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能迎爆发式增长信号

2023-05-30马春生

汽车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氢气

马春生

2023年全国两会诞生首位氢能行业人大代表,其背后含义耐人寻味。

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选举期间,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我国氢能行业的首位全国人大代表。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是氢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个信号。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苏州金龍以及申龙客车等商用车企业都有合作关系。

人类对氢能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氢能燃料汽车产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年上海神力科技成立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探索的起点,2000年由神力配套的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游览车装机,并于2004年燃料电池游览车出口至韩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国都抢抓国际性大会机会,示范运营燃料电池汽车,从中积累经验。但由于氢能在运输、储藏、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下,一直没有开展规模性的市场应用,这也为氢能的发展蒙上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2019年,氢能首度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以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同年6月,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联合17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起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提出了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根据白皮书公布的目标,氢能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从此,我国氢能发展步入快车道,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储氢材料产销国。

近几年,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2021年,我国氢气产能约为4100万吨,氢气产量约为3300万吨,其中工业需求占比最大,交通需求增速最快。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该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同年6月15日,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

2023年两会之际,氢能再一次引起业内关注。除了诞生我国首位氢能行业代表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阮英;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等纷纷提案氢能发展建议。

作为首位氢能行业韧带代表,张国强认为,在双碳目标及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引下,在我国政、产、学、用、资本等各方高效协同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持续提升,助推我国成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最早实现规模化推广的国家。

在商用车行业,近几年氢能的研发利用一直处于快车道,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2022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在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表示,发改委将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等的应用,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据了解,2022年1-12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累计完成3367辆,同比增长112.3%。

国内氢能市场日益蓬勃也引起外资的关注,据了解,今年4月份,松下研发生产的5kW纯氢燃料电池将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此前,2月24日,松下在中国的首个氢能燃料电池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已正式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入局国内氢能市场,有望推动国内氢能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扩大我国氢能市场规模。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

猜你喜欢

氢能燃料电池氢气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