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站基本建成2023年,我国航天会放慢脚步吗?

2023-05-30黑猫机长

科学大观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神舟空间站飞船

黑猫机长

随着神舟十五号的成功发射、对接,以及神舟十四号的顺利返回,我国空间站基本建成,二期工程可能还早。而“北斗”导航系统、“天链”“鹊桥”卫星也都有了,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得再过几年,“天问”二号、三号、四号需要等更久的时间,那么问题来了,2023年我国航天还有啥重要发射任务,不会就此放慢脚步歇口气吧?

实际上,从日常运营角度来说,我国空间站今后每年都会至少发射2艘载人飞船和1到2艘货运飞船,这是必不可少的。神舟十六号、十七号除了上第三批航天员之外,还会有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甚至可能会有第一名外国人搭乘我们的载人飞船,进入“天宫”空间站。天舟六号或者七号,也会搭载首个外国载荷对接我们的空间站。

另外,“巡天”光学舱预计会在2023年12月发射升空,与我国空间站进行伴飞,这应该是今年最为重要的发射任务了。它能够自主停泊和脱离我国空间站,也可以选择单独发射飞船来和它对接,至此才可以说“天宫”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巡天”光学舱的发射,会继续使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而在今年,长征五号还有一次发射任务,但具体是发射什么,目前还不知道。此前央视报道我国的多星组网任务将由长征五号家族来完成,也就是中国版的“星链”,正式名称叫“星网”,长征五号家族一次可以发射近百颗“星网”卫星。

随着神舟十五号的成功发射、对接,以及神舟十四号的顺利返回,我国空间站基本建成,二期工程可能还早。总而言之,2023年,虽然没有像去年一样空间站在轨建设连续5次重要的发射,但其他的航天发射一样不少。同时,2023年还将是我国的商业航天大年,多枚民营火箭正整装待发。

不过,具体发射“星网”卫星的,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它侧重于低轨发射。而有资料上提到的未知发射任务,用的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打的是高轨道和深空,两者是不同的,因此具体载荷是什么,还要等到今年6月才能揭开谜底。

而今年还有大量的“实践”系列、“风云”系列卫星要发射,去看山看海,同时“吉林一号”星座还有很多卫星要发射,它的初期规划是138颗卫星,截至2022年8月,總共发射了21次,在轨卫星数量目前还只有70颗。

其实,2023年我国航天最大的看点,是民营火箭和商业卫星的发射。蓝箭航天的中国最强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它的遥二火箭已开始总装。“朱雀二号”的性能已经超过了韩国国家队的“世界”号,正在向SpaceX公司的“猎鹰”5水平迈进,以后会打造出中国的“猎鹰”9复用火箭。

另外,星河动力在连续取得“谷神星一号”4次成功发射之后,它的新一代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可以复用的“智神星一号”,将在2023年进行首次入轨试飞。目前,该火箭已经完成全 系 统 试 车 以及300N、50N 辅助动力系统试车。

而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捆绑式中型运载火箭,也将在2023年首飞。还有火箭派的“达尔文二号”小型液体运载火箭、星途探索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等,也纷纷选择2023年为自己的首飞之年。在卫星领域,银河航天的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它是国内首款平板卫星,将于2023年初择机发射,从外形上看,它与SpaceX“星链”卫星挺相似的。

总而言之,2023年,虽然没有像去年一样空间站在轨建设连续5次重要的发射,但其他的航天发射一样不少。同时,2023年还将是我国的商业航天大年,多枚民营火箭正整装待发。而从2024年开始,我国面向月球、火星、小行星,将会有一大批火箭“深空舰队”出发,航向星辰大海。

◎ 来源| 百家号

猜你喜欢

神舟空间站飞船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乘上勇气的飞船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空间站日记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飞船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