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校“境静净竞敬”的五境育人文化

2023-05-30罗冠南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安静竞争

罗冠南

育人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激励的力量,适合本校实际的育人文化,对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激发师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显然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作为一种环境影响力量,务实的育人文化,对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境静净竞敬”的五境育人文化,在校园中浸润每一位师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精神气质,为师生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激发师生内在潜能,形成师生奋发进取的持久内在动力,外化为师生遵守规章纪律的自觉要求,展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修养。

一、境能育人——环境影响人,环境培养人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为深远,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阳光快乐地成长,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而校园环境主要分为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前者主要包含校园环境内部设施、布局、建筑、场所等,后者则较为抽象,多体现在人文景观建设方面。

通过加强育人文化环境建设工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素养培育载体,助力学生思维、体魄、价值观的不断形成,接受校园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发挥其育人作用。校园自然环境、校容校貌、设施景观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情与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

1.校园环境整洁有序,是满足师生身心健康、进行正常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

2.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接受美育、熏陶,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是落实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

3.良好的校園规划和相得益彰的环境氛围,构成了学校的硬实力,给人直观的美的体验,让在其中学习生活的老师和学生赏心悦目。

4.学校的文化主题广场、经典雕塑、景观工程等,既展现师生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成果,又彰显了文化软实力。

纵观国内名校,筑巍巍学府,成百年校史,无不在美轮美奂之校园。自古以来,美丽的校园无不是镌刻在社会各界人士心中的仙境。未名湖畔之北大,珞珈山下之武大,环境成就了大学之大,环境化育成千千万万人灵魂的栖息地。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重要,好的氛围能够正面影响一个人。所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充分凸显出其育人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形成良性影响。因此,在学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自然环境提高重视以外,更要打造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文化环境,满足素质教育推行需求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花园、学园、家园中度过美好的求学成长阶段。

二、静能生慧——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诸葛亮说:“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水流深,不显不露。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意蕴丰富:它既是一种形象,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又是一种常识,一种礼貌, 一种习惯。学会安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高,亦给他人带来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群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安静思考和学习的学生,是大家对教育的期待。学校管理应从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强调“静”是因为学习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要为每位成员营造一个安静、自由的精神家园;教室安静了,大家的精力都能集中到学习上,浮躁的心境也会不由自主地被转化,从而静下心打开书本进行学习。自发地维护安静的学习环境,应该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境界。在我们的校园中,教室、走廊、食堂、寝室均是大家的共同空间,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既是对公共规则的自觉遵守,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礼貌与尊重。

思古之智者,无不在静中修身悟道。身静,则心无旁骛,专心思索;心静,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获得大智慧。正因如此,才有了陶潜采菊东篱下,不慕权贵的超然淡泊;才有了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壮心气魄;才有了美国作家梭罗瓦尔登湖畔的悠然和满含宁静、恬淡、智慧的世间名作。太多实例告诉我们,唯学会宁静,才能沉淀浮躁,过滤浅薄,积蓄能量,一鸣惊人。 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唯戒骄戒躁,静下心来 ,专心思索,方能游刃有余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才能在以后的考场上如火山般喷发智慧的力量,如鲲鹏般迎空展翅,一飞冲天。

静,是思维的序曲,澎湃在心灵深处,无声的鼓舞着人的高尚;静,是平和的思考,时时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却从不肆意张扬;静,是一种豁达的清明,抛弃繁杂浮华的尘世,还自己一片湛蓝洁净的天空;静,是一种无声的智慧,任心底流出甘冽的清泉,去滋润饥渴的生命。

三、净能生美——干净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净”能为大家创建一个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场所。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人在乱杂的环境中会感到烦乱,而在环境净化的同时,人的心灵也将得到净化。干净整洁了,也就心无杂念了。

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同时又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积极地去追求美、创造美——身体力行地净化卫生,美化环境。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细微小事入手,从珍惜劳动成果着眼,自觉地保持干净整洁,主动地创造美好环境。一个人的干净整洁习惯,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一所学校的干净整洁状况,则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看到一个学校干净整洁程度,你能大致得知,学生在该校能受到什么教育,得到什么熏陶,将来做人做事将有怎样的风格。所以说,学校干净整洁是学校的一个文明窗口,是学校校纪校风的缩影。

1.干净整洁的读书环境有利于高效率地学习

一个人如果在一种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同时,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如果终日处在一种脏乱的环境下,势必会影响学习的心情。因此,想要专心学习,就要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2.一个人想要拥有一定的成就,保持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个成功的人,凡事都要懂得从细节入手,读书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想要拥有好的成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更能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所有的事情,方能获得大的成就。

四、竞能生优——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素质教育同样要培养竞争精神,同学之间的竞争心理和竞争行为为手段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得以提高的学习策略。学校要形成开拓创新、不畏竞争、勇于竞争、公平竞争的良好风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其在生活中越挫越勇。创设一个学习上你追我赶,充满竞争活力的氛围,对集体成员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多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先创优活动,让每一位同学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奋勇争先。

1.勇于竞争使人更有上进心

学生竞争意识过强,就激励他的上进心,学生对于自己的位置不满意,在想要超越他人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拼搏与努力,以此来超越他人,甚至是超越自己。其实多数人竞争意识最强烈的时候都是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每次考试的排名会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当意识到自己比他人差时,学生就会情绪低落,以至于激发自己的上进心,不甘心落于人后。

2.勇于竞争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有竞争意识的学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来讲,学生有竞争意识同时就会伴有危机意识,学生在想要超越目标学生的同时也会观察其他同学的动向,以免自己被超越。当发现目标同学开始努力的时候,竞争意识过强的学生会更努力,这类学生并不会轻易地放松自己,会时刻处于紧绷状态,也享受于这种状态。

学习中,既选择好自己的竞争伙伴,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防止进入因过分在意别人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心理误区。有的同学在竞争时过分注意别人在学什么,在干什么,甚至连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放在心上,但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集中精力,甚至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作息时间产生怀疑,这就无法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了。

五、敬能生德——君子以厚德载物

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心存敬畏、尊老爱幼、尊师敬长,这也是每一位学生应当培养的基本素质。而素质由谁培养?学校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样的育人任务。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满是玩世不恭的思想,不敬畏自然,不敬畏规则,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君子以厚德载物,心存敬畏、尊师敬长是一个学生具备知书达礼、具备良好道德品格的入门要求。

在育人文化建设中,“敬”字应该放到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敬重知识,这是浓厚教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学校育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敬重知识,教师才会找到职业荣誉感,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持久热情。对教师而言,还应该敬业精神,而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动力来源,应该是敬重学生的前程。俗语有“欺老不欺少”之说,就是基于少年前途远大不可限量来说的。然而,学生其发展前景,准确地说,应该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工作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发展前途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对学生前途的敬重,教师在工作中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而加以肯定,才会对学生的缺点加以修正,才会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敢懈怠。对学生来说,只有在远大理想的引领下,追求自己的美好前途和未来的人生幸福,才会有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内在要求,才会有勤奋努力顽强拼搏的内在动力。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在“敬”字方面,要倡导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师,敬畏生命,敬守规则,尊重同学。这是学生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营造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基础。

对“境静净竞敬”育人文化功能的认知,可以借鉴梁晓声先生对文化所作的一个四句话概括来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是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也是人。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支撑力量之源,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核心是人,人的行為与其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也与其情感态度高度关联。学校通过“境静净竞敬”五境育人文化的浸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生的品性修养在其内心植根、成长,才能更好地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安静竞争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听,安静会说话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楼上请安静
坐拥安静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感谢竞争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