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路径研究

2023-05-30汪蓓蓓赵鹏图李明希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研究红色文化

汪蓓蓓 赵鹏图 李明希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精神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孕育出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大学阶段的红色文化教育本身就具有系统的教学体系,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个人的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推动党建引领,将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落实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红色教育常态化引领的核心保障。

关键词: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02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学史学习教育成果。”在当前的教育工作全面落实背景下,要深入分析党建引领在高校教育之中的作用,明确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教育机制的推进落实工作要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最为宝贵的历史资源财富,孕育出了红色文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优势,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分析党史教育的核心理念,全面分析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从而全面弘扬红色文化,不断培养和孕育紅色血脉。

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指导工作的推进落实中,学校也要深入落实党史研究,不断地继承和学习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和核心素养[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坚实的后盾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推进和落实党史的教育和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体系,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不断地总结和思考。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属性

(一)红色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和促进大学生建立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拒绝“摆烂”,不断奋斗;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三是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四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和文化教育[3]。红色文化是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蕴含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见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标志,蕴含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党史、明理崇德的丰富宝库。大学生通过学习党史了解革命的艰辛历程,对革命先辈们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所进行的革命的伟大,唤起大学生们蕴含在血液里的红色血脉,激发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淬炼出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4]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5]。共产党是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红色文化是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中被创造出来,而我国的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贤在牺牲和流血中创造出来的,是结合了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文化精神,是真实有温度的文化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青春书写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之中,一批批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铸就一段段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和文化历史,将不同的文化精神构筑成鲜红的历史长城,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气质完美展现。青年人更应该学习先辈们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的勇气和精神,将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广大理想,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体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信念和担当。

(三)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贤不断地坚持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才铸就了如今的中国文化自信和大国风范。这也是我国千年传承发展,是我国文化精神信仰发展下的实践经验结果[6]。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下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革命建设改革历程所取得的优秀文化成果,包含着革命理论、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在内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红色的文化弘扬会促进大学生对党史、革命史、新中国发展史的理解和传承。现今社会的发展是对历史的赓续,党史是红色文化传承最佳的核心内涵,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风向标。红色文化的成熟和发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中国社会革命历史的见证[7]。将红色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宣扬红色精神,能够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深刻、更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伟大历程,进一步树立科学正确的党史观。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才能够不断地总结和思考,继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有利于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从现实上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利于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历史、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革命性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性,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够激励每一个青年人不断为伟大理想而奋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为了人生追求的伟大理想而无所畏惧,敢于奋斗。青年人有了理想和目标,就像人生路上有了指向标,在理想的指引下不断前行,积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分子。

(三)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底气,中国人身上有着独有的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更是中国的宝贵文化,是新时代青年人应当不断学习和发扬的精神文化和内涵。在青年人的传承和发扬下,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发展可以加快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构建,加快红色文化的弘扬。中国共产党人长时间发展所构建的精神文明信仰、锤炼出来的政治文化品格,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石[8]。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精神内核,赋予了红色文化不断增强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党史常态化学习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红色文化孕育和诞生于中国共产党辛苦的革命历程,是真实的革命历史所创造的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机统一,红色文化不仅是面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紅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构路径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在时代转换中丰富其意蕴,对其传承和创新。高校要对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从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等四个方面着力,坚持立德树人,挖掘育人要素,构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现路径。

(一)营造党史红色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文化育人新模式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党史嵌入校园文化,红色元素融入育人环境,引导师生追忆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一方面,结合党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歌声献给党”红色赞歌接力赛、“回望百年路,奋斗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知识竞赛、成立党史故事宣讲团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树信念。另一方面,将党史元素全景式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如建立国旗灯柱、红色展览、红色广场等“红色打卡点”,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并有效利用红色育人环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让党史走进校园、走到广场、走上橱窗,使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深入人心。

(二)探索党史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构筑组织育人新高地

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聚焦主题主线,强化协同效应,促进互联共融,构建党团班一体化育人机制。一方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团学组织和班级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形成组织育人合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红色学生队伍。其中,可重点建设思政类学生社团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创办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探索一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有辐射力的党史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尤其是仪式教育,如班级“七一”主题升旗仪式、支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等,切实提升组织育人实效。

(三)丰富党史红色现场教学形式,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

高校红色文化的宣传、党史的学习和教育都要结合实际,不能空讲理论,应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红色实践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红色资源,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致敬英雄模范、开展党史宣讲,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参与思想认识提升相结合,切实提升党史现场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可以依托校内的育人环境,在“家门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先进典型和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鼓励学生走进思政广场、校史馆、抗疫文献馆,宣扬我校“为国为民、传承薪火”的铁杆中医精神“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帮扶精神等等,引导学生从身边环境、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前进力量,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四)强化党史红色网络文化宣传,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

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丰富平台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使红色资源“活起来”,使网络“最大变量”成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大增量”。一方面,系统宣传党史知识,深化学生对党史内容的学习掌握,营造沉浸式红色网络文化氛围。如定期推送党史知识、党史故事,推荐红色电影、红色书籍,宣传榜样人物、优秀典型。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上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打造自主学习园地、创新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推动党史专题新媒体文化作品创作,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趣味的网络红色文化作品,如讲述中国故事、讲述党史故事、讲述身边的党员故事、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青年说等,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切实增强党史网络宣传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不断地学习红色精神和红色使命,将其作为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核心。红色精神就是强基础、勤学习、甘奉献的精神信仰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真正意义的实现在于精神文化与专业思想的融合,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专业思想和红色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新时代的改革发展。高校党建与党史教育相融合是大学生红色教育发展的基础。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二者融合才能加快党建引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2-01-11). https://www.ccps.gov.cn/tpxw/202201/t20220111_152611.shtml.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7):12-13.

[3]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党建,2021(04):4-11.

[4]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知,2021(06):4-10.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 (2004-10-15). http://www.moe.gov.cn/j 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3939.html.

[6]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02).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8]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人民日报,2014-05-05(02).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研究红色文化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