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东方美学角度探讨是枝裕和的戏剧性特征

2023-05-30康悉妮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

康悉妮

[ 关键词] 电影语言分析;女性主义;东方美学;东方女性的银幕特征

我们可以从新时代下的家庭关系、诗学电影以及荧幕女性形象对剧情的推动三个方面探讨东方美学特有的叙事方式,受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响,是枝裕和将人世间百态的缩影凝结在最小的社会单位——家庭中,其后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语境,通过家庭表达社会,这种表现手法并不少见,这是一场集体无意识主义的文化共识。从荣格的理论来说,“原型是指具有相同历史渊源的一部分人,众人的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以及保存在人类总体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从本质上來说,《小偷家族》中的每个人本质是同一类人,比如小津安二郎在《东京物语》中试图在解构家庭的同时又重构家庭,在这个瓦解过程中反映出一些现象,比如日本社会的变革和道德层面的衰弱对家庭的影响,《无人知晓》质疑并尝试解构这种家庭观念对人们的束缚,但在传统的东亚文化领域,家庭关系是很难被推翻的,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仁义礼智信”,道德被规范化,而非由天然的亲情连接在一起的家庭若出现矛盾则是不可调和的,这也是东亚文化普遍的困境,这也是本篇文章将要进行探讨的。

一、是枝裕和的影片叙事风格

东方美学之于西方美学,正如两者的语言形合之于意合,西方美学从逻辑的思辨,理性的思考去探究美学,而东方美学则更在乎主体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意象美,这种意象折射在日本文学中,便是所谓的物哀美学,和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打碎呈现给观众一样,以克制、隐忍的画面和诗意的语言展现对传统东亚家庭观念的对抗。

2018 年是枝裕和的作品《小偷家族》一举拿下戛纳金棕榈奖,在其背后映射的日式人文价值观、家庭观,从而引申到东西方美学的一致性,可见日本在不断探讨家庭与个体的关系,小津安二郎着力于维护传统日本家庭的完整传承性,到是枝裕和时刻都在探究组成家庭的另外可能性,在经意或者不经意之间质疑甚至挑战着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概念。

传统东方家庭中,“界限”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换而言之,在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彼此相互影响、牵制,却又互相厌倦这种牵制,从此形成了世界上一种奇观式的家庭特征。可以确认的是,家庭中的成员都是爱彼此的,但当这种爱超出了可控范围,则成了一种负担。是枝裕和正是在探讨这一问题。

如果说是枝裕和的这一意图在《小偷家族》之前依然潜藏在他温情脉脉的叙述口吻之下,那么在《小偷家族》里,它则在一股摄人心魄的冷酷悲剧中冉冉上升为外在主题。正是这一主题,确立并构建了他自身的独特戏剧特征,思考的本质是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当我们以此回望是枝裕和的剧情片创作生涯,便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他多年以来一以为贯的主题内核,配以他最早跨入影视界成为纪录片导演就怀有的左派思想,这是他形成自己创作风格的最基本思想来源。

二、是枝裕和影片中女性形象分析

(一)人物心理世界的塑造

是枝裕和的剧情片创作生涯分为风格差异不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幻之光》到《花之舞者》为代表确立了自身风格。作为处女作,《幻之光》在美学高度上达到了一定境界,影片的故事结构十分简单,它仅仅以一位单身母亲带着儿子远嫁到海边的渔村,却依然心系多年前令人费解的无故自杀的丈夫为主线,刻画了这一对母子融入乡村生活的平静过程,是枝裕和坦言,《幻之光》在风格构思上深受侯孝贤的影响,而从中的确可寻觅,从影像构图和光影设计上可以寻到《童年往事》和《恋恋风尘》的隐约触感,但区别于侯孝贤的是,他采用了一种更为隐忍和含蓄的手法,从侧面刻画女主细腻的心理路程和强烈的情感思绪。

这便是传统东方美学里的白描思想,“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由空到虚,集美学之大成。

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将摄影机置于远离人物的位置,采用大全景的构图,柔和暖色调和明暗对比反差较强的光影造型设计,甚至我们始终不能完全看清女主江角真纪子的面容,而只能从她的肢体语言和话语腔调来体会她情绪的细微变化。另一方面,是枝裕和展现了超强的场景调度能力,他使用固定镜头体现房间内部和渔村外部的空间纵深和色彩变化,将油画般的画面和带着纪实手法的现实生活场景捕捉以不为人察觉的剪辑方式结合在一起,而这一切又成为女主角隐而不露的内心思绪的侧面写照。

《幻之光》是一部形成了完整美学体系的作品,并带有日本电影特有的细腻空灵,它将强烈的感情埋藏于平静安然的表面下,仅仅在结尾处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将之全然释放。而它也同样开启了是枝裕和对于家庭的思考,我们是否可能放弃对原有家庭的眷恋,而融入一个崭新的新环境中去,需要怎样充满善意的宽容和理解才能平和地做到这一点。

使用静态的能指表达感情、旁白进行叙事在形式一般是日本导演会运用的方法,包括小津安二郎也常用仰视角度,这种方法更加体现东方的含蓄,观众不会被直接告知信息,需要靠心灵感受。这也是东方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理念不同的来源可以看出东西方审美文化的区别,人类依靠五感来感知对世界的基本感受,包括美的体验,然而这种感知在东方被弱化了,东方审美意识更偏向用人物的心境,而西方则把五感作为最直观的感受,因而东西方的艺术形式本质上是相反的,西方审美语言的叙事更加客观,而东方美学的呈现则是以“意境”的方式呈现,也就是所谓的“诗学电影”,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将东方美学的特点完全地呈现了出来。

在镜头语言方面,东方电影多用“长镜头”“固定镜头”等景深镜头,用诗意的审美体验调动起观众对于本土文化的共鸣,日本的古典建筑常以事物的原型为能指,比如斑驳的阴影、枯木、倒影,将诗意与色彩结合。

这就是东方美学体系下人们对于家庭观念的反思,在这两部影片中,女性形象总是很突出,《小偷家族》也是如此,女性有承受、有韧性,这样的典型东方女性形象在陈英雄的影片《青木瓜之味》中深入刻画,小偷家族没有把这种关系美化,恰好最深刻的地方是枝裕和越是用平淡的方式叙述,而女性的平静、柔和正好推进了这一过程。

(二)东方女性银幕

叙述的构成也是东方女性银幕形象形成的过程。而是枝裕和远不止于此,他不满足于单纯构建女性形象,在影片《无人知晓》中,他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女性形象的缺失。

主流电影通常提供了一个认同于男性角色的行为及其欲望目光的位置,女性观众获得快感的方式则由男性视角体现。换而言之,女性观众同男性观众一样,她们沉迷在主流电影所提供的幻想之中,这不能说明女性臣服于男权/ 父权之下,可以说,在文化与心理体验中,女性只能通过“化装”为男人实现自我认知,通过认同于前俄狄浦斯阶段的男性转而确认自己的地位,同时,在主流商业电影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并且呼唤女性作为受虐者的身份认同过程,女性只有接受这一派定的身份才能获得自己的主体确认。

是枝裕和打破了这一定律。在《无人知晓》中,女性的身份是缺失的,主体的缺失使得客体成为“菲勒斯”的能指。这时的女性只是一个符号,不过无论是从符号还是所指上来说,是枝裕和都成功地把女性形象作为推进叙事风格的武器,当意义大于形式,影片才完整。

在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和《距离》中,他使用了自己所熟悉的纪录片手段和思维去完成剧情片的创作,前者是充满幻想色彩的《天国》影像日志,而后者则是以纯自然主义的手法去临摹社会现实事件为普通人留下的创伤。《花之舞者》则是他在风格尝试上走得最远的一次,他以喜剧的手法拍摄了一部武士时代剧,但内在却贯穿了一贯把持的左派思想:和解而不是杀戮才是解决内在矛盾的唯一出路,而这部影片更是被不少观众解读为对911 后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一种质疑。

三、《小偷家族》叙事风格的形成

是枝裕和在此创立了一个相处幸福融洽的“临时家庭”,尽管它是建立在盗窃和欺骗等违背道德的手段之上,组成它的成员都来自社会底层,他们粗鄙低俗互相之间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相互之间充满爱意的关怀构筑了这个家庭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一个与正常的外在社会完全隔绝的封闭情感堡垒。

而这个堡垒在影片最后的无奈坍塌,与代表着机械正义的冷酷外部世界和其所遵循的通行伦理道德价值密不可分。比如小津安二郎为了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情境,模仿日本人跪坐在榻榻米上的姿态,创造出了低视角、固定机位的仰拍角度,是小津安二郎的标志性画面。而是枝裕和的同样有其表现,通过人物身体的局部特写等,以物代人,给予物品人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物哀美学,其最早来源于《源氏物语》,松尾芭蕉在《鹿岛纪行》中抵达鹿岛,闻山下根本寺的一和尚离群索居于此,便前往探访。诵经发人深思,仿佛得到清静,是日本传统物哀美学在现代电影中的代表。

是枝裕和在实质上构筑了一个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家庭情感微观国度,以温和却又充满着绝望的态度挑战墨守成规的冷漠世界,正是这超越性的思想高度和悲剧性的结局赢得了戛纳的青睐,而这尊金棕榈也预示着是枝裕和在创作方向和态度上的转换升级

传统美学思潮中强调“伦理,天人合一”。这样的思想促使是枝裕和开始思考:是否要用传统的框架套在现代人的身上,这会促进人们反思还是给人们套上一层枷锁?结局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只有尝试。

在不断的尝试中,他形成并建立了自己獨有的风格。东方美学理念体现在东方各民族电影之中,在中国的电影中也不难找到他们的身影,早期的《小城之春》《城南旧事》,日本早期影片《晚春》,伊朗的《小鞋子》等,东方美学电影具有“诗”性的特征,诗性的思维是东方文化中特有,这种思维“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外物”,这就导致了东方电影在影像风格上呈现与西方纪实再现的美学呈现截然不同的美学取向,因此相对于西方电影中逻辑严密、情节跌宕的叙事策略,东方的电影多用朴实的语言和平民视角去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示人物的心头涟漪等,故事遵循的不是理性的逻辑,而是情感的走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是枝裕和的影片中,无论是女性形象对于整部影片的完成度而言,抑或是内容大于形式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枝裕和想表达的是一种东方美学思想,是归于传统,还是紧跟思潮。在外在冷峻的视角下,掩藏着温暖的情感和关怀,用仔细编织的剧情细节和对话去勾勒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在这些所有表层组成部分之后,是带着批判眼光的主导思想去审视当代日本社会中亲人关系和家庭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森太太》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批判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