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下肢静脉藏血栓

2023-05-30孟路阳

健康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傅下肢血栓

“医生,我的静脉曲张躺‘肿了”!近日,从事快递行业的汪师傅,一瘸一拐地找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路阳主任医师。

原来,近期40 多岁的汪师傅就因为左小腿内侧的“蚯蚓”周围皮肤疼痛不适,确诊了下肢静脉曲张伴浅静脉炎,但他因工作忙碌并未及时处理。直到不久后,汪师傅发烧在家休养了3 天,却总觉得腿上传来阵阵疼痛,一看才发现自己的静脉的曲张整整“鼓”起了一大圈,十分吓人。

医生立即为他做了个超声检查:影像中,汪师傅的静脉内已形成了一团团“血块”——血栓。所幸没有蔓延到深部静脉造成更危险的情况。“你这是静脉曲张导致浅静脉炎伴静脉血栓,不要再拖下去了”,医生赶紧将汪师傅收治入院,进行取栓手术治疗。

莫名的“脚肿”

最终确诊多处血栓当天,同样被收治入院的,还有70多岁的胡爷爷。但只是“腿有点肿并没有血管异常”的他,却面临着比汪师傅严重数倍的危险……

近期,发烧后的胡爷爷一直在家休养,“有些虚弱,也没怎么出门,一天基本就在摇椅或是床上休息”。可如此6天后,胡爷爷的咳嗽依旧不见好转,甚至还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担心的家人便带着他前往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

“医生,我的腿总感觉涨涨的、痛痛的……”,胡爷爷就诊时无心的一句讲述,却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前来会诊的医生初步查体后发现,他双下肢浮肿程度并不一样,相比静脉曲张,左下肢的肿胀反而更明显,情况并不简单!进一步的肺动脉CTA(CT血管成像)和静脉彩超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胡爷爷不仅左下肢静脉和左侧髂静脉都有血栓形成,更凶险的是右肺上叶肺动脉主干也出现了局部栓塞。

好在发现还算及时,通过急诊吸栓、溶栓手术和积极的抗凝、溶栓、抗感染等治疗,胡爷爷目前恢复良好。

下肢静脉易“藏”

血栓可危及生命血栓是一个隐蔽杀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不少市民都听说过“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它们多是由动脉血管内斑块导致的心脑血管的堵塞。其实,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动脉血栓還高,因其发病率高、隐匿性强,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

孟路阳介绍,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系统的回流要克服重力作用,从远端向心脏回流,且有不少特殊的生理结构,因而相对来说容易发生血流缓慢、血液的瘀滞。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汪师傅所患的浅静脉血栓,另一类则是胡爷爷的深静脉血栓,都需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就好比是下水道堵塞,会导致肢体肿胀,局部张力升高,使皮肤出现张力性水疱、硬块、失去弹性等情况。若继续进展,则会发生皮肤缺血、苍白、坏死、溃疡、出血等现象,最终可能导致截肢。

更危险的是,当血栓蔓延到了管径比较大的髂静脉等位置,由于血管较大,一旦大块血栓脱落,会引起大面积肺栓塞,直接威胁生命。

如出现此类症状 请务必及时就

医医生提醒,不论任何年龄,只要出现血液高凝、血液流速缓慢、静脉壁有损伤中的任何一项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具体来说,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抗磷脂抗体阳性、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患者易发生血栓外,60岁以上老年人,体重超重、肥胖或者吸烟者,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者,孕妇、刚生产的产妇以及久坐、久站、长期卧床和长时间坐火车、飞机的人群等也是多发人群。

如有静脉血栓家族史或患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则需要更加关注自身下肢变化,若出现双腿疼痛、肿胀、低温、麻木等情况时,不要自行按摩患处,同时避免泡脚和剧烈活动,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就需要尽早就医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大家可以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血栓:

●尽量避免久坐久站久卧,增加下肢活动量。久坐后,进行适当的活动。在长时间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或宅家休息时,应适时缓慢站立后,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在下肢、腿伸直的状态下,脚做背屈动作,从而让小腿后面的肌肉能够发挥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饮食宜低盐低脂、高纤维、清淡及减少烟酒,减少一切对血管壁不利的因素。

●保证每天1.5升以上的饮水,特别是发烧或运动出汗后尤其要注意补水,预防血液黏稠。

●适当锻炼。以不感觉疲劳为度,注意保暖,防止急冷急热。

编辑/胡轶超

猜你喜欢

师傅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