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诞辰205周年:我们的纪念和致敬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诞辰纪念马克思

202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何仍在纪念和致敬马克思?如何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为什么说中国比西方更有希望解决气候变化、贫富分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202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何仍在纪念和致敬马克思?如何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为什么说中国比西方更有希望解决气候变化、贫富分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近日,《马克思传》作者、伦敦大学客座教授麦克莱伦,与中华文化学院教授、《马克思传》中文版译者王珍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人类迄今为止创立的最好的思想体系。他表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伦理体系,让中国在处理现代化和发展进程中的伴生问题时,比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两位學者表示,希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能够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道,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条致力于阐明当今世界经济关系的实质以及寻求改善这种关系之法的道路上携手共进,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当代社会看待世界的最佳方式”

记者:您如何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麦克莱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当代社会看待世界的最佳方式。最突出的一点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应对当前的实际问题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不平等问题、打击腐败等诸如此类的各种实际问题。在许多方面,马克思主义都堪称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最好的思想体系。

记者:2023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时隔多年,我们为何仍在纪念和致敬马克思?

麦克莱伦: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马克思是一位智识上的天才,类似柏拉图或者孔子。我们当然要纪念他们的诞辰日。另一个原因是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或更确切地说是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们正在改变世界,而且他们非常成功——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治理着一个个重要且规模庞大的国家。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及其开创的思想体系,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迎来了全新局面”

王珍:我想请问教授,能否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麦克莱伦: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设,正是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例子。当时中国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落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确实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包括为彼时的中国民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文盲、普及了教育,并给中国社会创造了一个长久的和平环境。我认为这些成绩被西方国家完全忽视了——这些绝对都是中国后来之所以能够崛起的必要条件,西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记者:您认为在21世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都有哪些?

麦克莱伦:这取决于你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如果你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我认为当下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揭示世界上到底在发生什么——揭示并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揭示帝国主义、剥削等问题,这些都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也具备很好的条件去扮演劝和促谈的中间人以及和平的推动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谐、更美好。中国比大多数其他国家都更有优势,这一点毫无疑问。

“中国比西方更有希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麦克莱伦:在应对现代化和发展所伴生的问题时,中国可能比大多数西方国家更有优势。这是因为,西方大多数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发展后,都出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个体的原子化,导致人们的集体意识越来越淡漠。在英国,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他们似乎压根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仿佛是不同的物种——在美国这种情况尤其严重。然而在我看来,中国却不怎么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部分归功于中国的文化遗产,以及各种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道德伦理体系。这是一种传承,和所有其他仍然流传于世的强大的中华文明传统一样。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让人们和谐相处。这是一种具有亚洲精神内涵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种传统既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传统,是中国用于对抗社会个体的原子化、两极分化以及人们集体意识淡漠这些问题的手段,西方国家目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直在谈论的一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现代化和发展所伴生的问题等等,由政府主导解决而非任凭经济体制支配时,未来的前景才会更有希望。

(中国新闻网2023.5.5)

猜你喜欢

诞辰纪念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九一八
马克思像
特别的纪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