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招工”渐渐撬动蓝领就业市场

2023-05-30

读报参考 2023年15期
关键词:王鑫刘超蓝领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蓝领群体的就业渠道正在发生转变。蓝领劳动者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求职的比例近一两年间增幅达到12.4%,而熟人介绍、劳务中介代招等求职方式的比例则在下降。直播间正在渐渐撬动蓝领就业市场。

用工困境

作为头部招聘主播,刘超的直播开始了,标题赫然写着“长白班,千万别错过”,强调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招聘机会。在一个8人间的员工宿舍里,他开门见山地抛出了信息:“这是一家长白班的企业,做汽车线束,有10%的夜班,可以自愿申请,月综合工资在5000-7000元之间,工厂免费提供工作餐和住宿,四菜一汤可以选,米饭馒头都有,现在没有开空调,但也不冷,因为宿舍有地暖。”刘超指了指宿舍的地板。屏幕的左下角不断滚动着提问:“这个工厂待遇如何?”“有江苏的工厂吗?”“需要什么年龄的?”“有五险一金吗?”……刘超直接告诉网友,年初周边的不少工厂招聘名额都满了,每一个进厂的普工名额都很宝贵。

今年大年初十,踏上找工之旅的王鑫便屡屡碰壁。他排着队等进厂,结果突然被告知员工招满了,换了下一家,对方干脆不招工。王鑫只能暂时回家和爸爸一起做小工:帮拆电瓶车再分类,这是个纯体力活,一天下来,父子俩加起来可以拆完60多辆电瓶车,一辆车能挣到10元。虽然辛苦,只要肯干也能挣到钱,但王鑫觉得没前途,以后的日子仿佛一眼看到头。

在江苏常州,徐坤是一家精密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负责人事等工作。他所在的企业,是为手机厂商生产零部件。每年9月到次年2月,订单量常常会突然增多,徐坤需要招到能立马上岗的工人。之前,徐坤所在的企业会安排人去“摆摊”设点,去学校招人,也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他发现,人招来了,却很难留下。有人呆不到一天就跑了,几天的培训可能也坚持不下来,会造成培训成本的损失;还有新员工误操作数控机床,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探头报废,人随时能走,但厂里面临的就是上万元的损失费。徐坤计算过,花在一个员工上的招聘成本可以达到1000-2000元,他所在的企業投入在招人上的成本几乎占到了总成本的30%,“这已经超过红线了”。

信息障碍

上海浦东新区秀沿路3698号门外,近百只行李箱上堆满了被子、床单、衣物。一条栏杆分隔了两波人流:外面的人正探头向里张望;里面的人排成了一列长队,手里攥着白纸和照片。这里是上海地区最大的苹果手机代工厂昌硕科技有限公司。3月28日,工厂招聘的“盛况”,被周振拍摄下来放在抖音平台。

周振最早也是一位流水线上的工人。2014年,16岁的周振到江苏苏州一家电子厂求职。他并不知道这家工厂生产什么,就问了两个问题:“包吃包住吗?”“几号发工资?”周振没料到,此后每天8小时里,他需要穿着几公斤重的无尘服,在10个机器之间来回跑焊镀钢板,这只是制作笔记本电脑背板的第一道工序。车间噪音很大,但他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谨防机器的切削液滴在皮肤上导致全身过敏、长痘。这份工作的工资是每个月3000多元。

“我干了15天就跑了,又找了两个厂子,分别呆了15天和4个月。”周振开始认识到,信息障碍是影响工人“愿不愿意干”以及“能干多久”的重要原因。“现在的人都很矛盾,平时问东问西精得很,一听到哪个厂钱多就一股脑往里钻,进去了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难免产生落差。”

正因如此,他在直播里直言不讳:“进厂99%的人都会被分配去拧螺丝。”“这个厂虽然工资高,但要一直站着穿无尘服。”周振说,别看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但都会成为“压死打工人的稻草”。他自己在第一家工厂离职,就是因为在闷热的厂房里工作一整天后,发现仅有的一份盒饭里只有一堆菜叶和一块肥肉。

而刘超早已意识到,信息的“精准”,能缓解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困境。3年前,他开始做直播招聘业务,从一个制造业“小白”一点点摸索,知道了汽车厂的各个车间冲压、焊装、喷涂、总装都要干些什么;要了解的细节也事无巨细:住宿的房间四人间还是八人间,工作的时候穿不穿防尘服,一周休息几天,这些都是随时出现在直播上的提问。他渐渐摸清了一些规律,把年龄放宽的工厂、体检费比较高的企业,可能活比较累,工资也相对低;他注意到有不少超过45岁的人,因为不好找工作,游走在各大主播的直播间,寻求一个合适他们的岗位。

在刘超的直播间,通常一场直播下来,可以收到一两百个报名,最后可能会有30%的人选择来到他这里找工作。因为给江苏和周边地区的工厂通过网络直播招聘工人,这几年刘超在各平台积累了100多万粉丝,超过1万名求职者通过他的直播间找到了工作。

转型路上

周振用“熬”形容在流水线上打螺丝的日子,“并不辛苦,只是像一台机器”。2018年年中的一天,周振突然觉得很“重复”,他想尝试变换一种生活,决定摆脱4年的工厂生涯,这才找到了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提出想做一名劳务中介。“我当时既期盼人生的改变,又害怕不确定的未来。”

新的招工旺季将至,此刻的周振再次陷入迷茫。过去的10年里,制造业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劳动力价格上升,更多人和周振一样渴望摆脱机械的工作模式。同时,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制造转型,不再完全依赖单一的国外客户,布局新的业务赛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此产生了流水线普工需求变少、技术型工人供给不足的矛盾。

当周振陷入迷茫时,刘超从中窥见了更大的机遇。目前,刘超打算停一段时间的直播,谋划开拓新的方向。刘超开始寻找技工学校谈合作,在直播间招来有意向学习技术的人送去培训。他在直播间里表示,工厂随着技术升级,更需要有技术的技工。“我们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一批人,让他们到了企业立马就能上手工作。”徐坤算过一笔账,如果公司来培养这些技工,可能需要投入6个月的薪资成本。如果利用定向培训的技工,投入的钱可以减少一半。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拍即合的事。

今年2月21日,刘超专门开了一场直播,想要招聘一批18-35岁初中以上学历的求职者,集中去培训学校学习技术。开这场直播前,刘超心里也没底,他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学技术,“很多人的想法很简单,我找到你就是为了找份工作,能立马挣钱,至于学不学技术不重要,甚至他们会觉得学习会浪费赚钱的时间”。

王鑫在做小工休息的间隙,打开了手机,恰好刷到了刘超的这场直播。这次找工作碰壁,让王鑫开始觉得,自己初中开始出来打工,但并没有什么技术,才会导致现在的被动,他觉得是时候作出一点转变。随后,他和同样被直播间吸引来的十几个人,一起去往河南的一所技术学校学习。王鑫第一次认真学习了电工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操技术培训。班里的人大部分和他一样,初中毕业就没有再念书,如今都要从头学起。他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技工刚进厂可能收入和普工差不多,“但几个月后,收入就拉开了”。王鑫突然感受到了“危机感”,他后悔没有早一点学门技术,但好像也不晚。现在他是被别人选择的人,他希望有天自己可以选择别人。

(摘自《解放日报》张凌云、冯蕊)

猜你喜欢

王鑫刘超蓝领
报告:中国蓝领群体月均收入5 000元至8 000元
老吴的拉面馆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Sawtooth-like oscillations and steady states caused by the m/n = 2/1 double tearing mode
Mode structure symmetry breaking of reversed shear Alfvén eigenmod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 of parallel velocity asymmetries in energet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Theoretical study of novel B-C-O compounds with non-diamond isoelectronic
Removal of GaN film over AlGaN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BCl3/Ar atomic layer etch
征程万里,初心如一
当国歌响起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