

2.教研制度分析

教研制度横向分析主要是从教研人员的基本标准、教研工作的基本制度、提升学业质量的基本制度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制度四个方面进行;纵向分析主要从教研基本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到联合、协助教研,到校本、师本教研,到教研质量提升,再到数字化战略推动教研变革。

3.教研机制分析

教研机制横向分析主要从教研工作的实施机制、教研质量的保障机制和教研工作的信息化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推进;纵向分析主要从联合、分层、学校、基地、中心、区域教研机制组织形式的确立,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三个课堂”、“双减”工作、教研员准入考核机制等教研质量提升举措,到中西部地区教研经费的保障机制,再到依靠网络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

4.教研手段分析

教研手段横向分析主要从平台、基地、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实施;纵向分析主要从教研平台的功能建构,到教研基地的实践应用,到资源平台的高质量供给,再到新技术新场景的构建创新。

5.教研任务分析

教研任务横向分析主要从教学、培训、评价、研究四个方面展开;纵向分析主要从教学设计、备课、授课、答疑、听评课的基本教研指导内容,到基于教学方法、资源、课例、主题、作业、学习任务设计的教学研究,到教研员跨校教研、示范公开课、驻校教研、线上指导的开展,再到网络教研方式的基本形成;培训主要从网络会议和网络指导的实施形式,到挂职、进修、继续教育、听课、师徒结对、现场会、教学软件应用的传统学习方式,到分层分类、跟岗、轮岗、读书会等深度个性化学习方式,再到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教师队伍的建设;评价主要从网络巡视与网络内容审核,到课堂教学、试题命制、成绩分析的质量监测,到课堂表现、学习轨迹和作业水平的分析,到学生活动、教学基本功、优秀课例的评优展示,到高质量作业设计展示,到考试测试、问卷调查、日常观察、操作性任务、计算机交互任务的学情测试,到一体化、协同化办学捆绑式评价,再到新技术支持下的教研员与教师测试、视导调研的教情测评;研究主要从网络主题研究,到课题研究、问题研究、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到走进企业、学校、社会的调查研究,再到智能软件与网络平台等新技术支持下的实践研究。

6.年度教研工作整体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2020年受到全国疫情的影响,教研工作从传统的线下方式已经转到线上。教研工作在教学、培训、评价和研究方面以保障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基本正常运行为核心,以多层级网络云平台为基础,推动各级、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互联共享。教研基本制度和联合教研机制的推出,保障了多级、跨地区资源共享与网络教研的顺利实施。

2021年教研工作在恢复部分常态化线下教研工作的同时,按照“三个课堂”建设要求和“双减”工作安排,在教学方面加强了对作业的研究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双师课堂”的相关教学实践工作。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推广应用,使作业分层、作业数据采集、作业诊断、作业反馈、作业水平分析、课堂表现分析、学习轨迹分析、成绩分析等功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基础网络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智慧校园平台、各类基于网络技术搭建的实验室促进了“三个课堂”的有效落地,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备课、听课、评课和量化数据采集分析的环境。教研制度、作业管理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以及各类联合、分层教研机制、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三个课堂”相关推进机制的出台,促进了教育教学资源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

2022年教研工作正在向着学生需求、教师需要的方向发生转变。在教学方面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作业实施方面注重作业全流程的精细化设计,增加了从作业时间总量控制、作业要求到最终作业辅导答疑的全过程精细化分工与智能化实施,充分体现出作业在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在教师培训方面,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与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不断加大教师和教研员轮岗、兼课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区管校聘”、教研员“定期基层实践”机制的实施,实现了区域内、学校间教育教学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在评价方面不仅增加了对学生日常行为、学习需求和技能发展等方面的测量,更增加了对教师和教研员能力表现活动的测评。在研究方面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在跨学科中、在真实问题中、在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困点中开展研究。

网络教研平台功能的完备、研究资源库与教学资源库的充实、网络教学平台速度的提升与功能的优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内容的丰富、新技术新场景的创新应用,有效推动了学生、教师和教研员知识能力水平的稳步提升;更加具体的学校评价、城乡共建、学段联合、教学规范、教师培训、作业管理、信息化应用制度与更加多样化的联合、分层教研机制、“双减”工作保障机制、教研示范基地建设机制、网络教研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的推出,全面提升了教研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水平。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组织形式正在向着多学科、多学段、多层级、多主体纵横联和立体发展。教研工作实施方式正在从经验指导向着数据支持下的智能分析指导深度变革;正在从实地空间向着虚拟场景拓展延伸;正在从实物教具向着虚拟仿真智能交互快速改变;正在从文字记录、汇报交流向着数据化、智能化精准推送加速演进;正在从延迟交流向着实时互动发生突变。教研制度、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需求化发展,教研手段的网络化、智能化、场景化提升,教研任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数据化聚焦,将有效促进教研工作不断向着新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方向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EB/OL].(2019-11-20)[2022-10-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

[2]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EB/OL].(2020-03-05)[2022-10-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003/t20200316_431659.html.

[3]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2-07-08)[ 2022-10-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4]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EB/OL].(2022-09-26)[ 2022-10-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2209/t20220930_666329.html.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任务手段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