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的设计研究

2023-05-30刘亚茹吴聪汤欣月陶晓晗

设计 2023年10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

刘亚茹 吴聪 汤欣月 陶晓晗

关键词:几何立体造型 创意服装 立体裁剪 几何设计语言 设计实践

引言

在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下,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成衣市场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愈来愈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追求个性化表达,这亦催生创意服装的发展”。[1]在创意服装设计中,几何立体造型设计元素应用很大程度影响了服装的轮廓、结构和材质等设计表达。服装几何立体造型具有一定的数理规律和结构特性,形式不同的几何元素可以带给设计师匠心独具的创意切入点,亦是设计师设计表达的方式之一。文章对创意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对于创意服装几何造型的设计手法及运用形式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设计原则

(一)人体工学原则

服装设计首先均需符合人体工学原则,满足人的实用性需求,且在美观和功能之间合理运用,创意服装也不例外。服装人体工程学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将人体工程学、服装专业特性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使衣服跟人体构造更吻合。

几何语言在服装设计的运用中要考虑以人作为载体时服装如何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以及运动需求合理安排空间,人体与服装的空间关系过大过小都会造成不适。例如,一些创意服装在设计时为了达到某种几何形态而忽略与人体的结合,这种情况虽然视觉上得到满足,但违背了人体工程学,影响日常活动。束腰是最典型的案例,一些女性为了达到理想的“X”形体,对腰部过度束缚,长时间的束缚便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图1。图2中的服装在设计时则通过对肩部、臀胯部以及裙装下摆处的造型比例适当夸张放大,以此实现“X”形体状态,此类创意服装几何造型的设计便符合人体工学原则。

再者,创意几何服装设计时其他人体服装部位的局部设计也需注意尺寸适量,例如袖长和裤长不可太长,以免妨碍手臂与腿部行动,领部不可过高影响头部扭转或影响视线。除几何造型之外,服装整体面料重量同样需要控制在人体所能承受范围之内。

(二)求变原则

作为现代服装设计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现代的服装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强调人性,正视人的精神价值充分考虑人在穿着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审美因素和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情趣,又充满人情味的服装产品,满足人的各种着装需求。

求变原则是以人为中心精神方面所要满足的需求。创意时装相比较日常服装对独特的要求更高,不论是色彩、面料还是廓形方面力求发生一些改变,所以为了追求独特性,求变原则便成为创意服装特有的原则。在设计中求变被称为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需要主动梳理以及总结在此之前的设计经验,然后发现创新点并实施行动进行提升。在此过程中需明确设计动机与目标,科学的研判设计与流行规律,最重要的是以遵循人体工学原则为前提。

例如服装设计中几何设计语言与色彩结合可以碰撞展示出强烈的独特感,形成特有的风格。以夸张、视觉感强为代表的波普风格即是如此,波普风格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便为几何形态及色彩的运用,如图3。除此之外,求变还可追求面料方面的求变以及造型对比的不对称求变等。

(三)求和原则

求和原则是指从全局出发,通盘筹划,照顾到材料和手法等各方面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使得创意服装整体看上去无违和感。在创意服装几何的运用设计中,局部的几何造型运用需要和整体的几何运用互相融合。并且材料、色彩以及工艺手法的運用都需统一才能满足以人为本设计原则中的审美因素。为了达到服装的整体协调统一,在设计服装时如果想突出某一部分,可在局部适当地进行强调,但不可影响整体的统美认知。

例如图4的立体造型中利用几何设计语言突出肩部造型设计,便可结合人体工程学,在考虑功能性的同时适当放大肩部几何造型比例,在局部突出肩部造型设计。反则,如果肩部几何造型过大,便会有头重脚轻的视觉感,造成服装整体造型的不和谐。另外,这里需要遵守的是求和原则的平衡观点,平衡不只是局限于对称平衡设计,在不对称设计中同样存在平衡。对称平衡是以人体为想象线,左右结构对称相同,这种类型的服装会呈现出庄严、端正的视觉效果。后者的不对称平衡则是指,服装左右结构设计虽不同,但视觉上会有平衡的感觉,这种不对称的平衡可以通过口袋等细节设计进行与结构的调和。

因为图4为纯白色几何立体服装,所以同时满足求和原则中的色彩统一性。一个好的创意几何造型设计中,服装各局部之间与整体各要素之间:面料质感、色彩、造型线条等的安排,应有一致性。如果这些要素过多且无规律,则会破坏求和原则的统一效果。形成一致效果的最常用的办法为重复,例如重复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色彩及线条、面料等。

二、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运用形式

(一)衣身运用形式

几何立体造型在服装衣身上的运用可理解为几何设计语言的三维形式在服装衣身上的运用。几何设计语言三维形式在创意服装中的运用常见为二,一是将二维形式的图案做成立体化变成三维形式,二是在服装结构和廓形上做几何立体化的设计。结构和廓形中使几何变为三维形式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折纸法、填充法、缝饰法以及编饰法等。折纸法即将折纸的艺术形式运用到服装中以此产生立体效果。其中在一些服装的面料表面图案以及纹理也会呈现出立体效果。填充法是指在双层服装面料中间或边缘填充物体,使服装廓形达到立体效果。缝饰法分为三种:有规律缝饰、无规律缝饰以及嵌线绳缝饰,可手工缝制也可机器缝制。

另外,几何立体造型在衣身运用时需考虑到体积规格、几何轮廓对比以及体型三方面。其中体积会直接影响服装轮廓,几何形态体积的设计时要注意节奏感在服装中的表现。几何的轮廓对创意服装的独特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它是决定服装风格的因素之一。体型则是指需考虑上文所提到的人体工学设计原则,针对不同体型的人设计不同轮廓,运用轮廓设计对不同体型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这也正是服装的功能性所在。

几何立体造型在创意服装衣身的局部运用时也要与服装的主体构成完整和谐的造型,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局部的衣身创意设计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还要与整体的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4]。且在运用时要遵循几何立体造型在创意服装中的运用原则,接着根据风格去确定设计要素及设计手法。在内外轮廓结构设计时需注意要以人为中心以及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结构跟随人体。

例如图5是来自乌克兰的设计师伊琳娜 Dzhus2016年所设计的一系列产品中的其中之一,这套服装的几何立体造型视觉重点在下装,肩部为同系列几何造型,首尾呼应。整体廓形采用衣片折叠以及对称的设计手法,轮廓为X形,其中下装的折叠形成的造型强调了人体腰部,符合以人为本原则。

(二)领部运用形式

领子因位置重要被称为衣服的门面,在设计领部时为了人体的舒适性也要结合人体工程学。在满足日常行为活动且人体舒适的前提下,改变领部几何形体,并将几何形态与衣身连接形成独特的领部设计。在领部设计中,领部可以是单独的个体存在,也可成为衣片的延伸部分,起到装饰作用,如图6所示。

领部的设计手法要与整体衣身相同,在追求特立独行设计时依具体设计而定。如图7,此设计为2015秋冬女装巴黎EmanuelUngaro高级成衣系列,此服装领部运用了夸张对称设计手法,为视觉重点。对称设计手法属于基本创意服装设计手法,无论是日常服装中还是创意服装中总能体现对称原则。在几何立体造型服装款式构成中,对称形式可以分为左右对称、回转对称以及局部对称。因为生理结构上人体基本形态即为左右对称,所以大多数对称为左右对称,图7既是如此。

另外,图7双层重叠三角形领部为衣身延伸部分翻折形成,这里的领部与衣身色彩、材质以及硬朗直线条的搭配设计都很和谐。衣领的双层重叠三角形则使用了另一种设计手法:层次设计法。当强调几何立体造型的创意构成以及个性语言时,很少有人关注视觉层次感塑造,层次丰富的创意服装会为视觉带来有力度的节奏快感。层次感可以通过轮廓、面料材质、色彩、图案以及配饰多个方面运用堆积和拼贴手法等进行设计表现。如运用面料材质体现几何造型层次感时,需熟悉并了解面料性能以及特征,通过面料特征的重复或对比产生层次感。此外,还可通过面料再造实现服装层次再造。色彩层次则可通过色相、彩度、明度关系对比以及面积、形态和语言表达对比进行塑造。需要注意的是图案和配饰在服装设计中可锦上添花,虽然不必要,但不可或缺,在领部运用图案和配饰装饰服装时要注意分布区域和节奏感。

(三)袖部运用形式

袖子与领子相同,都是服装设计中比较重要的设计点。袖部作为服装中造型的一部分,以筒状为基本形态,与衣身的袖窿相连结构连成完整的服装造型[5]。它的设计点非常多样化,按结构分类可将袖子分两类,即装袖和连袖,无论哪类袖型都可结合几何立体造型设计出创意袖。另外,袖子的结构直接影响胳膊的活动舒适程度,胳膊是人体活动最为频繁之处,所以袖部的结构设计尤其需要注意。

在袖子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袖长:短袖、中袖、长袖以及超长袖。接着根据整体服装风格将立体几何造型灵活运用在袖子的肩头、肘部、手臂处甚至袖笼处。袖部几何比例要与衣身达到协调平衡效果,且符合人体工程学不影响手臂正常活动。

在袖部几何造型设计与制作中,不只受结构影响,材料也是造型实现必备条件之一。创意服装中袖部几何语言在运用时多半比较夸张,比常规服装更追求廓形上的立體感。面料材质选择时要根据服装风格所定,材质的质感和色彩都会影响服装最后所呈现效果。例如图8这张图片中袖子为圆装袖,用对称设计手法实验性的尝试几何立体造型在服装袖部的无限运用可能性,采用挺阔的面料与硬朗廓形营造出特别的建筑美感,另类剪裁设计和创新袖部结构设计成为大衣亮点所在,且袖部整体廓形与衣身以及领部可达到视觉和谐。秉着求和设计原则,在图8创意服装立体造型设计中内部轮廓结构决定外轮廓造型的同时,外部轮廓造型也影响着内部轮廓结构,内部轮廓结构与外部轮廓造型同样是协调和谐统一的存在。

(四)口袋运用形式

在创意服装设计中,几何设计语言不只可运用在局部大轮廓,一些局部细节加入几何语言设计会使服装增加精致感,例如运用于口袋部位。口袋与领袖部相比,可运用的几何形态局限性和位置都更加广泛。当它作为一种装饰元素被运用到服装上,极大丰富了服装造型上的视觉层次感,也可以使原本平面的服装更具立体效果[6]。另外,服装视觉层次感还可使用对比的设计手法来实现,例如材质设计时可以选择与衣身不同材质,不同肌理。口袋的色彩对比可运用色彩的面积大小、位置以及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都形成对比关系,以此达到更好的视觉创新度。

口袋分为功能性口袋与装饰性口袋,功能性口袋在与几何立体造型结合需考虑手掌大小以及方便利用的活动范围。例如图9中,曲线与圆廓形进行组合,将圆形几何立体形态进行连续排列组合运用,与前中纽扣相呼应。此口袋为功能性口袋,所以口袋位置设计为身体侧边腰节下方,这也验证了人体工学原则的重要性。

三、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实现方法

(一)平面裁剪

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主要可通过平面与立体裁剪两种方法形成。平面裁剪是在二维的空间内,从平面的角度测量人体的三围,根据实测的数据进行设计,“量体裁衣”便是由此而来。[7]同时也与中国古代服装有着密切关联,中国最原始的服装即平面化,例如,传统旗袍的十字结构。在服装变革漫长过程中,平面裁剪成为特有的中国文化与风格,后续通过与归、拔等工艺手法的结合仍不断改进。在不断服装变革后,平面制版实现了面料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使之为现代创意服装设计所用。

平面裁剪是建立在款式图以及已知服装具体尺寸基础之上,即创意几何立体造型服装所含设计:廓形、色彩、面料、具体结构线等完成之后设计师所需做的下一步骤。在此过程中制版会受面料性能及特征影响,例如面料厚度以及缩水率都会影响版型缝份大小。

一般在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表达时,平面制版能够解决的造型均为简单结构造型,如图10所示。此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运用在主体衣身部位,无单独存在的领子与口袋,袖部与结构线相重合且开口符合人体工程学。服装整体造型前短后长,色彩方面运用了黑白对比手法。实验发现此服装的平面版型由两个中空圆环组成,如图11所示,将两片圆环沿外围缝合,且留出袖口位置,将会得到如图10的服装。像此类简单立体空间造型便可通过对版型的理解和想象,运用平面制版画出结构图,但是较为复杂的结构便需立体裁剪作实验来进行完成。

(二)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制版一般用于较为复杂且创新度高的造型,这种造型运用平面制版打版较为困难,对版师的三维立体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如图12,此系列服装为笔者所设计制作,设计灵感源自德国艺术家Angela Glajcar用海绵片作为材料制作的大型雕塑作品《深度》,由此联想到水滴经历时间之旅穿透石头所呈现出层层叠叠之貌。设计以不规则的环形轮廓,曲线和深度构建服装的空间状态,立体轮廓及贴体衣身均采用立体裁剪的方式制作。夸张的环形层次叠加与贴体的衣身廓形形成鲜明对比,在细节处以结构塑形和树脂衬辅助,强化空间感。“滴水穿石”意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以衣载道,以衣传之。[8]

图12中第一套服装是将几何立体造型运用在整体衣身中,采用了不对称设计手法将滴水穿石的形态表现出来。在立体造型的尺寸方面控制在方便人体活动范围之内,另外,秉着求变且求和的原则,在追求创意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平衡问题。此套服装领部为衣身延伸部分,且左右领做了不对称处理,呼应衣身造型领部线条曲线化,达到视觉统一效果。第二套与第三套服装分别将几何立体造型运用在服装上身正前方以及外套的侧下方。第二套的几何立体造型与袖部相连接,造型高到下巴,视觉上营造领部效果。整体廓形上身为夸张大廓形,下身窄且贴体与上身产生对比,符合对比设计手法。因上身几何立体造型靠身体右侧,所以在设计时在下裙左侧增加飘逸高开衩,以此达到视觉平衡。同理,第三套右紧身袖部设计与左下的紧身裙做视觉平衡。最后一套服装则将几何立体造型与肩袖部以及腰臀部和谐融合,且在符合人体工学原则前提下强调的人体曲线。此套连衣裙是在传统旗袍服饰的基础造型之上进行改良设计,衣身、领部、袖部与口袋融为一体。

为了突出主题,在几何立体造型在创意服装中的运用时选择了不规则圆形,不规则圆环组合成的立体形态构成了此系列服装创作的主要设计元素以及亮点。环形立体形态由立体裁剪制版方式完成,首先根据造型需求在硬质纸张中剪出相对应的环形形态以及立体高度,接着将所剪出的高度与环形形态黏合且调整造型和立体度。立体几何造型确定后再与其他衣片相结合组成整体版型。图13以及图14 为确定版型后重新裁布与树脂衬黏合后缝合而成。

结语

在创意服装的立体造型中,立体几何语言的运用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从而满足服装在美观的同时达到人体功能需求。通过最后的模拟试验法制作出系列创意服装证实文章中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及应用形式为几何设计语言在创意服装中应用的重要依据。最后在服装设计及制作的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

1.思考创意服装如何与立体造型融合时,需严格遵循人体工学原则、求变原则以及求和原則,人体工学原则决定服装能否穿着,求变原则影响服装的创意程度,求和原则决定创意服装视觉和谐与美丑。除此之外,在创意服装版型制作时也同样需要考虑人体工学,例如第三套服装大衣袖笼大小及袖山高会直接影响到袖子能否符合胳膊的活动范围。

2.创意服装设计中设计亮点往往体现在局部细节设计,所以局部细节设计同样重要,例如文中提到的口袋部位设计。另外,立体几何造型在创意服装中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素以及不同的运用位置都会对服装风格带来影响,所以在设计创意服装时要充分考虑这几点。

3.在创意服装几何立体造型实现方法方面,立体感较强及立体结构较为复杂的服装部位适合于立体裁剪制版法,例如作品《滴水穿石》中第三套大衣侧下方立体不规则环形结构。平面制版则更加适合立体感较弱的常规服装部位版型制作,例如作品《滴水穿石》中第三套大衣袖子及内搭裙。

几何立体造型在服装中的大胆应用为服装设计带来了新鲜血液,打破了传统服装结构禁锢。未来将会有更多新手法及材料打造出更具创意的服装造型,为服装设计发展提供更多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
基于中职家具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的教学探索
从传统寺庙园林到城市公园的文化转型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试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飞机设计专业需要教什么
浅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如何引入家电产品设计课程
突破作业重围,激扬生命活力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研究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