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南阳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3-05-30李鹏飞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涵

李鹏飞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实践产出的宝贵财富。南阳大地上存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文章在梳理南阳红色文化历史沿革、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南阳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并指出弘扬南阳红色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即健全相关法规,形成管理合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利用高技术,增强受众体验乐趣;注重人才培养利用,提供智力支持,进而更好地弘扬南阳红色文化。

关键词:南阳红色文化;内涵;多维价值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6-0054-04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1]。在华夏儿女的传统中,红色常常与吉庆、热情联系起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首次将红色赋予了革命的意义[2]。20世纪初,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革命者组建苏联工农红军,渐渐让红色成为“共产党”“无产阶级政权”的指代词。“‘乌兰牧骑,它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3],是“红色文化”一词最早一次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

红色文化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时期和新时代形成的文化,包括遗物、遗址、纪念馆等物质载体和事迹、文献等精神载体。通过对红色文化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将现有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红色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二是红色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研究;三是弘扬红色文化的现实困境研究;四是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途径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红色文化已有一定的研究,但结合南阳地域的红色文化研究仍有巨大探索空间。文章从南阳红色文化的历史沿革着手,探究南阳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实现路径。

一、南阳红色文化的历史沿革

南阳红色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以下时期: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7)。1925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唐河县小组的成立,标志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南阳燃烧。1926年南阳第一个党支部——南阳党支部成立标志着南阳的革命有了党的领导。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党组织在南阳组织了刘宋营农民起义等8次运动,诞生了红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一大队、红九军第一、二、三梯队、鄂豫边区游击队。土地革命期间先后有6支红军在南阳征战,其中,1934年,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与四渡赤水河等战役并列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南阳人民先后进行了5次会战,同日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作为解放中原的重要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转战南阳,桐柏战役、中原突围战等7次战役极大地增进了解放全国的决心。1948年11月,南阳解放。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949年至今)。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南北不均衡的状况,经过科学勘查,1958年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综合开发与治理工程开始实施,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缺水状况。

二、南阳红色文化的内涵审视

南阳红色文化丰富。南阳共有革命遗址、旧居、纪念碑(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近120处。精神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决定生死存亡的伟大壮举,在长征过程中淬炼出珍贵的革命品格,包括将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的爱国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坚定信念;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大局观念;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二是大别山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5]。三是老区精神。是老区军民同敌人顽强斗争,保卫和发展根据地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鱼水深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斗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四是南水北调精神。包括人民至上、协作共享、顾全大局、無私奉献、科学严谨、攻坚克难等。

三、南阳红色文化的特征

(一)鲜明的阶级性

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南阳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阳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斗争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二)强烈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发展,从几十人到现在9000多万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是始终心系大众,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动员一切积极进步力量投身伟大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南阳大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人民鱼水情深、命运与共的历史。

(三)内容的多样性

南阳红色文化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几乎遍布南阳各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南阳镇平县、淅川县、内乡县、桐柏县、方城县等地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发动大众,在反抗日军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过程中创造出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阳人民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36.8万南阳人民先后历时20年,分6批移民至河南、湖北、青海三省七县市,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四)客观的真理性

回顾南阳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真理性是其显著特征。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南阳人民,实事求是作出科学判断,奏响了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凯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地调研,合理规划,理论联系实际,开创性地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新时代水利史上的奇迹。

四、南阳红色文化的价值维度

(一)政治价值:发掘百年奋斗密码,助力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离不开红色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6],同样的,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南阳红色文化诞生于这片土地,具有本土性和亲和力,其中蕴含的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斗争方法、建设改革的经验必然会成为成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密码。弘扬南阳红色文化可以凝聚起南阳发展的奋斗力量,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经济价值:激发各方活力,促进产业发展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红色文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8]南阳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为发展红色旅游业等红色产业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南阳红色文化,是连接在外宛商的重要情感纽带,会成为他们回家乡创业投资的重要情感因素。

(三)文化价值:抵御不良思潮,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其道路命运休戚相关。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就败[9]。当前,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浪潮,人民群众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不同程度显现出来,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挡不良思潮的侵袭。南阳红色文化是一代代革命者、建设者奋斗的精华凝练,南阳红色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南阳红色文化包括的历史遗迹和精神内涵有力证明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社会价值: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营造爱国爱党优良氛围

當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艺作品只有贴近人民群众才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提供精神食粮。中国共产党带领南阳人民进行伟大实践产生的红色文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丰富资料,同时形成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国家认同,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解。此外,弘扬红色文化可增加南阳知名度,遵义、古田、延安、井冈山等地方因红色文化而闻名全国,南阳可以此为载体,打响红色名片,提高南阳知名度。

五、弘扬南阳红色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南阳红色遗址遍布广、种类多,为更好地弘扬南阳红色文化提供了有利物质基础。但南阳缺乏红色文化管理的专门法规。目前,关于南阳红色文化保护最权威的地方法规是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在2019年通过的《南阳市文物保护条例》,其中关于“革命文物”规定为:“革命文物应纳入保护名录,设立保护标志,制定保护措施”“鼓励革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使用人利用文物资源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支持利用革命文物等历史文化遗存建设文化遗址公园”。由此可见,对红色文化的保护规定较为模糊,不够全面,直接导致革命文物的管理部门不统一。以大别山南阳境内革命遗址为例,南阳的大别山革命遗址管理部门包括文物保护、民政、旅游、宗教、学校、企业等。“九龙治水”可能导致“无龙治水”,条状管理,部门交叉导致红色文化的价值挖掘受阻,影响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思想观念制约导致利用片面

合理开发利用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人们对红色文化空前重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但在思想观念上仍存在偏差。一是无法正确认识南阳红色文化的时间维度,很多人认为红色文化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遗迹、纪念碑等,忽略了红色文化涵盖的时间维度包括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是忽略南阳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人们对于南阳解放广场、彭雪峰纪念馆等耳熟能详,但对解放南阳的事迹、彭雪峰波澜壮阔的一生等了解有限,长此以往,不利于南阳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三)宣传力度不强导致知名度不高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南都帝乡 五圣故里”……一直以来,南阳注重打造“五圣”故里、弘扬三国文化,而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南阳红色文化的品牌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影响力与井冈山、延安、遵义、西柏坡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千里跃进大别山”知道的人很多,但能与南阳联系起来的人很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南阳,对于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现实中人们对于南水北调的印象大多限于“南水北调源起南阳”,至于背后的移民精神等尚需深入挖掘。

(四)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导致内涵挖掘不够

对于南阳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是以保护修缮遗迹遗址、建设纪念场馆为主,遗迹遗址和场馆内部更多以实物和照片为主,缺乏多元化开发,展现方式单一,侧重于物质文化层面,对于精神文化层面重视不够。同时,物质文化的展现形式较为固定且数量有限,更新周期较长,甚至由于对某个事件的物质遗留搜集比较充分,从该红色基地建立至今文物数量再无增加。加之对精神文化的挖掘不够,长此以往,这些红色基地的价值发挥将大打折扣,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很多红色基地逐步变为各类团体、单位完成党日活动的“套路化”地方,红色基地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南阳红色文化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六、弘扬南阳红色文化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相关法规,形成管理合力

南阳红色文化要想更好地弘扬,实现其综合价值,健全的法规是必要保障。要结合上级红色文化保护管理规定,组织经济、法律、历史等专家深入实地,科学严谨地制定南阳红色文化的相关法规、条例、实施细则等,为南阳红色文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红色文化圣地具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应设立统一的红色文化专门管理机构,对南阳地区的红色文化进行统一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以更好地应对红色文化弘扬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城市街道景观、公园景观、公交站牌广告等具有科普作用的开放性场地,让南阳人民在上下班、休闲过程中,随时随地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和感染。可根据不同街道的建筑风格,不同道路的渊源,把南阳红色文化与城市建设完美结合。此外,可举办各类“讲好红色故事”“红色家风我来传”等市民大赛,在充分挖掘南阳本地红色文化的同时,对市民进行南阳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让南阳人民充分了解本地红色历史,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南阳红色文化。

(三)利用新技术,增强受众体验乐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借助新媒体牢牢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0]。可利用光、影、音视频等形式,将老照片、书籍等内容与VR、AR、3D等相结合,将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将受众带入立体场景中。同时,各红色基地可利用短视频,增设网站、微博、微信等更利于傳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南阳红色文化的传播,让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本本文献“活”起来、“走”出来。

(四)注重人才培养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驱动力。南阳红色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向内挖掘和向外传播两大途径,无论哪种途径,人才都是关键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增强人才的专业性、科学性。培养一批批热爱南阳红色文化、研究南阳红色文化、懂得南阳红色文化产业规划与管理、产品创意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通过制定红色人才引进政策,采取固定岗位任职与挂职兼职、项目合作和客座邀请相结合的方式,调动红色文化人才为南阳服务。

参考文献:

[1]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 人民日报,2021-06-27(01).

[2] 付庆. 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研究[D]. 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21.

[3] 杨宁. 百年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4):54-56.

[4] 曹智. 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 人民日报,2014-12-16(01).

[5] 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EB/OL]. https://www.12371.cn/special/zgjs/dbsjs/.

[6]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

[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8] 习近平.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 人民日报,2019-09-19(01).

[9] Terrill R. Xi Jinpings China Renaissance[M]. CN Times Books,2016.

[10] 辛晨,田志民,聂佳梅,等. 新媒体技术在沧州运河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 今传媒,2022,30(04):15-17.

(荐稿人:王敬艳,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内涵
丰收节,读懂“粮稳天下安”的思想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争鸣与思辨:“一般应当”内涵的理性认知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
由“文化内涵”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