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竞赛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多元化教学体系重构探索

2023-05-30孔莉

成才之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重构

孔莉

摘要:技能竞赛是广大师生展示技能水平、追求能力突破的重要舞台,也是各高职院校践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把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之中,把技能大赛中国际、行业的先进训练方式融入教学模式之中,把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对服装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多元化的重构。文章对基于技能竞赛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多元化教学体系重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能竞赛;服装设计专业;多元化教学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2-0061-04

基金项目:依托技能大赛构建服装专业“课赛融通”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0048)研究成果,基于技能大赛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服装专业“课赛融通”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YJ030)研究成果

一、课赛融通核心教学理念

“课赛融通”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两个体系相融合,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目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课赛融通”是专业教学对接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

随着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的扩大,技能竞赛已成为广大职业院校师生展示技能水平、追求能力突破的重要舞台,也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有力推手,同时还是各高职院校践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已逐渐成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核心技能标准对接竞赛标准、竞赛标准对接专业课程标准,“课赛融通”是专业教学对接市场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2.“课赛融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技能大赛中,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全球性青年最高规格技能比賽,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教学团队在长期的竞赛技能教学训练过程中感受到技能大赛的参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改革探索。技能大赛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教学体系的完善、更新有助于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技能竞赛的参与是推动高职院校专业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而课赛融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工匠精神的传承,更需要培养新型的服装人才,把竞赛的“精英”教育体系逐渐转化为“普惠”式教育体系。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专业人才是符合未来服装人才发展要求的目标。因此,构建服装专业“课赛融通”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探索教学体系的重构

1.分析服装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在学生技能提升上的难点

服装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是按照“服装设计”“服装技术”“零售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传统岗位技能需求设定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制定了课程标准,但课程间的融合、技能融通不够,综合实战运用不多,缺少以生产目标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技能评价标准仍以教师评价为主。目前,随着产业升级,服装行业逐步优化,企业更需要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也更注重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要把教学理念与生产理念、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全面对接,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学生提升新技能的需求。

2.研究服装专业“课赛融通”的主要内涵和实现途径

一是研究世界技能大赛考核模块、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准:针对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评分标准,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要求,对服装专业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与革新。二是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在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将技能大赛的相关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以实现课程内容和大赛、行业市场的有效对接,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革新。三是研究专业教学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专业教材等,以促进服装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模式的改革,使竞赛内容对接课程体系,竞赛标准对应教学标准,集训模式对应教学模式,并开发相应技能模块的活页式教材和指导任务书,分类、分层、分目标培养学生,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研究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养:整体提高学院服装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竞赛课程包式教师负责制、赛项模块团队负责制,培养专家级教练、国家级裁判型教师队伍。

3.探索“精英教育与普通性教育相结合”的学生技能提升途径

学院通过时装绘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和缝制工艺等一系列的比赛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力争通过有效合理科学的竞赛方式选拔有潜力的优秀竞技人才。最终通过竞赛,筛选出30名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组建学院备战技能竞赛的“精英班”。

对于精英班,学院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技能考核标准等课程内容中融入竞赛模式,并严格把关课程的过程练习和考核要求。同时,要求精英班不仅要完成基本的课程教学要求,还要加强对市场和行业的了解认识,与时俱进,对接企业标准。

学院在革新精英班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大力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提高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实践育人的平台建设。学院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联合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和社会资源共同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学院还通过学科竞赛、校企合作、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改革中,学生参与了众多国内外不同形式类别的竞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教学实施重点与难点

1.教学改革的重点

如何把技能大赛的标准进行提炼,融入专业教学的标准中;如何把技能大赛中国际、行业的先进训练方式,融入教学模式中;如何把精英教育与普通性教育相结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针对课题研究的专业教学体系重构,主要研究任务是对现有教学体系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其中的重点就是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背景下,与时俱进地对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和学生的技能要求标准进行调整,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安排。

2.教学改革的难点

如何精准把握世赛核心技术,明确其与人才培养、教学安排的密切联系;如何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世赛标准,加入企业行业标准,与行业市场衔接;如何根据教学计划的修订,更新课程内容、大纲和教学模式,使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上更加科学合理化、形式多元化。

四、探索创新之处

1.创新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主要为了更好地将课赛融合,也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从学生入校开始,针对培养目标实施1~2学期专业教学,并通过技能竞赛选拔建立精英班。以精英班为试点,施行专业教学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经过试点运行取得一定的成效后,由点及面将特色教学资源、特色优势惠及到所有专业教学体系与全体学生。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竞赛模块式、工作活页式、生产项目式、多位一体化动态教学设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竞赛课程包式负责制、赛项模块负责制,培养专家级教练、国家级裁判型教师队伍。

2.创新教学方法

竞赛反哺效用,学院以赛事促教,以赛事促学,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竞赛模块的设置,展现了岗位的综合技能要求,将训练方法融入教学方法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快速、熟练、准确、标准是技能培养的目标,并把生产过程、生产标准、生产规范、生产管理融入教学方法中。教学团队通过将竞赛引入课程内容中,支持鼓励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竞賽,大大丰富了学生参赛经验。竞赛内容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任课教师通过竞赛的过程,进一步调整课程模式和内容,推动了课程更新,加快了课程建设。

3.强化团队意识

在课程的日常教学和训练中,任课教师要强化精英班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实地调研服装行业和流行市场,学生们取己所长,按需分工,共同协作,共享材料信息,沟通协作完成市场调研考察任务,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还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课程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校企之间共同协作沟通,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和劳动成果,追求个人和团队的共同进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完成任务。在课程改革中,教学团队在课程任务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团队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团队合作中,每个学生的优势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团队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协商,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团队参加技能大赛奠定了基础。

4.加强痕迹管理

在精英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日常的学习过程管理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的痕迹管理,通过点检制度明确课程的大目标和小任务。教师要借助省级大赛的优质资源平台,让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多形式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要重视课程的过程考核,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规划分类,通过点检表科学合理地安排考核知识点。教师要摒弃单一的考核方式,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设定新的考核标准,实践证明点检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元化考核标准

学院要通过设置多元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提升备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课程考核不再以传统单一的制图和缝制为主,主要结合市场调研、个人款式设计、制版缝制、整理展示和自评、互评多个考核方面。科学、合理、多元的考核标准,充分检验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丰富了课程考核的表现形式,更加适应当前产业市场的需求和大赛的标准。

6.信息技术应用

学院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建立了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供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成品仿真效果操作,以掌握新技术,与市场接轨。服装虚拟仿真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强化了学生从设计到成品效果的衔接。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制作提前预知设计效果,既可以提前观察设计图的款式造型效果,深入完善款式的设计,又可以为后期的服装制版和缝制工艺操作提供参考借鉴。仿真技术课程内容的融入能增添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完善课程的内容和授课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7.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精英班的授课教师,由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同时邀请企业的优秀设计师和制版师作为企业导师。在这其中,学院优秀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订课程计划、考核标准和教学内容。学院通过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能革新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设计视野,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团队针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不断地完善课程授课模式,教学团队不断壮大,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优秀的教学团队为后期建设优质课程、提高人才质量和参赛水平的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创新评价机制

精英班的培养计划在参照相关技能比赛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细化内容和具体的考核标准。学院的教学团队不仅要针对参赛的项目机制、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撰写和规范,还要引入第三方如有竞赛经验的教师、教练进行指导和评价。教学团队在前期要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梳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技能比赛相对应的比赛规则和评价标准,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竞技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评价机制,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练习。除此之外,学院还要引入优秀的资源和师资,努力在课程中构建竞赛水平、职业能力、项目团队的三方评价机制。

五、結语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技能大赛既是国内高职院校的炼金石、试金石,也是高职院校展示人才培养质量、体现教学水平的平台。各高职院校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教学的新模式和授课的新方法。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湖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也是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常年组织院校和优秀的具有模范作用的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院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行业优秀专业人才,为服装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能人员。学院的诸多毕业生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促进地方服装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院精英班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创新教学体系将竞赛内容合理添加到教学的授课计划和内容中,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参加比赛设计实践等,在实战中巩固,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竞赛锻炼,能极大地提高设计实践综合素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精英班学生的人才培养和课程特色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也得到了众多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课程授课期间,有诸多国内职业院校前来学习交流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至今,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纺织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历时7年、连续3届参加全国选拔赛,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本校学生代表湖北省在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分别取得全国第4名、第5名,2人成功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连续3年在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获得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并荣获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服装多元化教学体系的重构,让学生在竞赛中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了解了流行市场,增强了团队意识,提升了设计实践综合素质。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根据实战需求不断调整课程授课模式,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使教与学都得到极大的提高。竞赛和课程教学融合的模式,使得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他们成为优秀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婷.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24).

[2]孙宇飞.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8(07).

[3]周洪波,周平,黄贤立.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

[4]唐柏森.基于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经验,构建高职服装专业“赛教互融”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

[5]韩静.“校企协同、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2).

Explor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lothing Design Majors Based on Skill Competition

Kong Li

(School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Skill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skill levels and pursue ability breakthroughs, as well as an effective way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actice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the scoring standards of skill competitions into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ntegrat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and industrial training methods in skill competitions into teaching models, combine elite education with general education, and conduct diversified restructuring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lothing majo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system of clothing desig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skill competitions.

Key words: skillcompetition; fashion design major ;diversified teachingsystem; restructure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