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子秋:回忆抗战时期我参加的宣教工作

2023-05-30林子秋

铁军·纵横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主选举华中伪军

口述人简介:林子秋,江苏东台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华中大学、苏南公学、江苏省行政干部学校、江苏省干部政治学校、盐城地委宣传部和盐城地(市)委党校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和干部培训工作。1956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师资训练部高级班学习。1985年离休。2023年1月3日病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历史奇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组织与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始终奋战在抗战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回顾当年的抗战岁月,百感交集。

1940年,我16岁,家住东台县三仓区仓东乡,读过七八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新四军到东台后,我看到他们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生活,坚决勇敢地打击日伪军,和过去国民党的工作人员明显不同,内心非常佩服他们。在三仓区政府派到我家乡做民运工作的黄克同志影响下,我积极参加村民会议,对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发动工作,于1941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我17岁。

入党后,我主要还是做一些宣传教育工作。1943年春,被分配到三倉小学任校长,另有一个教师。校舍是向因战争倒闭的油坊主人借的三间房子,一间办公、两间做教室。因为在游击战争的艰苦环境下办学,时刻要防止日伪军下乡“清乡”“扫荡”,所以学生没有课桌,每人发一块四方木板和一张小板凳。上课就坐在小板凳上,木板放在大腿上听课记笔记。遇到日伪军下乡“扫荡”,就携带木板、小板凳转移到安全地区继续上课。1944年秋,我接到通知去苏中二分区的宝应县参加苏中行政公署文教处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主要是贯彻中央在延安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在广大农村开展乡学教育问题。会议结束后,我被调到古鲁乡任乡学主任,积极开展以民兵为主体的乡学教育。

日伪军占领苏中苏北地区大中城市以后,不断地下乡“扫荡”“清乡”,企图消灭新四军和各地的游击队。新四军和各地游击队一面采用游击的战术不断地打击敌人,一面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如撤销保甲制度,民主选举乡、村长;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二五”减租,改善人民生活;组织民兵武装,发展壮大游击队伍,开展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

日伪军为了在苏中四分区建立比较巩固的日伪政权,在长江以北、通榆公路以南地区用竹篱笆编织成网,上面挂着手榴弹和爆炸装置,谁拆竹篱笆就会引起爆炸,禁止人民群众行走,阻止我军民进入清乡地区。但结果还是枉费心机,解放区军民在夜间不断地火烧、强拆竹篱笆,打开缺口,让游击队自由行走,继续打击敌人。

当时三仓区和一仓区因地处偏僻,日伪军不便长期占领,成为苏中军区领导人和东台县政府常驻的地方。在三仓东边的我家和附近的几户人家是东台县政府常驻之地,东台县第一位民选县长董希白和爱人陆明每隔一两个月就来我家里住好几天。我家东边邻居的房子是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夫妇的经常住地。三仓区西边的吴家桥是一师师部的旧址,也是粟裕夫妇常住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台县,还是民主选举县长和乡、村长的模范县。董希白任县长期间,曾实行民主选举乡、村长和县长的创举。我亲眼看到人民代表民主选举的一幕。我家西边的一个村,是民主选举村长的试点,选举方法是由村民小组提出村长候选人,在候选人座位后面放一个碗,然后由村民代表对候选人用丢豆子的方法,你要选谁就在他后面的碗中丢豆子,最后数各人碗中的豆子,谁碗中的豆子多就当选为村长。董希白亲自参加指导,选举结束后还讲了话。东台县选举县长也是用民主选举的方法,先由各乡镇的人民代表提出候选人(包括民主人士),然后召开选举会议,由人民代表投票。董希白当选东台县民选县长,当时的延安人民广播电台和许多报纸都作了报道,影响遍及解放区。

抗战时期,我一直从事干部教育的工作,对当年盐阜区干部教育的情况比较熟悉。早在1937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1940年10月,刘少奇同志抵达盐城不久即着手抓干部教育工作,在他的直接关心下创办了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和华中党校,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地培训干部放了个好样子,推动了整个华中根据地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此后在华中各地先后办起了很多干部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那种战争的环境中,各个学校仍把理论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一般都设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以及党的建设、群众运动等课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等著作是学员们的必修课。这些学校的教员中有许多知名学者,如冯定、孙冶方、薛暮桥等。特别是许多党政军领导同志,不仅兼任了这些学校的校长、院长,而且还亲自为学员讲课,刘少奇、陈毅、张云逸、赖传珠、黄克诚、粟裕等都常到学校为学员们讲课。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的各类干部学校,培训了约10万人左右的党政军干部。经过这些学校教育训练出来的广大干部,绝大多数经受住了历史考验,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华中伪军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