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建设药学本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2023-05-30徐勤,彭慧,段小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专业认证

徐勤,彭慧,段小群

[摘 要] 桂林医学院药学一流学科为药学专业建设提供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药学一流专业建设将依托药学一流学科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充分进行专业论证、精心规划、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专业建设评估机制,保证投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学科与科研创新、图书资料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实施具体措施,从而将药学专业建设成广西内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

[关键词] 药学;一流专业;专业认证;一流学科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双一流和‘健康中国背景下构建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医学院为例”(2020JGB303)

[作者简介] 徐 勤(1971—),女,广西合浦人,博士,桂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体内药物质量评价、药物代谢及基于药物活性评价及生物机制的药物分子发现研究;彭 慧(1978—),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医学院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药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段小群(1972—),男,湖南安仁人,博士,桂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和新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1-0025-04[收稿日期] 2022-06-10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双一流”建设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指的是“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在发展路径上必须实事求是、切合实际,找到突破口。地方高校的优势是与所在地或行业间有紧密相连的学科专业,因此,地方高校要抓住这个优势,加大推进地方及行业紧密相连的特色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力度,实现学科及专业的不断优化,明确学科专业坚持差异化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强化自己的特色,形成优势,确保为地方培养出更优秀的合格人才并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1-3]。

二、药学一流学科(培育)药学专业建设基础及优势

(一)办学历史悠久,是西南地区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作为西南地区较早独立设置药学学科的院校,于1976年开展药学教育,为社会培养药学专业毕业生约7 000人,并始终坚持将药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建设,致力于培养高级药学人才。桂林医学院药学学科是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与中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药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学科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平台、药物研究所等基地平台。目前,本学科用于教学、科研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达28 000平方米,仪器总价值达3 000万元,已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及实验条件。

(二)聚焦民族医药研究,学科方向形成特色

药学学科方向依托药学主干学科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广西地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形成以抗病毒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研究的药理学,以广西稀缺药用资源及其开发应用与活性成分合成的关键基因发掘及表达调控研究的生药学,以药用植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缓控释制剂、纳米靶向制剂、智能给药系统研究的药剂学,以药物合成工艺、现代有机方法学研究的药物化学,以药物质量控制法、代谢动力学、药效安全性评价的药物分析5个特色学科方向。广西莪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藥效作用与机制获得2015年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肝脏损伤与修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16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三)构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成效凸显,创新创业结硕果

1.在社会服务方面。(1)有效利用学科优势与地方医药资源,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创新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医药发展前沿,借助广西特色中药民族药资源,积极开展基础和创新技术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学科紧紧抓住国家当前高度重视发展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的重大机遇,围绕广西九张名片之一的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广西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和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实现成果转化。(2)面向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为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和广西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基地,为国家和地方医药领域培训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创新创业方面。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创新药物制剂协同育人平台等,开设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各项能力水平并在国内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在全国性的医药院校举办的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荣获1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药学教育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成立了桂林生物医药众创空间,以“产—学—研—用”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确保学生与社会快速接轨。

三、药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路、目标与措施

(一)专业建设的思路

1.以药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使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互协作。严格遵循药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树立科学质量观,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建设,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优良的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2.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导向、绩效杠杆、强化特色”的基本原则,从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平台条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推进药学特色专业建设,按照“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机制健全、结构合理、措施有效”的整体建设思路,将药学专业建设成广西本科高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

(二)专业建设的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了解当下社会需求、由衷热爱教学事业、师资结构更合理的教工队伍。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教师的引进、培养,力争到2022年专任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5%,组成一支师资结构更为合理、教学水平更为高超的优秀教师梯队,能够承担更高水平的教学工作以及进行更高技术的科研开发。

2.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把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最终目标,遵循专业认证标准,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原则,创新机制体制,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与特色;加强学生的“药房认知、药厂实践、生药鉴别、营销管理”四种能力,尤其重视药学服务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构建出切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社会竞争力,并能融综合型、服务型、创新型为一体的优秀人才。

3.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建设一系列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其中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4~5门,省级及以上示范课程1~2门,重点打造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制定并执行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遴选专业负责人并组建人才培养方案小组;遴选具体课程负责人,该负责人要将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时刻关注国际药学教育专业的最新动向,大力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并使之得到充分应用;充分吸收消化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每年参与编写3~5部全国药学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从而扩大专业办学的影响价值。

4.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不断深化“3+3+3”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药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继续应用“三明治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PBL等多种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一流学科”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重要途径。多课堂融会贯通,培养人才。在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药学专业课上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将思政元素贯穿至理论知识的讲授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在第二课堂上,要把专业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德育内涵,有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及社会责任、伦理责任和国家责任。

6.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作用。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工作,二者相辅相成。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创新药物制剂协同育人平台,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不断优化学科梯队,明确科研方向,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示范课程—示范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建设格局。打造“产学研”结合的优秀学术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产教融合,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利用药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平台,如药物临床试验Ⅰ期研究平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实验室、桂林罗汉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桂林市中小企业生物医药制剂开发中试平台等,不断开拓桂北地区的产教合作基地2~4个,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和高效管理模式,增进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融合发展。

8.实践技能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让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尽可能地达到药学专业的认证标准,争取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都能达到国内同行的专业水平,使之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临床药学教学实习基地以及药学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从而达到提高药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目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实习基地建设成药学专业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平台,每年至少开拓2~4个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以此促进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

9.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科学合理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建立一支教学督导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监督、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督导作用,还要及时沟通教学信息,保证教学质量。

10.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至少要达到90%,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不能低于90%。

(三)专业建设的措施

1.专业办学条件建设。第一,要结合学校当前专业基本状况,鼓励科研团队利用学校专业建设及配套项目的经费,购买适合本专业的仪器设备,用来改善本专业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备,使其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竞争力。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些适合本专业的实习基地,为學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能全方位地进行科研和专业技能培训。第三,补购本专业的书籍,尤其需要补充国外相关专业的期刊和图书资料,在学校建立药学专业数据库,包含药学专业研究现状及人才状况、研究机构和成果、专业技术与发展、教学方案与试题库等内容,这样有利于相关技术人员的查阅和利用。

2.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由10~15名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外界的学术信息,与外界人才交流沟通,并加强与国内外各单位的科研项目合作,委派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2)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争取在学校增加1~2个省级重点学科,并且在每个二级学科选出1~2名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3)完善教研室活动制度,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教学督导、授课比赛、教师能力素质培训等手段,提高授课技巧,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4)实施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得到老教师的指导,扶持青年教师尽快走上教学和科研轨道。

3.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文献资料、作业试题)的建设,并且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形成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教材建设上,选取国内外的优秀教材,并吸收、消化这些研究成果;积极参加编写全国药学领域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教材。

4.教學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创新。要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教学内容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具体可采用理论笔试、平时作业小测、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答辩等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试题库。要定期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可通过举办读书论坛、演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实践教学改革。要淡化学科界限,树立药学实践的整体观念,对相关学科的实验进行整合;加大实验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形成多媒体教学、毕业论文实习、虚拟实验室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联系密切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建设、创新实习基地;加强与医药相关单位的企业合作,为学生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以供学生校内外学习、实习;建设1~3个校内外实践创新基地作为药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的平台。要以科研带动教学,依托科研优势搭建活动平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及动手能力,从而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019年,药学院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专业认证。今后,我们将以药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依托药学一流学科(培育),深化药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药学一流本科专业,将药学专业建设成广西本科高校最具特色专业之一。

参考文献

[1]何珂,汪玲.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98-102.

[2]叶孟,刘昱.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1):9-12+21.

[3]吴德群,吴国阳.“双创”教育与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探析[J].高教论坛,2021(6):22-2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the Undergraduate Pharmacy Major i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Qin, PENG Hui, DUAN Xiao-qun

(Pharmacy School,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199, China)

Abstract: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of pharmacy of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provides a high-level research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y major. The first-class pharmacy major construction will be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of pharmacy.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construction goal, carry out professional demonstration and careful planning,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ensure input,and actively conduct the teaching reform. Specific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in talent cultivation training,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actice bas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books and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s, so as to build the pharmaceutical major into a first-class major in Guangxi, an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hina.

Key words: pharmacy; first-class majo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first-class discipline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专业认证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