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花八门的状元郎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黄裳进士状元

内定状元、自点状元、后门状元、恶得状元、指标状元……各朝各代都产生过形形色色的与状元有关的奇闻趣事,尤其是一些五花八门的状元郎的故事,能让我们从中窥见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各朝各代都产生过形形色色的与状元有关的奇闻趣事,尤其是一些五花八门的状元郎的故事,能让我们从中窥见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同时也对现在的各种考试制度等方面,有更多层次上的理解。

内定状元

所谓“内定状元”,指的是在进士考试前就已经把第一名“内定”了。这种情况在唐代较多。

唐代初兴科举,考试制度不严,主司独掌考试大权,试卷不糊名,又流行“行卷”风(所谓“行卷”,即报考进士的考生把自己的作品抄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递呈给公卿权贵、名人贤士,请他们向主司推荐)。主司与有关人士对内定某人“第一”已达成共识或默契。

如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状元牛锡庶早在考试前很久就知道自己要当状元了。他本是一个“累举不第”的举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尚书萧昕献上“行卷”。萧昕看后很是欣赏,对他说:“如果我任主司,一定选你为状元。”后来,萧昕当上了主司。第二年考试,他也果真主点牛锡庶为状元。

又如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李固言考进士前有人哄骗他向不起作用的闲官许孟容投“行卷”。谁知后来许孟容被任命为主司,他看过李固言的文章,对他“早已藏之于心”,就让他中了状元。

再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状元韦筹也是早就内定了的。哪怕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得再好,一些知名人士还推荐了杜牧,他也只得了第五名。

自点状元

历史上竟有这等奇事,自己给自己点状元?

据清人徐松的《登科记考》载,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状元尹枢就是自己点的。该科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杜黄裳,他一心想为朝廷选出栋梁之材,但怎么选却心中无数。这天他灵机一动,对应考的500多举子说:“你们都是当代英才,但谁最拔尖,我还定不下来。你们有谁愿走出来帮我决定录取进士的名单?”众考生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这时70多岁的尹枢站了出来,他迈着龙钟步履走上前说:“我愿应命。”杜黄裳交给他纸笔,只见他“斯须而就”,取了进士30名,并当场宣布姓名。众考生听了都觉得很公道。

尹枢把榜贴呈上,杜黄裳见状元的名字空着,就问:“你看状元该点谁?”尹枢毫不客气地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听了很惊奇,说:“好,那你就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吧。”尹枢毫不犹豫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后门状元

走后门最严重的是明朝。据史料记载,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科考,唐汝楫第一,他的状元就是靠打通奸相严嵩环节,走后门得来的。明神宗时宰相张居正权倾朝野,万历五年(1577年)状元沈懋学就是靠攀附他取得了第一名。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状元韩敬也是靠走后门及第的。会试时,主考官汤宾尹是他的老师,强使其他考官取他为第一名会元。廷试时,汤宾尹又帮韩敬走后门,让韩敬中了状元。不过,3年后,汤、韩二人被告发,汤宾尹被罢官,韩敬被解职。

恶得状元

靠异常凶恶的手段逼使主考官点自己为状元的例子,历史上也出现过。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高锴主持进士考试,考生裴思谦依附皇上宠信太监、手握兵权的“军容使”仇士良,一心要当状元。高锴当庭骂了他一通,裴思谦回过头来对高锴厉声说:“明年非取我为状元不可!”第二年,高锴早给门下打了招呼,凡有来说情的,一概拒绝。这天,裴思謙怀揣仇士良的推荐信,穿上当官的衣服,径自走到高锴面前说:“仇军容有书信在此,专门举荐裴思谦。”高锴心中虽有万丈怒火,但一想到军容使,只能改了态度,以礼相待。就这样,文宗开成三年(838年),裴思谦中了状元。

指标状元

清代皇帝对每一位科考中的状元,都要查问祖籍世系,对各省各地录取的名额要实行“统筹兼顾”,以达到“均衡、公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考生赵翼名列第一。皇帝御览时,见赵氏乃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沉吟片刻说:“江苏、浙江考的状元不少了,西部各省却是空白。”他竟然为了“安定团结”,把这个状元“指标”批给陕西。于是,陕西考生王杰被点了状元,而赵翼换成了第三名探花,他无可奈何,只叹自己“生不逢吉地”。

“沾光”状元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翁曾源的状元来得有几分蹊跷。

翁曾源的祖父翁心存在咸丰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又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他的叔叔翁同龢是咸丰六年(1856年)的状元,历任朝中要职,还当过光绪的老师。翁曾源因患羊痫疯,只是一个监生,考举人没考上。1863年,翁心存病逝,皇上特赐其孙翁曾源一个举人身份,还特许他可不经过会试直接参加殿试。没想到他竟然考了一个状元。就连他的叔父翁同龢也认为,这是承“先人余荫”。

(水云间荐自《中华状元奇闻大观》 孙自筠/著,中国言实出版社)

猜你喜欢

黄裳进士状元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四进士(上)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进士or近视》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莆田东阳:两朝“进士村”的前世今生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
黄裳所藏天一阁藏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